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抑或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探索。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本土国家深厚的文化烙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德文化,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敛沉稳,多见于儒家学派思想家的言论著述中。先哲们在修学、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流传至今,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积极启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不断发掘创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的思想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同时又是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的一种超越,我们将主要探讨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内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扬弃和超越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急剧而深刻,任何企图削弱或取消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和有害的;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也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党的“十七大”为此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注入新的内涵和生命。民航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4.
试论唐诗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变时期。诗歌做为一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唐朝,得到高度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变革的结果,但更为根本的是决定唐代特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本文试从唐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诗歌传统等几个方面阐述唐诗发展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黄遵宪的“中日联盟”思想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继黄遵宪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如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唐才常、康广仁、孙中山等都曾有过“中日联盟”或“中日联合”的外交思想。究其原因,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黄遵宪“中日联盟”思想的影响。黄遵宪作为清政府的一名外交官,在任参赞期间,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赏识。但是,历史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黄遵宪纵然有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超人的韬略胆识,也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清朝政府外交斗争的失败命运。他的“中日联盟”思想尽管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由于近代日本统治当局以邻为壑的反动政策和近代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而终于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讨论很少,在雪域高原的宗教里,死亡却是一种艺术,一种通过死而认知生的艺术。在这一生一死间,对生命的珍惜、敬重感油然而出。从藏传密宗上师密勒日巴尊者的入灭启示,影响西藏宗教很深的"中阴"密法及其意义等方面论述,以期更多地了解雪域高原的这种死亡艺术。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08,(12)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绘画而言,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佛教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相当的地位。中国各地的庙堂寺院,从魏晋南北朝的宗炳到清代的八大山人,他们的艺术劳动,为中国绘画艺术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四僧不必说,他们是佛家弟子,而那些并不吃斋念佛的画师,他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学说是其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从理论渊源来看,既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民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有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内容的吸纳,还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民生主义提出后,在不同的政治势力之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也推动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不断发展演变。民生主义学说对于当代中国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在外交上如何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都做过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国际形势不同.他们的外交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认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应付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帝国主义在华的扩张,教会女校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尽管教会女校本意是宣传基督教的福音,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把西方文明带入了中国,极大的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尤其是促进了中国女学的发展和女性思想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的同时,提出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理论支撑,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进行思考,对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追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的个体性建构和社会性建构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畴围绕现实的人的个体性建构和社会性建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以现实的人的个体性建构和社会性建构相统一为基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新变化和新问题,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探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问题,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放眼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基础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影响,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规律,同世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科学性东西接轨,这样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详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精神诉求。2012年3月,通过抽样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基本情况,并结合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2013年我院教师思想状况滚动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和座谈情况为依据,对在当前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下,我院教师思想状况呈现出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思想状况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思想状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以及为提高党员素质创造良好条件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如何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研究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国内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初期,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而言,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目前加强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专题研究非常必要。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介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同与异,并分析不同国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出现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为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不仅能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辩证系统思维引领,科学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优化的内涵,创新开启立足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面的多维研究视角,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理论概括为三个不同层面上的"三位一体"化大军,并通过确定建构理想目标、把握发展趋势、整合资源力量、追求最高境界的进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优化的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共同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的基础上,毛泽东主张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而邓小平更注重党的制度建设;江泽民则把党的建设视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强调整体推进,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集中力量解决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