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绿野仙踪》的思想倾向呈现出复杂性,表层上体现出崇尚道教人生情怀的倾向,而文本深层价值取向与作者创作动机,及小说客观意义、一般接受群体的阅读印象,却主要是儒家的社会人生理想与人生情怀之表达.小说在描写动机表达与作品客观效果上具有独特性,只有用作者的儒家情怀及其张扬这一情怀的动机才可以得到较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著名章回体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作家刘鹗的代表作,描写的内容涉及到清朝社会百相和多元文化。《老残游记》哈罗德·沙迪克英译本中,极具中国民族特征的词语、句式、和文化信息的汉英转换都呈现出鲜明的杂合特征。英译本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为英语读者呈现独特的阅读文本,也较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10,(7):8-8,10
6月9日,《中国民航报》发表《接好民航业重组的“毛细血管”》指出,在民航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并购重组成为席卷全球民航的浪潮。中国航空公司的扩张、并购、重组也在不断进行着,刚刚尘埃落定的东航与上航重组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空》2010,(4):45-45
经过近两年的周密策划和紧张组稿以及编辑工作.《中国航空院士丛书》第一批图书终于顺利付梓并与读者见面。这6本书分别描写了6位院士的生平经历和故事.为读者勾勒出新中国航空工业院士群体在不同领域的人生奋斗经历。  相似文献   

5.
《阿金》创作于1934年,题材却来源于鲁迅1928年内外交加的纷扰经验。鲁迅对其"漫谈"的定位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心境和对文体的选择,"漫"的意涵还体现在鲁迅对时间与记忆的自由选取,探寻其"深意"是解读该文本的关键。阿金身上的"非潜能"带来革命的契机,同时也抹除被革命归化的可能,从而永远停滞在革命的纯粹形态中。《阿金》的写作和对阿金的体察,都彰显着鲁迅这一时期蔓延而出的一种关于行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6.
通过《二荷花史》与清初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在情节安排、人物设置方面的对比,指出他们彼此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时代特征与文本性质差异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继承与变化,指出正是受众的市民性让此书显示出了鲜明的个体特色。  相似文献   

7.
为珍珠港复仇1941年12月7日是美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人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恐慌。硝烟虽然慢慢散去,但复仇的火焰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整个美国被调动起来,人们都想为祖国出一把力,都希望美军能尽早把耻辱洗刷干净。可是当时美国军队的实力并不是十分强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认为战争远离美国领土,只会在欧  相似文献   

8.
为珍珠港复仇1941年12月7日是美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人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恐慌。硝烟虽然慢慢散去,但复仇的火焰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整个美国被调动起来,人们都想为祖国出一把力,都希望美军能尽早把耻辱洗刷干净。可是当时美国军队的实力并不是十分强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认为战争远离美国领土,只会在欧  相似文献   

9.
为珍珠港复仇1941年12月7日是美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人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恐慌。硝烟虽然慢慢散去,但复仇的火焰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整个美国被调动起来,人们都想为祖国出一把力,都希望美军能尽早把耻辱洗刷干净。可是当时美国军队的实力并不是十分强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认为战争远离美国领土,只会在欧  相似文献   

10.
杜拉斯初期创作的《直布罗陀水手》和《塔吉尼亚的小马》这两部小说都以旅行作为主要题材,旅行在小说中不仅是故事发展的主线,也代表着一种人生的选择,更是一种积极的抗争。杜拉斯在小说中描写了现代人困惑无奈的人生境遇,而主人公所进行的选择与抗争则反映出杜拉斯一贯灰暗主题中闪光的一面。对这两部小说中旅行主题的探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拉斯对生活及人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电影《喜福会》中不同人物性格、生活方式及个人命运的刻画,生活化地描写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也深刻细致地表达出这种差异和交融对人们的启发和思考,表达作家谭恩美的人生观和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世界观。几位女性主人公的命运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交融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航空》2010,(10):14-14
9月10日,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保安公约外交大会在北京闭幕,近80个国家和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及ICAO的高级官员参加了会议,共同商讨并审议了《蒙特利尔公约》、《海牙公约》的修订文本,产生了新的2010年《北京公约》和2010年《北京议定书》。  相似文献   

13.
《六一诗话》以其独特的笔记体,开启了北宋诗歌鉴赏新气象,其后诗话不断涌现,成为北宋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鲜有人注意到《六一诗话》等文本因其交互性、实录性极强而展现出的欧阳修等十一世纪文人士大夫形象。通过对《六一诗话》的文本细读发现,十一世纪文士因北宋商业经济发展而更有实力满足私欲,同时在新儒学道德观及政治党派的挤压之下,文士对公私进行调和而呈现出的公私兼济形象,并且这一形象与十一世纪文学转型具有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彦在《喜剧》中成功塑造了潘银莲这一形象,她的身上既凸显了民间伦理中恒常价值的强有效性,又反映了民间伦理的庸常一面对人的精神束缚。作者通过描写潘银莲的人生,展现了民间伦理中有效性与庸常性这一对双重效应,表达了对民间伦理与现代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体现出他探求民间伦理出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板的机器翻译方法在专利文本的自动翻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专利文本具有形式规范,语言严谨,结构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英文专利文本的单语模板的自动获取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专利文本结构并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对句子进行组块分析并分析句型,最后确定出模板的固定部分和可泛化部分进而对专利文本进行模板的自动抽取。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在专利文本的模板的自动获取上具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模因论为基础,以陕西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为切入点,从翻译的角度出发,对比了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中的方言语词及其在英译本Turbulence中的翻译,探讨了《浮躁》的译者如何力求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文化语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百家讲坛》是现在中央电视台收视率很高的一档电视节目,它具有内容精英化与形式通俗化的特点。该节目火热的原因众多,但少有对它本质特征的分析。从大众文化视角对《百家讲坛》的本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百家讲坛》内容与形式上的运作在某种程度上与大众文化的特征相契合,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典型文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菊花的幽香》是劳伦斯的早期作品 ,文本通过一个矿工的死揭露资产阶级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 ,表现了资产阶级工业文明与人性的二元对立。文本还运用象征的手法 ,以菊花为婚姻与家庭的兴衰存亡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笔墨生花,文思如绮”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对其艺术性作了分析:一、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二、鲜明的人物形象;三、精练的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四、十分得体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20.
"金华"商标与"金华火腿"地理标志的纠纷历经20年终于尘埃落定,这场纠纷背后所体现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制度问题却不容忽视。现存的双轨制管理体系的局面需要尽快解决,商标局成为主管机关更有利于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和规范,但是简单借助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做法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商标法》之下建立独立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在当今是适合我国地理标志的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