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航空》2012,(3):112-113
孙逊,198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阜新。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次年,成立π格动画工作室。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作为一位年轻艺术家,短短数年,孙逊在影像艺术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2010年,孙逊陆续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年轻艺术家奖";  相似文献   

2.
赵学勇 《今日民航》2012,(12):56-59
天地之间,有一处充满神奇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她,就是张家界。在芸芸众生中,有一位生于晋南长于秦川工作生活于潇湘和京华的年届古稀的老人,如此魂牵梦绕着张家界,30多年间深深依恋着张家界,至死不渝,魂归此地——他,就是著名画家乔加强。在中国艺术史上,还没有一位如此优秀的艺术家如此衷情于一片山水,用尽毕生心  相似文献   

3.
痕迹     
《西南航空》2010,143(1):88-91
12月20日.成都A4画廊与北京Boers-Li画廊联合举办的展览《痕迹》在A4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0年1月30日。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包括陈劭雄、侯勇、吉磊、刘韡、梁远苇、仇晓飞、宋琨、王郁洋、杨心广及杨冕。10位艺术家均带来了自己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它们探讨了都市生活模式下的集体记忆,预置于我们观念中的文化隔阂.从对生活片段的感知到发掘出时代赋予的独特气质,艺术家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城市社会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透明     
肖子奇 《西南航空》2008,(6):102-105
从材料和特性来说,玻璃,是一种不寻常的制品。它不仅仅是用来观看和使用的。这个观点是展览《透明》所想要讲述的信息。前段时间在麓山国际A4画廊举办的《透明》玻璃艺术展览。展示了24位从事工作室玻璃的丹麦艺术家的成就。“工作室玻璃”这一术语是指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使用玻璃这一媒材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玻璃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文化信息     
《西南航空》2010,143(1)
四极运动当代水墨艺术展在蓉开幕四极运动,是四位参展艺术家一次运动轨迹的当下接点,他们的艺术方式、艺术观点、艺术道路、艺术语言、视觉图式、艺术面貌都不同,却都在颠覆自己。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13,(10):28-28,30
2013大瑭“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大赛的开幕展暨颁奖仪式于9月14日在成都文轩美术馆举行。由叶永青、何多苓和王林组成的评委导师团从复选的40位青年艺术家中最终评选出6项年度艺术大奖及34项入围奖项,活动将以成都为首站,逐步拉开全国一线城市的新锐艺术巡展。  相似文献   

7.
《西南航空》2010,(11):28-28
2010年10月17日,汇集了19位当代艺术家共22件艺术作品的“当代修辞——重庆嶺画廊开幕展”在重庆鹅岭公园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艺术家何工先生在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的第二个个展“巴塔哥尼亚的风”于2012年6月16日正式开幕,展出了何工先生从2011年底至2012年初重走“切·格瓦拉摩托车之旅”归来后完成的作品,包括大尺幅的绘画、装置和相关记录文献等。通过这些作品,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何工先生对继往关注问题的持续和推进,也能看到他与另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的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9.
彬彬 《今日民航》2009,(9):26-29
著名指挥家余隆在人群里发现了谭盾,便拥抱着大笑了起来,随后,他们看见了著名建筑设计师米丘,就硬是把一身儒士打扮的米丘拽进了两人的谈话圈。三位艺术大师身后,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在淡淡地微笑着。她,就是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公关总监卢敏捷,这个艺术家们畅所欲言的场合则是第二届奥迪夏季音乐周的开幕晚宴,这也正是卢敏捷和她的团队一手打造的。  相似文献   

10.
唐炳文 《西南航空》2001,58(2):75-77
龙玉书,书画家,雕塑家,设计艺术家.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11.
吴永强 《西南航空》2012,(8):108-109
前不久,"开仓纳粮·2012艺术粮仓当代艺术展"在洛带古镇举行,作为近段时间成都规模最大的一次艺术展,何多苓、程丛林、周春芽、何工等百余位优秀艺术家莅临现场和艺术迷共酿艺术盛宴。展览持续到7月30日,并全程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除了有本土的艺术大腕参加,中国首个"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近30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将同时亮相。本次艺术展分为"光"、"露"、"苗"三个展出单元,汇集了油画、影像、装置、雕塑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为著名艺术评论家、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强教授,此外还特别邀请了王林、吴鸿、黄宗贤、陈默等全国著名批评家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2.
九眼桥南,锦江之滨,杨柳飘拂,碧波荡漾,一座仿古建筑,巍然屹立,气势恢宏,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就是餐饮与文化完美相融的美食天堂—诚信食府。双博学位艺商双馨国庆前夕,在四川诚信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胡健拥先生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这位身家数亿,获得美国、澳门双博士学位的青年,身着浅色T恤,目光中透着睿智,给人儒雅而谦和的印象。胡董自我介绍,早期学习美术,他指着墙上说:这是他自己的作品古典肖像油画。值得一提的是,那画中少女的眼睛,似乎有一种震撼力,而震撼的脉冲又那样自然地转化为灵感。仿佛艺术家在这种灵感的熏陶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女性是艺术家灵感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女性也使企业家的创造力如清泉喷涌,如江河决堤。  相似文献   

13.
静默的和谐     
林木 《西南航空》2012,(10):102-103
“艺会五洲”中国与美洲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艺术家董小庄2012年发起的活动,活动中董小庄与美洲艺术大师埃米利奥·卡拉斯科共同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创意活动。该项活动开创了东西方艺术家共绘一幅画,用视觉语言诠释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沟通。  相似文献   

14.
才波 《西南航空》2001,62(6):64-65
去年,13名国内顶尖的发型艺术家被授予"中国美发大师"称号,其中一位中等身材,体型略瘦,显得精明干练,他就是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评委傅明蓉.傅明蓉是我国发型化妆界的元老级人物,曾经与人合作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发师、美容师技能标准>,还编写了<四川省中高级美发师考核大纲及试题>、<初、中、高级美发教材>等书.  相似文献   

15.
李超 《西南航空》2006,105(10):92-94
幸代远在我的印象中应是充满少壮气息和艺术活力的.不过.在他的风景油画中却显现出一种别样的沉静.这让我对他的艺术经历萌生一丝好奇.禀随着西南地区的独特人文环境,发挥着艺术学院的形式修养.幸代远选择了风景油画的创作之道.这样一位学院派艺术家.怀有一种致力于架上绘画语言探索的志向.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技艺的敏锐.同时更体现着他执着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夏至 《西南航空》2013,179(1):88-90
郭伟生于1960,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郭伟常称自己过的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乐观生活",即使被称为"著名艺术家",在他看来,艺术不能是成功学的验证。绘画是爱好、是生活,应当被严谨对待,满足了对艺术的向往,所以也值得一如既往头也不回。郭伟的工作室位于成都蓝顶艺术区,这里是成都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和别处的艺术区不同,虽然已是冬日,一幢幢的"工作室",外面还是郁郁葱葱。若是夏天的时候,向窗外望去是一片浓郁的荷塘。艺术家的工作室都由自己设计,内部装饰颇具个人风格。对比这里的其它工作室,郭伟的这一幢要朴素得多,就是纯粹的画室。  相似文献   

17.
《西南航空》2013,(7):26-26
2013年6月6日-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受财富全球论坛成都市筹备办的委托,在巴蜀画派众多知名艺术家中,甄选艺术佳品以馈来宾。经成都市筹备办最后审定.确认了邱笑秋、梁时民、马光剑、戴跃、罗云、陈志才、周雅玲(女)、李江(女)、范澍宁、孟夏(女)、闫明海、邓敬民、刘学伦、周平、王申勇等15位巴蜀画派艺术家为这次盛会挥毫泼墨.所创作的艺术臻品将随着与会的各国政要和世界500强企业嘉宾,向全世界递上了“巴蜀画派”这张重要的四川名片。  相似文献   

18.
作线自缚     
倪有鱼  刘邓 《西南航空》2008,123(4):72-75
刘邓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却又不像一个标准的重庆艺术家。在今天.以重庆四川为主的西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中心.而中心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漩涡。艺术家商品意识的过于浓厚.导致独创精神和文化意识的萎缩.这多少让人有一种担忧。刘邓身在中心,却偏偏要从这种热闹里走出来.这是他的固执己见.  相似文献   

19.
麦子 《今日民航》2013,(2):86-90
正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亘古永流传的。近日,市场分析数据提供商Artnet网站发布了2012年艺术家作品年度成交额的排名,美国已故波普艺术代表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以3.803亿美元的成交额跃居榜首,毕加索作品以3.347亿美元位居次席。作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安迪·沃霍尔堪称"波普教皇"。他用不羁的风格找寻自己的快乐、梦想和自由;以常人无法想象的视角诠释狂傲随性的生活态度。人们常把这位满头黄发、表情肃穆的男人,比喻成一朵桀骜不驯的蓝莲花。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摄影家罗红荣耀地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邀请,在其总部所在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了“地球,我们的家园”个人摄影展。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一次邀请一位中国摄影家在其年度活动上举办个人展览。谈到特邀的原因,联合国相关官员说,他们从罗红的作品中看到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为之深深震撼,同时,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摄影家的个人才华,也显示了中国艺术家正在以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