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集萃     
飞行员流动成为民航竞争市场“瓶颈”6月21日,《新京报》发表文章《飞行员流动不自由,中国民航业难以充分竞争》指出,近年来,飞行员的辞职事件屡见不鲜。最近的“东航机长辞职事件”将矛盾推向了更加尖锐的程度,中国的飞行员流动机制再次受到了拷问。随着我国民航市场的开放,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10,(7):8-8,10
6月9日,《中国民航报》发表《接好民航业重组的“毛细血管”》指出,在民航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并购重组成为席卷全球民航的浪潮。中国航空公司的扩张、并购、重组也在不断进行着,刚刚尘埃落定的东航与上航重组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6,(8):8-8,10
航空联盟是一把“双刃剑” 7月1日《深圳商报》刊登文章《国内民航欲动“航空联盟“奶酪竞争再升级》报道,6月底,南航与天合联盟签署GAAAA协议,迈出其“入盟“的关键一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航空公司联盟化已成为世界民航业趋势。由此带来的将是旅客获利增多,国内民航竞争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加入WTO后中国民航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民航业的竞争平台,把竞争情报理论引入民航业,提出了民航业开展竞争情报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航空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竞争战略的选择已成为航空公司竞争成败的关键。本文从分析中国民航业现状入手,介绍了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及该理论在国际航空公司的运用,最后结合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提出了有关我国民航业竞争战略走向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航业政企不分,管理粗放,经营分散,效益低下,扭亏艰难,在国际航空运输竞争中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在国内交通运输竞争中面临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夹击,市场份额正在缩减。对民航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是大势所趋,为国人期盼。今年7月底,民航总局向新闻界公布了民航企业重组方案,引起舆论界和业内的普遍关注。反映在报刊杂志上,赞赏者有之,质疑、批评者也有之。这就引发出以下问题: 重组方案如何拟订? 一般情况下,行业重组方案应在行业内部充分讨论研究,并在广泛听取经济理论界和国家综合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拟定改组方案报…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航空》2013,(1):15-17
1.《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Promoting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issued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促进民航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指导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是民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进一步确立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战略产业,并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服务。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作为现代第三产业在开拓和活跃航空市场、促进航空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扶持下,通用航空发展热潮不减,成为各级政府、各种行业、民间资本关注的热点。通用航空产业环境的改善极大地带动了公务航空发展,使之成为当前通用航空领  相似文献   

9.
打造民航人才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天空开放”的渐行渐近,国际民航业的竞争格局正朝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方向演变,而我国要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融入国际民航业,与国外航空大鳄同台竞技。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国际化的竞争。笔者从人才国际化的概念出发,结合民航业特点,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民航人才国际化发展对策,打造我国民航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10.
10月31日,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与中国商飞公司联合召开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研讨会。国产大飞机的制造方和审定方就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的情况和心得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型号适航审定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上海审定中心表示要进一步找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已经成为整个民航业的主旋律,作为传播民航精神的主要阵地,航空类高职院校也承担起了人才培养的重任。本文充分分析了航空业就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现状,发现航空类高职院校有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培养;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评价、轻职业认知评价;重学生的专业认知、轻职业发展规划3个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以当代民航精神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提出了“三轨制,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7月23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称,民航业2004年一年赚了十年的钱,利润总额突破7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却突然出现巨亏。来自国内航空公司的抱怨是航油、飞行服务、飞机检修等“不可控成本”太高。文章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除了所谓的“不可控成本太高”,中国民航业的深层次矛盾是:航空市场的结构调整问题,还远未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机场》杂志(Airports International)2005年11月版刊登了题目叫“印度为民航业腾飞准备好了吗?”的文章,评印度民航业发展。文章给出的答案酷似新版“三国”笑话,诸葛亮大呼:“东风来也!”周瑜却大叫:“等等!船还没准备好。”这东风就是印度旺盛的航空需求,船就是印度的航空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6-6,8
航空公司设立黑名单遭质疑,春秋设立黑名单引发争议,谁又来建无赖航空公司“黑名单”,中国民航业跨入联盟竞争时代,中国天空上演“联盟大战”……  相似文献   

15.
媒体集萃     
京沪空中快线被指随意超售,公众呼吁增强场建设费透明度,政策解困后的中小型机场勿忽视产业盈利本质,引入竞争破除机场高物价,中国民航业并购应引入竞争国资委不妨放手,民航“二次重组”时机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2,(8):6+8+22+25+30+38+41+45+50+53+62+67+7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实施民航强国战略Speed up the ope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powerful nation strategy on a new start point民航局局长李家祥7月25日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座谈会上强调,我国民航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统一全社会的认识、凝聚业内外的力量、改善行业内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民航业发展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航"禁折令"的"囚徒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民航业施行多年的“禁折令”进行分析,指出各航空公司在“禁折令”中的博弈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通过对民航业差别产品价格竞争需求曲线模型的分析,证明了“禁折令”所形成的价格卡特尔具有非稳定性,各航空公司存在突破“禁折令”限制的违约冲动,因此,实施机票打折销售,是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航电子客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产物 进入新的世纪后,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想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无可否认,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每个行业都必须迎接信息化的挑战,更应抓住信息化的机遇。民航业作为最早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业之一,始终在不断地使用信息技术推进行业内部的信息化发展。激烈的竞争、对于优质服务的需求,也促使民航业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寻求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电子客票——民航业重要的信息化改革之一应运而生了。在短短的几年…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2年民航局发布的《“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是我国民航历史上第一部以“绿色发展”命名的规划。民航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近年来积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完成行业绿色转型和“全面”脱碳,仍面临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0.
历经了15年的风雨,世界贸易组织终于向中国敞开大门。自今年11月11日起,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因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  中国民航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服务产业,在这种背景下,也将面临着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加入国际化的竞争活动为民航业带来空前的机遇,竞争能力要达到国际水平则是对我国民航业的重大挑战,现阶段,我们的民航企业在致力内部整合的同时还要应对外部冲击的共同压力,迫切需要借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