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7,(11):60-61
1949年出生于南京市的吴同椿是一位热心科普美术事业的著名美术家,特别在太空美术事业方面倾注了热情,并进行科普美术的创作和研究。2001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举办"吴同椿星云美术作品展",2004年他的星云美术作品又在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典礼上展出并将《恒星诞生》赠给北京天文馆成为该馆收藏的首件太空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60-61
在太空探索的伟大事业中,太空美术是一首首赞美诗,一幅幅风光画。它显示宇宙的壮丽,它颂扬太空的辉煌。它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人类在太空探索征程中的技术与成就。太空美术(SPACEART)就是太空探索的美术。我国著名艺术家、科普美术家、我国太空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的老友沈左尧教授对太空美术的特色有精辟的论述:“太空美术使广漠无垠、变化万端的宇宙浓缩于尺幅之中,画面有的恢弘雄壮、绚丽夺目;有的宁静恬幽、寓意深远;有的形态诡异、摄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面对画卷,觉宇宙之无穷、时间之永恒。太空美术作品既给人以丰富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3.
在天空更蓝、星光更美的远古年代,人们比现在更加接近星空,出于对星空的向往,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星座神话和天的文学。自从现代文明诞生之后,人们的思维更复杂了,认识更开阔了。人类开始用新的眼光仰望星空,去幻想未来。于是现代美术领域内,诞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太空美术。 太空美术的里程碑 1937年法国拉鲁斯出版社出版了印刷精美的大型画册《在别的星球世界》,作者是业余天文学  相似文献   

4.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0):60-61
太空美术、天文美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随画家的着眼点而各有不同。日本青年数字宇宙艺术家加贺谷穰,1968年出生,可谓后起之秀。近10年前我在东京和他初次相识时,已经发现他在星图艺术方面已有相当成就,不久前我们在北京重逢,他已经是载誉世界的人物,特别在动漫方面更受到青少年的热爱。他虽然有很多的天体宇宙方面的画作,但今天我只想介绍几幅星座和美术相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李元 《太空探索》2007,(4):60-61
受到美国太空美术大师C·邦艾斯泰的影响,日本青年画家岩崎一彰(1994年以前名为岩崎贺都彰,拼音名为Kazuaki Iwasaki)自学成才,在日本天文学家宫本正太郎教授的指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太空美术家,他的作品受到邦艾斯泰和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赞扬,人们把他称为“东方的邦艾斯泰”和“东方之星”。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的英国太空画家D.A.哈代(DavidA.Hardy)与天文科普大师英国的P.穆尔(PatrickMoore)曾经在1972年合作出版了一本太空美术画册《TheChal-lengeofthestars(》星球世界的挑战),后来,英国的那家出版社的总编辑J.米契尔(JamesMitchell)先生于1978年来北京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有关工作,因此相识,并把这本书的唯一样本赠送给我,是我初次学习和欣赏哈代的这本画册。如今,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已50年了,人类在探索太空中有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两位作者在2005年又推出了这本画册的新版,书名为:《FUTURES,50YearsInSpace,TheChalleng…  相似文献   

7.
在十种太空武器排名中,美国太空新闻网站将小行星武器排名第一位,而将太空核导弹排在第四位,远远落后于小行星武器。核武器是现代军用武器之首,用小行星武器取代核武器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和大胆的做法,完全出人意料。而且在报道中对这一做法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明材料”,因此令人难以理解。不过我们收集到一些零散资料,经过分析整理,作为一点“补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30日美国科学家、企业家及发明家格雷戈里·奥尔森和“国际空间站”第12宇航组的航天员一起,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空间站。他成为继2001年丹尼斯·蒂托和2002年马克·沙特沃斯之后的第3位付费太空游客,也将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之后的第1位付费太空游客。为此太空探险公司使用了格雷戈里·奥尔森(GregOlsen)姓名的开头2个字母G、O,把他的这次任务命名为“走向轨道”(GOtoOrbit)。奥尔森对太空和未来的兴趣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1颗人造卫星后,他就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看到…  相似文献   

9.
太空新航线     
欢度“太空情人节” 很多人都知道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可知道4月12日是人类首飞太空纪念日的人恐怕不太多。今年4月12日是尤里·加加林首飞太空41周年纪念日。“尤里之夜”网站的组织者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组织庆祝活动。加加林是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也是第一个从太空看地球的人。在太空,他看不到国境线,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视野中的地球是一颗神奇的星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小块绿洲,是  相似文献   

10.
石磊 《太空探索》2006,(7):40-41
虽然岁月不可抗拒地流逝,虽然往事不可抗拒地被遗忘,但这个充满热情、智慧和胆略的太空英雄,却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矗立、永远年轻。他就是人类第一位太空使者、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今年是他首飞太空的第45周年,拂去历史的尘封,在他身上扑朔迷离的轶事依然引人注目。一小瓶  相似文献   

11.
网上太空游     
渺茫的天际一直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离人类近了,但离我们依然很远。下面我们只好做一次网上太空旅游吧。1.NovacSpaceTravel为了让大家知道太空旅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到提供太空游的旅行社看看。NovacSpaceTravel是一家提供体验无重力旅游和搭乘喷射机旅游的网站。蒂托当初的太空旅游,其实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确定了行程。Novac重点推出的轨道太空旅行是一个给有钱的人提供预订位置的网站。一个太空旅游网站可以成为一个认识太空旅游的教学点。在这个网站中,太空游就好像我们普通旅游一样,有行程安排介绍。预定在200…  相似文献   

12.
幻棠 《太空探索》2023,(2):72-73
<正>1961年8月6日,苏联第二艘东方号飞船载人飞行。飞船上的格尔曼·季托夫成为了世界上继加加林之后第二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在地球轨道上停留了25小时11分钟,共绕地17圈。他第一次手动操纵飞船,手动拍摄了第一批地球照片,第一次在失重状态下吃饭和睡觉……创造了诸多太空第一。另外,他还是飞上太空的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位,飞上太空时未满26岁。此时的他可谓光芒四射,是大众眼中名副其实的“大明星”。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13,(8):2
在太空怎样洗头?拥有一把长发的美国女航天员卡伦.纽伯格(Karen Nyberg)经常被人问到这问题。7月9日,她将自己洗头的示范视频发表在视频网站和个人微博上,该视频很快就红遍了互联网,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点击量超过百万。很多网友评论这"很酷","我也想去太空",但也有人说:"为什么她不剪短发,节约洗发水和水?"  相似文献   

14.
龚燃 《国际太空》2015,(3):11-15
<正>2015年2月11日,"深空气候观测台"(DSCOVR)卫星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Falcon-9)火箭送入太空,该卫星将飞行110天抵达距离地球约1.5×106km的利萨如轨道,成为首个位于地日拉格朗日1点(L1)的观测任务。据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网站2月24日报道,在发射后的12天,"深空气候观测台"卫星已飞行了一半旅程。1发展背景"深空气候观测台"原名"特里亚纳"(Triana),于1 9 9 8年由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  相似文献   

15.
正首飞太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位环绕地球进行太空飞行的人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他勇敢地跨入人类世世代代生存的大气层以外,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加加林1934年3月9日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区(现加加林区)的格扎茨克市(现加加林市),其父母、祖父母都是农民。加加林15岁时  相似文献   

16.
李元 《太空探索》2007,(9):60-61
法国天文科普大师吕都(Lucien Rudaux 1874-1947)是世界太空美术的先驱者,是一位真正的天文艺术家。他利用摄影和绘画来普及天文知识,先后达40多年,出版的天文科普巨著有《La Ciel》、(天,1923年)、《Sur Les Autres Mondes》(在别的星球上,1937年)、《ASTRONMIE》(天文学,1948年)均由巴黎著名的拉鲁斯出版社出版豪华版。  相似文献   

17.
<正>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  相似文献   

18.
吴同椿自幼喜爱艺术亦热爱科学,既崇拜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更敬慕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常试着用画笔去描绘出神入化、变化神奇的科学世界。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科学美术创作。多年来热心于科普美术事业,曾经组织和支持过《宇宙召唤》等太空美术展览,这也激发了他进行星云美  相似文献   

19.
<正>"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  相似文献   

20.
克里斯·哈德菲尔德是国际空间站第35宇航组的航天员,2013年5月14日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他之所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网友追捧的明星,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国际空间站的加拿大指令长,也不是因为他圆满地完成了太空任务,而是因为他是一位充满幻想精神的音乐爱好者、热心的航天科普教育家、出色的太空摄影师和拥有几百万网迷的博客达人,他在空间站业余时间里表现出的多才多艺征服了地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