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10月7日~11日,在北京举行了第47届国际宇航联(IAF)大会。这是IAF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宇航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式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江泽民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0月8日,李鹏总理会见...  相似文献   

2.
苏新 《国际太空》1998,(3):23-25
199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的几个热点问题□□1997年10月27日~11月21日,两年一度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WorldRadiocommunicationConference)在日内瓦召开,来自全世界142个国家的1801名代表和1...  相似文献   

3.
2000年9月10—14日,第五届中外空间科学/太空科学讨论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台湾、美国、大陆的近百名空间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讨论会.本届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航天局、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马俊如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张厚英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吴京生教授、范章云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刘兆汉校长,中国科学院刘振兴院士、北京大学萧佐教授等空间科学界知…  相似文献   

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1月28-12月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第十二次学术会议.来自22个单位的88名同志参加了会议.大会根据到会代表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大会交流、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代表们在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其内容广泛而深入,它包括20世纪世界在空间探测和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回顾;在空间探测各领域,包括卫星地面支持系统,气球和火箭探测、卫星探测以及地面探测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应用的深人研究和情况交流.反映了我国空间探测事业新近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 2000年 10月 12—17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 100余人参加大会.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中,共宣读论文 130篇,学术内容覆盖了日地空间物理的绝大部分领域,参加大会的有关部门包括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海洋局等所属的高校和研究所16个单位. 会上同时举行了国家“九五”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地空间灾害性扰动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项目“地球磁层环境的全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极区高空物理观测及研究”,以及围绕当前日…  相似文献   

6.
2000年 10月 25日上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成立 2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大会的来宾和各方面代表共 180余人. 学会副理事长张厚英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理事长萧佐做了题为“发展的历程希望的未来──纪念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 20周年”的报告;常志海韦记代表中国科协向学会成立 20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并讲话.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先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学会名誉理事长吕保维先生分别为学会成立 20周年题词.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12,(10):6-7
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中国组委会8月26日下午在北京成立,随后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中国组委会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陈求发担任荣誉主席,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担任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科技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会上,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宣读了学会聘任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的名单,并代表学会理事会对大会表示祝贺。参加大会的代表约一百人。  相似文献   

9.
会讯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专业委员会,于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在长春召开了成立大会。会上,主任委员张作梅同志作了关于去日本考察空间工作的报告。随后,各方面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长征 《国际太空》2011,(11):52-52
2011年10月27日,第13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开幕式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国际卫星组织、相关运营商、科研机构、卫星设备制造商、网络服务商等近60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共同探讨我国卫星应用技术的新动向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电信联盟(简称国际电联)在其150周年华诞之际于2015年11月2-27日召开了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简称WRC-15)。来自国际电联162个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以及全球著名企业的38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国内及港、澳特区参会代表共140多人次,是我国历届大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空间科学学报》2004,24(1):80-80,73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2日在上海双拥大厦召开,参加本 次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3个单位,共176人,宣读论文170篇,均超过历届代表人数和论文篇数.本 次大会是空间物理学术交流的空前盛会.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于11月10日至11日在中国上海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先进航天技术惠及人类社会"。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150多名代表参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本届会议地方组委会主席袁洁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代表集团公司董事长、本届大会主席雷凡培致辞,国际宇航科学院技术委员会主任菲利普·格拉扎  相似文献   

14.
张瑶 《国际太空》2014,(10):35-35
2014年9月29日-10月3日,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世界需要航天"。3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界官员、航天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其中有69个国家的代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议举办了7场全体大会、3场亮点报告、3场最新进展报告、181个技术分组会议、32个研讨会,主要涵盖了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应用与操作。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11,(3):4
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国家科学技  相似文献   

16.
<正>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出席大会开幕式,李源潮代表习近平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0月23日,在西安举行的"第五届载人航天(国际)学术大会"上,"载人月面着陆与上升飞行器创意方案征集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颁奖仪式隆重举行。仪式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主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大赛组织委员会主任郝淳出席仪式,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特等奖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梁鲁代表24个获奖团队发言。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2月12日,第十三届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商业机会"议题分会在浙江宁波举行。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吴树范担任中方主席,英国科技设施委员会卢瑟福实验室(RAL Space STFC)的Robert Elliot先生担任英方主席。中、英双方共十三家代表单位参加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16日,正在参加纽约举行的第七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俄方代表16日对外公布,截至2005年1月,俄罗斯拥有的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ICBM)、潜水艇和轰炸机上的战略核弹头数量达4732个。拥有核国家向外界表示其核弹头数量的做法是极为罕见的。美国视此为高级军事机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2):4-5
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2010年1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