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具有三维复合材料性能的三基圆缠绕成形方法。用该方法可以制成复杂的整体承力的刚架结构,还可成形各种大厚度板材。与目前的复合材料成形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正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于其比刚度、比强度、可设计性以及整体成形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飞机承力构件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复合材料品种当属层合板形式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常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复合材料结构中存在分层、气孔、孔隙等诸多缺陷,复合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即使受到低能冲击也很容易引发多种形式的损伤。据有关报导统计,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加工、装配和使用过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型直升机平尾主承力管梁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研制了一种全复合材料平尾主承力管梁结构。通过理论计算进行可行性分析,并采用MSC.Patran/Nastran建立了管梁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实际载荷及约束条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给出了结构应变与位移结果;同时设计了强度试验方案,对管梁结构进行静强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管梁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与金属材料相比,减轻了17.6%的结构重量,充分体现了复合材料管梁结构优良的整体性能和承载能力,为复合材料应用于直升机主承力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损伤容限低成本复合材料结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无余量成形法制备高尺寸精度、高损伤容限、无紧固件的大型整体复合材料结构是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的指导思想,以实现成本与铝合金结构相当、减重20%的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高韧性、耐湿/热复合材料和RTM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5.
树脂转移成形在飞机主承力构件制造上的应用根据美国NASA的先进复合材料技术(ACT)计划,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正在用树脂转移成形法(RTM)制造运输机的机翼结构试验件。该公司用缝编法将石墨纤维制成带有加强肋的蒙皮结构形状。成形时,先将环氧树脂膜片放入成形...  相似文献   

6.
美国纺织复合材料在航空结构上的应用研究①(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复合材料具有整体性能好、力学结构合理、高的损伤容限和显著的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为复合材料应用于主承力结构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美国在航空结构上对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美国纺织复合材料在航空结构上的应用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复合材料具有整体性能好,力学结构合理,高的损伤容限和显著的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为复合材料应用于主承力结构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美国在航空结构上对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出现的复合材料液态成形法,如树脂转移成形法(RTM)和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成形法(VARTM)以及西曼复合材料树脂熔渗成形法(SCRIMP)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工艺特征,即将树脂注射或熔渗到干态纤维成预形件,然后进行固化.用这种方法制造航空主承力结构件目前尚不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典型的损伤容限树脂系统的流变学特性不能满足这种低黏度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先进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上的应用经历了从非承力结构到非主要承力结构再到主要承力结构的过程,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先进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减轻各类飞行器的重量。以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对象,简单分析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总结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展望了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卫星承力筒连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成月  刘波  李传政  薛闯 《航空学报》2022,43(3):305-316
大型卫星承力筒的连接结构损伤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以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卫星承力筒的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连接结构渐进损伤模型,并且根据Hashin失效准则及Tserpes材料性能退化准则,应用Fortran语言二次开发了UMAT子程序,研究承力筒层合板螺栓连接及胶螺混合连接的失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真分析螺栓连接结构的刚度探究对卫星承力筒试验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螺栓连接结构刚度进行仿真建模的卫星承力筒试验件结果更接近试验值,其误差相比于多点约束—MPC单元减小了4%~9%,说明此方法能更好地满足仿真分析要求。该分析方法为复合材料卫星承力筒连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多螺栓连接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提供一定参考,适用于具有连接结构的卫星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上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重视.伴随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复合材料整体设计/成形技术(称大模块或融合体成形技术),如复合材料纤维缠绕整体成形技术等获得了很大发展和应用.在诸多复合材料成形方法中,缠绕技术能较好地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结合.本文就纤维缠绕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内外飞机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机身应用现状及航空制件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概况,阐述了航空复合材料零件验收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原则,以及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验收标准的主要内容;对比并分析了国际主要航空企业的无损检测验收标准,简述了飞机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及机身无损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五层夹芯多层阻尼薄膜嵌入的复合材料仪表板结构,并采用多次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来制作该大阻尼高刚度复合材料仪表板.它们分别是:上、下蒙皮和中心层的制作,上、下蒙皮和中心层与泡沫塑料的粘接与紧固件的预埋,孔的修正及仪表板的包边加工.通过成形质量检验和加载试验,验证了成形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三维编织是一种新型的先进复合材料结构,是完全整体、连续、多向的纤维束网络。本文综述了三维编织技术中的二步法和四步法工艺,并作了对比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成形和性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某大载荷承力支架结构采用碳/环氧管作为主承力构件,利用金属接头把承力管、前端框和后端板连接成整体支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对承力支架结构进行了总体静力分析,并分析了接头的局部受力状态。根据接头的受力状态,结合胶接失效模型设计了整体接头叉形部分长度为50mm,并根据最大弯曲正应力设计了接头的壁厚为3mm,设计表明整体接头许用拉伸强度为250MPa,可满足承力支架的承栽要求。  相似文献   

16.
整体复合材料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现代航空航天器的主承力结构,而分层是其最易出现的破坏形式。本文作为整体复合材料结构分层特性综述的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分层试验、屈曲分层、扩展准则和疲劳分层研究。首先总结了各种复合材料分层试验方式和能量释放率计算公式;其次,总结了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分层扩展准则、疲劳分层裂纹扩展速率计算公式及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同时,对近几年屈曲分层研究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7.
整体复合材料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现代航空航天器的主承力结构,而分层是其最易出现的破坏形式。本文作为整体复合材料结构分层特性研究综述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界面断裂力学和应力分析方法。论文首先对复合材料失效和分层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详细介绍了界面断裂力学发展的历史、基本公式和在复合材料分层研究中的应用,并且介绍了几种界面裂纹尖端场的求解方法——J积分、修正的裂纹闭合积分(Modified Crack Closure Integral)和M积分法。其次,对应力分析在复合材料分层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8.
整体复合材料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现代航空航天器的主承力结构,而分层是其最易出现的破坏形式。本文作为整体复合材料结构分层特性综述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虚拟裂纹闭合技术和内聚区模型。论文首先对虚拟裂纹闭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公式和进行数值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该方法在复合材料分层研究中的最近应用情况。其次,详述了内聚区模型的发展历史、本构关系、界面参数,并对最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航空复杂构件是指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结构中形状结构复杂和(或)组织结构复杂的结构件.精确成形则是采用各种成形方法获得成形完整、尺寸精确、组织结构精确控制以及性能优越、可靠性高零件的工艺方法.凝固成形和塑性成形技术是两种主要的、传统的成形技术,各种大型,薄壁、整体、复杂、精密、优质的铸锻件是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主要承力构件和关键构件,在航空制造业中具有十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赵安安  张贤杰  高国强  刘立彬  王永军 《航空学报》2019,40(2):522635-522635
大型机翼整体壁板是现代大型飞机重要的大型承力整体结构件并且通常直接构成飞机的气动外形。喷丸成形是现代大型轻质高强铝合金整体壁板件成形制造的首选技术方法,但如何实现大型机翼整体壁板的精确喷丸成形一直是现代航空制造技术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将影响大型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精度的因素分解为壁板平面板坯误差、成形参数设计准确度、成形参数控制精度、环境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用基于变形位能最小的板坯优化设计来减小由板坯导致的成形误差;采用数据拟合、人工神经网络以及解析模型计算相结合的喷丸成形参数综合设计方法来提高喷丸参数设计的精度和效率;建立了板坯修正模型以修正环境温度、喷丸设备参数波动等因素对成形件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对于从喷丸设备上下线后仍存在的外形贴模误差,则采用手提喷丸机进行局部的渐进式校形喷丸至外形贴模。壁板喷丸成形的工程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型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的精度和效率,并可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