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液压位置伺服系统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液压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流固耦合的特点,提出双级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液压伺服系统故障检测与定位.采用第1级RBF网络作为液压伺服系统的故障检测滤波器,通过实际系统与RBF观测器输出的残差实现液压伺服系统故障检测.利用第1级RBF观测器的输出残差和网络结构参数,应用第2级RBF网络实现液压伺服系统典型故障定位.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算法,利用网络优化结构参数和学习率,加快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减少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双级RBF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液压位置伺服系统的故障,并能实现系统的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2.
甘宏  吴瑶华 《航空学报》1985,6(6):565-571
 本文导出一种基于时域稳定的参数预报与最优估计兼容的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算法。这种算法将系统辨识分为三步:1.以辨识系统预报误差渐近稳定为准则的参数预报;2.以预报参数为条件的状态估计;3.对参数和状态的后验修正。即一般分割辨识算法(GPIA)与模型参考辨识算法(MRIA)相结合的兼容辨识算法。本文将这一算法用于飞行器气动系数和控制导数的辨识,并与GPIA算法所得结果相比较。  相似文献   

3.
力反馈遥操作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而环境的在线参数辨识是实现大时延下反馈力的本地实时预测的关键技术。使用交叉验证分析了不同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条件;对常用的在线参数辨识算法进行实验验证,从参数收敛性和对时变环境的跟踪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unt-Crossley模型以高复杂获得了更高的建模精度,适宜在数据充分的离线条件下采用;同时,在参数辨识算法方面,相比于同类算法,自扰动递归最小二乘法在参数辨识的收敛性和对时变环境的跟踪性上都有较好的表现,是实际应用中的首选方法。该结果可为环境动力学模型的在线参数辨识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液负载模拟器的神经网络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彪  赵克定  孙丰迎 《航空学报》2009,30(2):374-379
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根据参数上下界辨识系统参数的新方法。在建立电液负载模拟器模型的基础上,在待辨识参数的上下界内,使用神经网络对动态系统的参数进行辨识,找到一组参数使之满足对实际系统的最佳逼近,使系统在实际输入信号下能更好地复现实际系统的实际输出。并使用另一组实验数据检验辨识结果对实际系统的任意实际输入输出采样数据组的逼近程度。验证结果表明该辨识结果能很精确地逼近实际系统。该方法可用于一般复杂系统的实际参数辨识。  相似文献   

5.
飞机飞行品质系统辨识是根据飞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响应时间历程求取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模型中的各参数的过程.本文给出一种在飞行试验中辨识飞机飞行品质短周期模态特性参数辨识试飞工程方法,首先应用连续域等效低阶系统传递函数来描述飞行品质模态特性系统,然后采用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6.
一种提高螺旋桨相同步噪声模型辨识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云飞  黄向华  盛龙  夏天乾 《推进技术》2018,39(11):2571-2580
相同步降噪一般先通过一定飞行条件下的实测数据辨识出螺旋桨噪声模型,然后基于噪声模型计算出该条件下的最优相角,再将最优相角用于相同步降噪。在噪声模型辨识的过程中,受飞行速度、高度和气流变化等的影响,实测数据经常会发生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辨识模型和最优相角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滤波和三参数正弦拟合法的最小数据波动的噪声数据选取方法,提高噪声模型的辨识精度,该方法通过小波滤波算法从噪声信号中提取出螺旋桨的叶尖通过频率信号,采用三参数正弦拟合算法合理地选择出波动最小的数据用于噪声模型辨识,从而有效地回避较大波动数据,提高辨识模型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使用固定数据辨识所得的噪声模型,使用最小波动数据辨识所得噪声模型能够获得更高的精度,且噪声模型预测的声压级和实际测量的声压级误差小于1dB,模型预测的最优相角与实际最优相角的误差小于5°,最优相角在试验位置点能够实现高达19.5dB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建模感知监测精度缺失,依靠理论参数建模精度低等问题,本文以工业机器人铣削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精度光栅尺实时测量机器人关节转角的数字孪生监测系统,避免了齿轮间隙、编码器丢码等关节转角误差对数字孪生建模准确度的影响;根据MD–H运动学建模方法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模型,采用L–M算法对工业机器人建模参数进行辨识修正,减少了机器人数字孪生模型中几何误差的影响;开发了数字孪生交互系统平台,用以监测、控制物理空间的工业机器人铣削系统的作业运动。利用辨识后的机器人关节参数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使得工业机器人铣削系统运动点位的建模精度从±1.6905 mm提高到了±0.3304 mm,提高了4.12倍,表明本文针对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建模参数辨识方法对建模精度补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非定常气动力非线性微分方程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龚正  沈宏良 《航空学报》2011,32(1):83-90
为准确描述过失速机动中非定常气动力特性,研究了以非线性微分方程为基本结构的非定常气动建模方法.基于动力学系统建模思想,分析揭示该模型的物理机理,并发展和改进了基于风洞强迫振荡试验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基于小振幅试验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参数辨识方法辨识确定气动模型中特征时间常数等线性参数;基于大振幅试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全局...  相似文献   

9.
应用时变参数建模方法辨识时变模态参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应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时变自回归建模方法进行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线性系统模态参数的辨识。对线性时变系统在白噪声激励下振动响应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通过引入基函数将非平稳过程的辨识问题转化为线性时不变过程的辨识。结合信号时频变换确定模型阶次, 通过时变的伯格尔( Bur g) 算法对时变的自回归(AR) 模型系数和时变结构模态频率进行了估算。通过对刚度随时间变化的三自由度系统模态频率的仿真辨识, 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铣削过程在线辨识与极点配置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铣削加工过程的建模、参数在线辨识及自适应控制问题,为铣削过程建立了二阶离散传递函数模型,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算法,从而解决了普通递推最小二乘辨识算法中由于递推计算协方差矩阵衰退或膨胀引起辨识结果失真的问题,采用极点配置设计原理,为铣削过程推导了自适应控制的控制律。仿真和实验表明,修正的最小二乘辨识算法和极点配置自适应控制律是正确和可靠的,自适应控制器可获得所需的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陈农  贾区耀 《飞行力学》2001,19(1):67-69
在气动动态实验中,往往飞行器气动模型是非线性的,很难对动态系统进行正确建模,因此无法得到准确的气动参数值。而采用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无需对该动态系统建模,就可准确地辨识出气动动稳定特性,同时,精度较高、收敛速度较快。采用该方法对某导弹模型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进行了辨识与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用自适用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and useful modeling method to acquire a dynamics model of an aerial vehicle containing unknown parameters using mechanism modeling,and then to design different identifcation experiments to identify the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sources and features of its unknown parameters.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aerial vehicle acquired by modeling and identifcation,a design for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is carried out,and the results of the attitude control flaps are verif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flight tests of the aerial vehicle.Results of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and flight tests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cquired using parameter identifcation is comparatively accurate and of clear mechanics,and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相似文献   

13.
郑勇 《飞机设计》2006,(1):69-73
飞机所有的操纵舵面和运动部件几乎全由液压系统来操纵。随着飞机液压系统中液压舵机和伺服阀等高精度附件的大量应用,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延长附件寿命,降低全寿命费用,必须大幅度提高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液压系统清洗装置是用于对被污染的飞机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对液压管路单独进行脉动清洗的设备。因此,液压系统清洗装置的工艺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介绍了液压系统清洗装置的零部件加工、重要成品、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安装过程,并从液压系统清洗装置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多角度进行了研究,为飞机液压系统提供了高质量的清洗装置。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性能的重要表征参数之一,为有效实现液压系统温度监测,基于Kriging 模型和原子搜索算法(ASO),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搜索Kriging 模型(ASOKM)方法。首先,针对液压系统温度故障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建立其故障逻辑图,明确影响液压系统温度的特征参数;然后,结合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论述了ASOKM 方法建模原理;最后,通过某型国产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温度监测分析,对所提出的ASOKM 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ASOKM 方法的训练平均绝对误差、监测平均绝对误差低于响应面(RSM)、Kriging、BP 神经网络(BP-ANN)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效率和鲁棒性。所提方法可以为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故障诊断、预测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The development of a powerful parameter estimation routine and its integration into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HOST is described. With this tool approaches are being made towards new strategie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imed at providing highly accurate and nevertheless run-time efficient simulation models. The identification routine is capable of optimizing parameterized models in both dynamic time domain simulation and static (e.g. trim state variation) conditions. Examples of both cases are presented to emphasiz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system response prediction and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i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onlinear simulation platform.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accomplished by the DLR Institute of Flight Research and the ONERA Systems Control and Flight Dynamics Department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in the research on rotorcraft flight dynamics modeling and model identification. Future activities that require extensive high fidelity modeling are in the scope of the current and coming modeling activities that include the use of the presented methods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6.
排球球缝随机气动力辨识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H(Householder)变换求解病态法方程之最小二乘法及三次样条函数最小二乘法,对不同球缝随机性气动力模型进行辨识,提高了参数估计精度。讨论了不同球缝和各种发政治协商会议方式气动力的建模方法,给出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与实践经验一致。表明气动力模型较符合实际,建模方法可行,模型简单实用,为研究运用球缝发飘球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模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史忠科  王培德 《航空学报》1989,10(10):501-508
 本文根据最小方差估计和分离算法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状态估计和偏差辨识的分离算法。并用此算法确定飞行状态和测试仪器的误差,同时U-D分解保证计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为了得到数据相容性检验的准确结果,本文采用直接离散化的飞机运动模型,以减小模型误差。通过仿真并在我国两种歼击机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所给的算法对不同的初值和噪声统计特性都能得到飞行数据相容性检验的一致结果,并能用于低采样率下的数据相容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程超  王曦  姜震 《航空发动机》2023,49(6):91-98
针对现有导叶伺服系统模型跨平台联合仿真速度慢、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特性方程的、部件通用性 强的导叶伺服系统通用建模方法。采用部件建模法从底层方程到部件级模型,再到顶层系统,形成层次化、模块化的建模架构,使 原理与工程应用有机融合;通过对导叶伺服系统各组成部件进行工作机理分析,建立导叶伺服系统的AMESIM模型,推导各组成 部件的动力学特性方程,开发Simulink部件模型库;与AMESIM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构建Simulink导叶伺服动力学系统机理模型。 结果表明:系统模型稳态误差不大于0.12%,斜坡响应跟踪误差为3.7%,对于幅值为作动筒位移5%的不同频率正弦指令信号,导 叶伺服闭环系统带宽不小于8 Hz。该导叶伺服动力学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动态特性,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明 显的推广应用价值和跨平台多学科联合仿真优势。  相似文献   

19.
齐乐华  史忠科 《航空学报》2008,29(4):1055-1060
 液态浸渗挤压是一种可以由液态金属直接成形复合材料管、棒、型材的新工艺,针对该工艺过程参数和成形过程难于控制的现存问题,在对其辨识建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U-D分解的非线性模型和参数在线估计方法,辨识出液-固挤压铝基复合材料过程的动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和参数在线估计的计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辨识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说明该在线估计方法工程应用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应用和过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4):56-66
In this paper, a time–frequency algorithm based on adaptive chirplet transform for parameter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Time-Varying (LTV) systems under random excitation is presented.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olution of responses of LTV structures is expressed as the sum of multicomponent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LFM) signals in a short-time. Then the measured acceleration response is used to perform the adaptive chirplet transform, in which an integral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the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s. The vibr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time-varying coefficients is transformed into a simple linear equation. Furthermore, for systems under random excitation, the input–output rel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function is also deriv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physicals parameters and instantaneous modal parameters. The full procedure of the method is presented and validated by using simulated respon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accurate and robust for various LTV systems under random exci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