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诗歌的文体意义即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为轴构建翻译质量评估框架,以最佳近似度为评估标准,从多种视角在诗歌的语义、语音、语相、意象、意境等层面进行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和分析,然后得出评估结论,此种方法避免了陷入传统的以原文和译文"对等"为翻译质量评估尺度的一元论调,可以相对客观和全面地评价诗歌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试论英语名词化现象产生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为依据,尝试对构成科技英语两大特征之一的英语名词化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英-汉、汉-英翻译中把由此产生的词(组)忠实、通顺、流畅地译入目的语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再议译者隐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译和直译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而意译总是得到大多数翻译理论家的赞同,这些人包括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 哲罗姆(St. Jerome), 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根据他们的理解,意译要求译文能够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译者在翻译中是否应该隐身.北美翻译研究学者凡努提(Lawrence Venuti)认为译者在他们的翻译中趋向于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迎合原文作者或者接受语中的主流文化.在详述早期翻译理论家对译者角色看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看法所导致的后果,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诗型广告将诗歌优美的语言引入到广告中,赋予了广告独特的艺术内涵,增强了广告的宣传效应。运用"三美"原则,通过对诗型广告汉译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译者在进行诗型广告翻译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保持源语的"意美、音美、形美",使译文与原文产生相同的广告效应,达到产品宣传和情感陶冶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英汉礼貌准则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方语用学和社会学对礼貌的诠释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貌的内涵,同时比较了英汉礼貌准则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英汉文化中冲突较大的4种礼貌用语(敬谦辞、称呼语、委婉语、称赞语),结合汉译英翻译实例,探讨了汉英礼貌用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CNKI为数据来源,通过关键词检索2001-2019年间外宣翻译研究的相关论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从总体研究趋势、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了外宣翻译研究数量、层次、范围、内容和发展阶段等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外宣翻译以"翻译策略""问题分析"等为研究热点,以"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等主题为研究前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语境对于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词义的选择要依赖语篇上下文提供的信息;非语言因素说的是语篇内隐含的文化、社会和事件背景对翻译起着制约的作用.译者只有在对语境做出全面的分析后,才能找到较为妥善的翻译策略,创制出让人满意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第一个提出规范标准的翻译家,他所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生态翻译学是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的新视角,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视角出发,对严复翻译进行探讨,可以看出,严复翻译遵从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的法则,受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的制约,既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科学发展,也与当时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相似文献   

9.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三美"原则出发,分别以Hawks David及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译本中"雪景联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其得与失,旨在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模因论为基础,以陕西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为切入点,从翻译的角度出发,对比了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中的方言语词及其在英译本Turbulence中的翻译,探讨了《浮躁》的译者如何力求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文化语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Remembering Mamá讲述了一个移居美国的波多黎各少女对已逝母亲的回忆和怀念。文章从孩子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和家庭生活,反映了早期美国移民的生活状态。作者在深切的怀念中写下这些文字,情感真挚,文笔细腻,细节描述尤为生动感人。本书的中文译文充分认识到源语和译语衔接方式上的不同,尊重和顺应了译语语篇的衔接规范。通过分析Remembering Mamá的译文,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对译作的翻译方法及策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的角度看,翻译与写作过程均呈现很强的主体认知特点。通过引入认知学相关理论,利用"有声思维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和写作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与翻译过程存在多角度相似的认知特点,具体表现为写作过程与思维模式高度依赖翻译。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双语的高效联系并有意识地克服双语转换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其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在简略回顾有关二语习得中母语思维以及二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母语迁移对二语写作的影响。指出母语迁移在二语写作中是不可避免的,学习者应合理利用母语思维来促进二语写作。  相似文献   

14.
Remembering Mamá讲述了一个移居美国的波多黎各少女对已逝母亲的回忆和怀念。文章从孩子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和家庭生活,反映了早期美国移民的生活状态。作者在深切的怀念中写下这些文字,情感真挚,文笔细腻,细节描述尤为生动感人。本书的中文译文充分认识到源语和译语衔接方式上的不同,尊重和顺应了译语语篇的衔接规范。通过分析Remembering Mamá的译文,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对译作的翻译方法及策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和在华外国人的增多,大部分公共场所都为汉语公示语配上了对应的英语译文。中国的公示语英译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也承担着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功用,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以及中英文语言文化习惯的差异,采用最为合适的策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主题句的概念,主题句的模式、主题句的表现和主题句概念对英语学习者写作和翻译的指导作用.提出译文应在语篇单位的基础上贴近译出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以国外学者对英语特有的语篇模式的论述为依据,试图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所应用的英语语篇模式,分析中国学生构建出的英语语篇的组织结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少数中国英语学习者以类似英语的语篇模式组织语篇,但绝大多数使用不同于英语的语篇模式,这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唯一的里昂     
里昂是法国的第三大城市,该城市的广告宣传语为"Only Lyon",翻译成中文就是:唯一的里昂。大有独此一家,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里昂的拼写字母为Lyon,它把词语的结构先后颠倒一下,将on放在ly之前,成了Only,翻译为"唯一的",由此巧妙地组成了"Only Lyon"响亮的口号,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9.
文本类型理论是德国学者莱斯与英国学者纽马克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功能划分的理论。根据此理论,旅游资料属于以感召功能为主的特殊文本。文本服务于译文读者,翻译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实现旅游资料对译文读者感召和信息功能的交流。文章分析了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这一特殊实用文体的翻译所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国外学者对英语特有的语篇思维模式的论述为依据,尝试将语篇思维模式导入教学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语言学习者就能在大脑中建立起某种语篇框架,这样有助于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和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