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让人们对国际法存在的意义发生了疑问,对国际法的作用表示出极大的怀疑。笔者从伊拉克战争这一事件本身出发,用国际法基本理论,对这一事件的非法性以及伊拉克战争给国际法的冲击作了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伊拉克战争固然给国际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伊拉克战争以及战后的相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法。国际法依然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伊拉克战争的信息化特点,对美国信息战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细致透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信息化战争和信息战的概念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分析了信息战的关键及核心技术。最后提出为迎接信息化战争、信息战对我国国防工业带来的挑战,我国必须实现武器系统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从伊拉克战争看GPS干扰和抗干扰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伊拉克战争中针对GPS系统的电子干扰和抗干扰之间的斗争 (或称卫星导航战 )可以看出 :GPS系统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战绩 ,但在复杂的作战干扰环境中 ,其易损性和脆弱性也逐步显现出来 ,针对其弱点研制出许多电子干扰系统。预计现役的第二代 2R卫星将逐步被 2 0 0 5年启用的 2F卫星取代 ,并于 2 0 1 6年过渡到第三代GPS卫星系统 ,随之而来的是 ,GPS系统的抗干扰技术措施将逐步完善和增强 ,现有的各种GPS干扰系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将逐步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4.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3,20(4):50-56
从联军的空中打击和信息优势2个方面,归纳了伊拉克战争的特点。介绍了战争中使用的智能化武器装备,并探讨了本次战争所展示的未来战争模式——海、陆、空、天、电一体化的网络中心战。最后提出我国应建立积极防御的国防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使用贫铀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3,(8):42-43
?6671,内:6671,胸腰椎骨折:1729,前后路:1707,内固定器:1463,南通医学院:653,椎管:631,5种内固定:574,Steffee:骰⑸淞?0万发炮弹,其中贫铀弹与普通炮弹的比例是5∶1。以此推算,仅美军的A-10攻击机在伊拉克境内留下的贫铀弹残片即为75吨。此外,美英联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也都装  相似文献   

6.
王家胜  陈萱 《中国航天》2004,(11):25-29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航天技术与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指挥通信、精确作战等方面的能力。伊拉克战争已成为美国新航天技术与装备的试验场。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结了航天技术与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发展航天技术与装备做出了重大调整。进而也将对世界航天技术与装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卫星技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更多、更详尽的伊拉克情报,以便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动用了多种卫星严密监视伊拉克的一些特定设施。美国目前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要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种类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多种类型。美国在其本土的21处和本土之外的15处基地上共33600人在对伊拉克战争进行天基支持。  相似文献   

8.
美英空间力量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的包括夺取制信息权,实施心理战;提供精确制导和导航定位能力,为GPS制导武器制导;形成空间优势,协助“震慑”行动;严密监视战场,使伊空军不敢出动等。该文分析了美英联军空间力量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作战应用分析情况,提出了伊拉克战争对航天装备体系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投放的制导弹药占68%@立平  相似文献   

10.
高晓颖 《航天控制》2005,23(5):92-95
本文从伊拉克战争引起的对制导技术的关注着手,以制导技术发展历程为主线,从V2导弹、捷联系统、平台系统研制、月球登陆到GPS系统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分析,对于制导技术的诞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描述,并结合伊拉克战争,分析了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英对伊战争中使用的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3,(5):38-42
在3月20日爆发的美英对伊战争中,美英联军使用了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这些精确制导武器对于催毁伊境内的重要军事目标并减少附带破坏和平民伤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对美英联军在战争中所使用的主要导弹武器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国际空间法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际法的一个年轻分支。联合国在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不久,就在各国的努力下,迅速构建了以《外空条约》等5个条约为核心、以联大5项决议(宣言)为补充的国际外空法框架。外空法在区域层面(如欧空局、独联体等组织)和国家层面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外层空间法和国内外层空间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孔祥 《中国航天》2006,(11):29-32,36
国际外层空间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是调整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空间技术及人类空间活动发展的产物。而为了规范本国的空间活动,有些国家也在国内制定相应的立法。国际外层空间法和国内外层空间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关系主要涉及各国如何在其国内执行国际外层空间法的问题,也就是各国如何行使其依国际外层空间法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其依国际外层空间法所承担的义务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4,(5):10-10
由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空间法研讨会于4月26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20个国家的近百位国内外知名空间法专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会聚一堂,对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空间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与空间碎片有关的国际空间法研究主要包括对空间碎片的定义、空间环境保护制度、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及空间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法律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对于“空间物体”与“空间碎片”的定义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