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眼的瞳孔直径约为6毫米左右,它能看到天上的6等星(天文学家按亮度把星星分为不同的星等,亮度越强,则星等数越小)。天文学家们希望能“看”到更暗的星星,并且想进一步知道这些天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那么,这就只能依靠望远镜了。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是2.16米,通过它将比人眼多接收来自  相似文献   

2.
李鹏  李智  徐灿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6):934-943
空间目标表面包覆材料的不规则褶皱对其光散射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对空间目标表面褶皱进行分类并分析不规则褶皱形成的主要原因.以金聚酰亚胺薄膜样片为研究对象,搭建样片辐射亮度测量系统,获取不同褶皱程度样片的辐射亮度数据.将辐射亮度转换为星等进行分析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星等曲线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平面材料的单一镜面反射现象消失;样片在多个角度上出现分散的较强散射点;褶皱程度越高,分散的强散射点越多.结果表明,在对空间目标的光散射特性进行数值计算时,必须充分考虑表面包覆材料褶皱的影响,根据褶皱情况修正数值计算模型,这对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恒星有大小,这是人尽皆知的。但那看上去针尖般大小的星星是怎么知道它的大小的呢?是根据恒星与我们的距离和亮度计算出来的。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卡斯,把肉眼看得见的恒星分为6等:最亮的叫“一等”,稍暗些的,依次叫“二等”、“三等”……勉强可见的叫“六等”,一等星的亮度是六等星的100倍,这叫做星的国视星等。恒星的国视星等并不代表恒星的真实亮度,它与我们距离不同,看上去的亮度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好比一只l皿瓦的灯泡,你距离它10米远的地方看比距50米的地方看要亮得多。天文学家根据光的性质,研究出来一个公式。他们只需…  相似文献   

4.
目击实录     
江畔邂“光盘”   2000年 7月 22日 19时 45分,天色已暗,晴空万里,天上布满了星星,是一个观察天象的极佳时机。由于天气炎热,新安江边到处是乘凉、游玩的人。我和同事也来到江边。正闲聊着,我突然发现天空中有一个光盘,缓缓朝东南方向飞去。光盘有灯泡那么大,闪着白光。光盘飞至江面上空时突然变小,亮度也稍弱些,但比星星大得多、亮得多。不明飞行物继续朝东南方向飞行,渐渐变得越来越小,不久即消失在山峦的上空。   江边许多人欣赏到了这一奇异景象,有人还惊叫起来:“飞碟 !不明飞行物 !”我自始至终目击这一现象,历时 …  相似文献   

5.
离轴反射式星敏感器地面标定设备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星敏感器随航天器升空完成姿态测量任务之前,需在地面对其进行标定试验.为满足星敏感器更高精度标定要求,针对常规地面标定设备光学结构在应对大口径、长焦距、宽光谱需求时存在的弊端,设计了一种离轴光管作为准直光学系统,研究了离轴光管装调方法,并对像质进行了评价.重点研究了一套照明系统对星点亮度进行精确控制,采用LED阵列式背光板为光源,并利用照度计对光源亮度进行多次测试,测得的数据表明可对7个连续星等进行模拟,相邻星等间亮度模拟误差小于0.8%.所设计的光学系统可为研制深空探测星敏感器提供地面标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晴朗无月的夜晚,满天繁星散发着灿烂的光辉,给夜空增添了无限的美感。星光会变化吗?星星的亮度永远不变吗?说也奇怪,在长达几十世纪的岁月里,没有哪个人想到过这些缀满天穹的星星会有亮度变化。人类明确认识到星的亮度会变化,是在1596年。那一年8月,德国一位叫法布里修斯的牧师偶然注意到在鲸鱼座有一颗2等星。法布里修斯是位业余天文学家,对星空比较熟悉,在他的印象里,星空的这个位置好像没有这颗亮星。他找来星图、星表查看,也没有找到关于这颗星的记载。于是,法布里修斯开始注意观察这颗亮星。令人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7.
冬夜的星空是一年中最繁华美丽的,因为它拥有很多亮星。抬头找找看,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到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猎户座。在猎户座的左上方也就是东北方向,可以看到离得挺近的两颗亮星,非常醒目。这就是双子座的α星和β星,它们的中文名字分别叫北河二(这个是哥哥)和北河三(这个是弟弟),亮度也非常接近,北河二亮度为1.6等,北河  相似文献   

8.
王坤 《飞碟探索》2002,(4):46-46
2002年4月24日22时左右,我正在调试我的天文望远镜的极轴,准备进行天文观测。忽然,一颗亮度约-2等的“星”闯入了我的视野。这颗“星”所在的天区是牧羊座,可是牧羊座的最亮星也只有0.05等呀?我很奇怪,便注意观察了。发现它不仅是可以运动的,而且亮度还在变化:最亮可达到-3等,最暗则可降至4等以下。  相似文献   

9.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6,(10):30-31
暗能量“藤”和“瓜”归纳上面暗能量“藤”和“瓜”的线索就是:“超新星爆发一宇宙加速膨胀一暗能量”。我们先来揭示超新星爆发与宇宙加速膨胀的关系。我们知道,超新星爆发是一颗巨大的老年恒星——超巨星的壮烈死亡,在很短的时间内亮度突然增大几十亿倍。这为我们远距离观测  相似文献   

10.
八月天象     
藉鑫嫌燕杰呱距,日落后出现在西南方天空,地平高度约18度,亮度约一4.3等。’‘ 火星:11月合日,与太阳同升落,难以观测。 木星:在巨蟹座顺行。中旬起约于凌晨3时30分从东北方升起,亮度约一1.8等。 士星:在金牛座顺行。约在凌晨1时从东方升起,亮度约0.2等。一l日18时下弦2日9时海王星冲日5日12时土星合月6日12时水星合轩辕十四8日1时木星合月9日3时朔10日9时水星合月11日石时火星合日11日7时月亮过近地点12日6时余星合月巧日IB时上弦21日12时海王星合月22日21时金星东大距22日22时天王星合月23日6时望27日2时月亮过远地点31日n时下弦八月天象…  相似文献   

11.
在土耳其的布尔沙郊区,清晨东方的天空正露着鱼肚白,金星是此时最亮的星体。这张2006年3月2日所拍摄的照片,有一个次亮的星体,就是造访内太阳星系的访客,彗星Pojmanski。由波兰的华沙大学的天文台天文学家在1月2日所发现,它的编号为C/2006A1。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可以看到非常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1987年9月23日在3.2厘米波长上的日环食射电观测的资料处理、射电源的证认和结果分析,取得以下结果:(1)太阳射电半径为1.09±0.2;(2)日面亮度温度分布,在光学边缘13.4—15.9范围内有一明显的临边增亮,增亮的幅度为13.5±5%;(3)宁静太阳流量为264.8sfu;(4)射电源的角径、流量、平均亮温度和高度等.  相似文献   

13.
空间目标的地面光谱特性和星等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自适应光学系统将要探测的空间非自发光目标,进行了光谱特性和星等估计的研究;研究了空间非自发光目标反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而进入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探测器的子孔径内的光子速率;同时还针对反射太阳光的空间目标亮度太低,研究了激光照射目标后的相应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利用青海湖辐射校正场对FY-1C、FY2B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先用CE312野外热红外辐射计在水面测量水表辐亮度,再经大气订正传递到卫星入瞳处,大气订正包括大气吸收削弱和大气产生热发射影响,这两部分对卫星信号的贡献通过辐射传输模式MODTRAN37计算出来,同时进行CE312与卫星通道光谱响应匹配,最终得到卫星入瞳处的表观辐亮度,这个辐亮度与卫星通道的计数值得到该通道绝对定标系数。我们对两颗卫星进行了多次定标,结果表明利用青海湖进行的在轨定标与星上定标系数相差5%左右,相当于3K的亮温差。  相似文献   

15.
陈丹 《太空探索》2010,(6):62-64,F0003
<正>日全食与日冕我们知道,日冕是太阳大气的三个层次(光球、色球和日冕)的最外层,温度极高而密度极低,其范围延伸到太阳半径数倍处。日冕气体极其稀薄,导致其白光辐射极其微弱,即使在日冕下部亮度较大的部分,也只有太阳光球表面中部区域平均亮度的百万分之一,远低于地面天空的亮度。因此,平时是看不见日冕的,只有日全食时,当明亮的光球被月球遮挡之后,全食带地区的天空亮度可下降到比日冕更暗,这时才可以看到日冕。  相似文献   

16.
仪器星等对正确评估星敏感器的灵敏度、捕获概率以及建立导航星表都有重要的意义。理论推导了色指数与接受器和恒星辐射之间的关系,证明星敏感器仪器星等可以由波段星等线性拟合得出,在此基础上由蓝光和可见光波段星等拟合计算了星敏感器的仪器星等,并与实测计算数据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色指数计算仪器星等是可行的。更进一步对误差产生的原因也作了分析探讨,结合最近天文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方法,从而使获得的拟合仪器星等与通过13波段观星数据计算得出的仪器星等的标准差不超过0.1个星等,满足当前星敏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Rahe等人给出的两颗彗星(Tago-sato-Kosaka,Bennett)CN和C_2彗发的等亮度图及有关物理-化学理论,推求CN和C_2分子在彗发中的分布、这两种分子及其母分子的标高和平均寿命,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由M100中的变星推测宇宙的年龄 M100是后发座的旋涡星系,距离我们5600万光年(见彩插6图1)。“哈勃”用2个月的时间测定了M100中的大约4万颗星星的亮度,结果成功地从中检测出仙王座δ型变星(见图1)。这是以一定周期改变亮度的特殊恒星,调查它的变光周期,可以知  相似文献   

19.
2002年9月19日晚上,我在家坐得闷,就到外面散散心。那天是农历八月十三,月明星稀,天空的星很少而且很暗。我无意向天空望了几下,忽然发现在西南边的天空上有一颗非常明亮的星,亮度比月亮还亮。它绕着一颗较暗淡的星来回地跳动,一共跳动了5次。最后,它与那颗暗的星重叠在一起。暗星依然在那里,可是那颗亮星却消失了。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三四秒的时间,过后那颗明亮的星再也没有出现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但可以肯定,那不是飞机与流星,因为它们都不会来回地跳动。那颗明亮的星或亮星奇异消失!广东陆丰@郭沈涛  相似文献   

20.
老猫 《飞碟探索》2014,(6):16-19
天狼星,或许是夜空中最重量级的大明星了。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毫不为过。但在我们开始考虑谈论它的轶事前,或许最重要的还是先找到它。是不是因为它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我们就可以轻易找到它呢?的确,天狼星的视星等高达一1.46等,亮度是视星等一0.04的北天第二亮星大角星的3.7倍左右,但是在夜空中明亮的可不只是恒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