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作为其长期火星探测战略的一部分,美国航宇局去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3日又把两颗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这两颗探测器将分别从火星轨道上和在火星表面上对该行星进行研究。美国两年前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颗探测器,拉开了其新的火星探索活动的序幕。它的火星探索计划的目的是研究那里的气候变化、资源情况以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最近发射的两颗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将是研究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2.
天力 《中国航天》1996,(8):20-24
开辟通往火星的新路天力美国航宇局的火星探路者将是海盗号探测器计划后20年来第一个飞抵火星表面的美国探测器,也将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把漫游车送上另一颗行星的航天器。这_项目的宗旨是为一系列新的低成本火星探测任务开辟道路,验证新一代复杂的、比传统的行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3.
李琳 《航天员》2014,(3):32-33
很早之前,NAsA便开始利用无人飞船和火星车进行火星探索,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火星的理解,同时为未来的载人火星探索奠定了基础,而2020年火星探测器项目也将加入NASA的全面火星探测计划。该计划包括当前在火星轨道运行的“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卫星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以及近期被发射到火星上层轨道考察的MAVEN火星探测器等。而此次火星峰会的召开,也表明了人类正慢慢的着手将登陆火星的愿望转化为不再虚无缥缈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0,(12):25
美国航宇局专家10月26日宣布,该局将在今后15年内执行6次重要的不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但他们拒绝推测何时会派人飞往这颗红色的星球。根据这项新制订的火星探测计划,从火星表面采集样本并送回地球的探测任务将至少推迟到2011年。天文学家原来曾希望能在2010年就得到火星的土壤样本。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根据新的计划,美国航宇局今后5年中每年可能将在火星探测方面投入4~4.5亿美元。即将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中既有围绕火星运行的轨道探测器,也有在火星表面上着陆的着陆型探测器,并包括可在火星表面上远距离行驶的漫…  相似文献   

5.
袁越 《中国航天》1999,(2):31-33
作为其长期火星探测战略的一部分,美国航宇局去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3日又把两颗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这两颗探测器将分别从火星轨道上和在火星表面上对该行星进行研究。美国两年前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颗探测器,拉开了其新的火星探索活动的序幕。它...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的近邻,火星表面上是否曾经或至今依然存在生命是人类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解火星的演化对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近几年的火星探测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1999年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着陆器两个探测器的接连失败曾引起了各方的广泛批评和关注。此后,美国调整了其火星探索战略,推迟了取样回送任务的时间,但火星探测计划的总体目标并未改变,主要是要通过找水来寻找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去年12月4日,有关方面公布,火星上的一些地方有层状沉积岩存在,使科学家们更加坚信火星上曾经…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的近邻,火星表面上是否曾经或至今依然存在生命是人类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解火星的演化对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近几年的火星探测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1999年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着陆器两个探测器的接连失败曾引起了各方的广泛批评和关注。此后,美国调整了其火星探索战略,推迟了取样回送任务的时间,但火星探测计划的总体目标并未改变,主要是要通过找水来寻找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去年12月4日,有关方面公布,火星上的一些地方有层状沉积岩存在,使科学家们更加坚信火星上曾经有水。  相似文献   

8.
旨在为行星探索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的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于去年12月4日由麦道公司的德尔它2运载火箭送上征程,目前正在以11.4公里/秒的速度快速飞向火星这颗红色星球。这是自1976年两个海盗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后ZO年来美国发射的第一个将在火星上着陆的探测器,也是第一  相似文献   

9.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0):28-30
由于运行位置的原因,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要‘相机行事”。适时发射可以使探测器在飞往火星时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机会一般每两年多才出现一次。为了加紧探索火星,美国几年前设立了火星勘测者计划,准备每遇一次机会就发射两颗探测器。1996年发射的头两颗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均顺利抵达目的地。1998年底和1999年初,美又相继发射了火星气候轨道器(MCO)和火星极区着陆器(MP)(统称火星勘测者1998),但这两颗探测器却在最后入轨和着陆的关头相继失踪,引起广人们对美国火星探索计划的强烈批评。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8月6日13时31分,NASA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经过8.5个月的飞行,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并传回第一组火星照片。作为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最先进、最昂贵的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不仅将使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将为美国本世纪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计划验证关键的支撑技术。本文着重分析“火星科学实验室”取得的主要技术突破及其对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40多年来,人类制造了40多个航天器来探索火星。从历史上第一个成功飞越火星的"水手"4探测器,到美国第7个火星着陆探测器"好奇"登陆火星后成功采样,人类都在为探索火星做着不懈的努力。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在2016年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公布了火星载人飞行计划,将于2024年送宇航员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2.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4,(8):38-41,44
2003年12月25日,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顺利进入火星轨道;2004年的1月3日和24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又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分钟降落过程之后,分别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不久,它们相继传回了令人惊奇的高清晰度照片,“火星快车”还首次在火星表面直接发现有水的证据。这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引起了轰动。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还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新计划,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狂潮。  相似文献   

13.
薛晓亮 《中国航天》1991,(7):11-11,16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星际探测活动的兴趣日益增加。在今后10年中,将进行50多项重要的星际科学探测计划。新型的航天探测器将用来探测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在50多项探测计划中,有许多项都是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航宇局计划于1993年将其火星观测器送入火星轨道,开始对火星大气层和地质进行观测。1994年,苏联将发射2个改进型的火卫一探测器。苏联的  相似文献   

14.
飞向火星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红色行星,与地球最为相似,让人类产生过无限遐想。近半个世纪,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前苏联、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共发起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其中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但研究一直没有排除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今年8月,美国新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再次升空,它有望成为首个在火星极区着陆的探测器,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新的强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尹怀勤 《航天》2009,(9):32-34
美联社6月10日报道,美国将与欧洲合作展开火星之旅。此举的起因乃系双方经费欠缺,都想通过联手方式既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又继续实施原定的探测火星的计划。美国航宇局欲借此能够筹集到生产新一代核动力火星探测器的23亿美元,而欧洲空间局欲借此能在2016年将火星探测器Exomars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二)美国行星探测收获重要成果,欧日水星探测正式启动 1.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极区成功着陆,并确认火星表面下存在水冰 2008年5月2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着陆位置是位于火星北纬65度和75度之间北极区附近一处称为“绿谷”的广阔浅谷。  相似文献   

17.
苏联过去的火星探测成果不大,但现在已制定了一项宏伟的火星探测计划。据该计划,1988年7月将发射第一个火卫一探测器,探测和分析火卫一的表面结构。本文介绍了该探测器的构造、装载的仪器以及该探测器的探测项目和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火星太阳电池翼除尘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即将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实施的开始。然而,火星尘埃在范德华力和静电力的作用下积聚在太阳电池翼的表面,使其转换效率下降,影响火星探测器的寿命。因此,开展火星太阳电池翼除尘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火星太阳电池翼的除尘方法,特别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电帘除尘方法,并对其基本结构、除尘原理、除尘效率和透光性做了详细的描述,对开展火星太阳电池翼除尘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琳 《航天员》2014,(1):47-49
MAVEN:火星大气的考古学家 “火星大气和挥发物质演化探测器(MAVEN)”是NASA火星勘测计划的第二个任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致力于探索研究火星高层大气的航天器。MAVEN将会测量火星上层大气的密度,来帮助科学家理解这颗红色星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赢得火星探测器合同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将制造火星勘测者1998轨道器和着陆装置。这是美国航宇局2005年之前一系列火星计划中的第二组卫星。这两颗小卫星将进行气象研究,并在火星土壤中寻找水。它们将在1998年12月到1999年2月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