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历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多次展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蠓”(FM)系列地空/舰空导弹系统。在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飞蠓”系列不断发展壮大,作战效能不断提高。2002年的第四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飞蠓”系列的最新精英:FM-90N.此次展出的FM-90N,是一种舰空导弹系统,她可以为祖国的海军水面舰艇提供低空、超低空防空保护。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的抗击当前对水面舰艇威胁最大的武器—掠海反舰导弹。这样的反舰导弹包括“迦伯列”、“鱼叉”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999年9月27日,月亮十分明亮,发出淡黄色的光芒。晚20时30分我正在家中看电视。上晚自习回来的弟弟跑来对我说看见了飞碟,我们马上跑上房顶去看。发现在月亮的左上方,视线与地面夹角约为40往右的地方有一个物体悬浮在空中,其视宽度约为1厘米,像一个铁饼,中间的部分隆起,上面有一个发光的东西,呈白色,而下面却有几个窗之类的东西,还射出光线。它好像向我们飞来,越来越大。它飞时一点声音也没有,我感到一阵恐惧。大约到了ZI时,我又上楼去看,发现它越来越小,像是飞离了地球。我估计它出现了近半个小时。弟弟说二十多天前,他…  相似文献   

3.
蓝色的光团     
2000年 3月 17日上晚自习的时候,我在操场上看到了三个光团。我当时很激动,因为它反映给我大脑的信息就是飞碟。   这三个不明飞行物在楼房上空转圈,亮度比较暗,发蓝色光,看起来像一团雾。这三个不明飞行物中有一个是很薄的碟形,另两个中间比较厚。它们都是中间较亮,边缘很模糊。它们的高度在 300米左右,飞起来既轻巧又灵活,很像蝙蝠飞的样子。当时的时间是 20时 45分,持续了 12分钟,最后这三个不明物体向东南方向飞去了。飞的时候很平稳,没有声音,没带尾迹,但速度快了许多。   过后,我们班的同学议论纷纷。我认为是飞…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其运输量可以很大,但飞不快。螺旋桨飞机耗油方面比喷气式节省,速度也不慢,但需要较长的场地起降。能否把这两方面的长处结合起来呢?这对于短程直接支援前线的军用运输机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为达到这一要求,把螺旋桨包括发动机,在起飞降落阶段转90度垂直向上是最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案。但人们为实现这个想法,差不多耗费了40年的时光,  相似文献   

5.
1999年10月16日晚上19时45分,我从父母家出来,当天天气较冷(10t左右)。我推着车子,习惯地仰头望天(此时面朝东),只有一颗每天都能见到的天空中最亮的星(可能是天狼星吧)。我仰着头向后转过身,同时将车子转向朝西,我看到一颗同东边一样亮的星。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不对!这颗星在移动,并且还不像飞机航向灯一闪一闪的。”我忙转过头盯住它,同时叫儿子(上三年级)快看,儿子说:“咦!那星怎么飞了?”这更证实了我的判断,我看到了UFO。我不能说是飞碟,因为它是圆的,它由南向北,以与水平呈25”-30ofe向前移动。开…  相似文献   

6.
刘一 《国际太空》2011,(8):42-47
2011年6月8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了聪明TMA-02M飞船。这是俄罗斯第2艘第5代“联盟”飞船,它于6月10与“国际空间站”黎明号迷研究舱-1对接。这一代新飞船是在联盟TMA基础上进行了一次与现代化高度“接轨”的升级改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14日,当美国航宇局(NASA)的一个探测器飞掠过这个遥远的星球时,它永远地改变了我们此前对这个神秘天体系统的认识。在我们太阳系中历经了9.5年距离达50亿千米的征程之后,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进行了探测。2015年7月14日,当它从冥王星表面上方12400千米处飞过时,则把这部史诗推向了高峰。"新视野"上所搭载的7台科学仪器成功地进行了超过1000次的独立观测。此  相似文献   

8.
天空的翅痕     
李兴春 《飞碟探索》2008,(10):14-15
向往神鹰,自由飞翔,人类总是梦想挣脱地球引力羁绊,飞到蓝天星空之上。一部人类航空航天史,就是一部将这种梦想化为现实、又从现实中产生更大梦想的互动史,更是一部人类想飞起来、飞起来后又想飞得更高的永无止境的探险史。在这里,人类航程的起点是梦想。终点也是梦想。人类的航程都只有一个方向,就是不断地向上。  相似文献   

9.
2005年新年伊始,海峡两岩就达成了节日期间包机通航这一重大突破——允许双方民航客机在春节期间不落地双向对飞。根据双方协议,大陆民航客机终于可以载客来往于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创下两岩自1950年断航以来的首飞纪录。  相似文献   

10.
NASA决定向公众开放“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NASA向希望试验新技术的工业用户开放了它的通信卫星网络。迄今为止,NASA一直只让政府的航天器使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位于赤道上空高度为22000英里(合35400公里)的这颗卫星将航天飞...  相似文献   

11.
古城西安东郊,浐河岸边,与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遥遥相对的地方,有一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建筑群,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飞行中的运载火箭,需要地面测控系统对它进行连续跟踪测量,这样才能判断出火箭飞行是否正常、卫星有没有准确入轨。在太空运行的航天器,从进入轨道到寿命结束的全过程,都需要地面测控系统对它实施跟踪、测量和控制,以保证它正常工作,发挥作用。通俗地讲,卫星测控就像“放风筝”。既要让卫星按预定的轨道飞,又不能让它断了线,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老大哥。中国古代称它为“岁星”,西方以罗马主神“尤皮特”命名之。木星的庞大体积能装下1300个地球,其质量相当于其他8颗行星加起来的2.5倍,相当于地球的300多倍;木星距离太阳7.78亿千米,距离地球6.28亿千米;自转周期9小时50分,公转周期11.8年。木星是一个没有固体外壳的流体星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含有少量氨和甲烷。木星内部是铁和硅构成的固体核,地心温度可达3万摄氏度,不断向外辐射能量,放出的能量是它吸收太阳能量的两倍多。木星有浓密的大气,永远被色彩斑斓的浓云…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8年8月1日14日,“嫦娥1”号卫星已正常工作9个月零9天,绕月飞行3042圈,卫星曾经安全度过2008年2月21日的月食,目前整星剩余燃料量约270千克。按计划,8月4日,“嫦娥1”号卫星将由现在约正飞姿态转入侧飞姿态。8月16日,“嫦娥1”号卫星将迎来第二次月食。有关专家表示,根据前一次度过月食的经验和对目前卫星状态的确认,“嫦娥1”号卫星能够安全度过第二次月食.  相似文献   

14.
目击实录     
发光的“蟠桃”  2000年5月15日晚21时,晚自习下课,我与同学宋鸣等人一出学校便骑车往西走。骑到离学校门口50米处,突然在天空看到了一个UFO。于是我大叫起来:“看,天上那是什么东西!”它发出不很耀眼的白色光芒,形状像一个蟠桃,飞行速度非常快,比我看到的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快多了。当时它往西南方飞去,自身慢慢旋转,所发出的光芒也随之转动。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它飞行时没有任何发动机的声音。大约两三秒后,此飞行物飞远了。我和宋鸣拼命追赶,但再也没有看到UFO的身影。这时再看表已是21时04分。  陕西兴平平晨曦…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11,(12):61-61
2009年12月19日10时左右,太阳正从山后升起,我发现有一物体拖着尾迹慢慢飞了起来,马上取来相机拍了几张。由于已经到了上班时间急着去上班,我就没有再继续观察该物体后续的状况了。  相似文献   

16.
在土星的引力范围内,它控制了一个庞大的卫星家族。现在已经确认的土星卫星共23颗。距土星最近的是土卫十五.它与土星的距离为13.7万千米,公转周期为0.601天,其半径只有15千米;最远的是土星九,平均距离约1300万千米。它距土星中心为216个土星半径。在靠近土星的光环处,  相似文献   

17.
<正>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飞到月球又返回来,把返回器放下,再返回月球继续工作,返回器以近似第二宇宙速度"太空打水漂"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着陆。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任务首战告捷,拿到了首张"返程票"。为保证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打造"小飞"的"娘  相似文献   

18.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由冰和固体物质组成的,当它飞近太阳时,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冰被升华,喷出气体和尘埃,便形成了彗星之尾。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飞般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做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结束.  相似文献   

20.
被我们称之为飞机的东西在大气层中间飞行,叫做航空;穿过地球大气层飞入太空,就叫做航天了。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技术火箭,是现代人类航天事业的主要基础。说起来火箭最初还是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呢。而提起现代火箭,就不得不从前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起了。齐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