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4年,H—2火箭首次亮相时,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就发现,它昂贵的费用对于商业应用是不太适宜的。1996年夏,H—2再次发射后,日本决定对其进行改型设计,并暂称为H—2A。 相对于H—2,H—2A最大的改进是其捆绑的两个固体助推器变得又短又粗,另加了一个长长的液体火箭助推器。新的固体助推器长度从22.7米下降到11.7米,但直径却从1.77米增加到2.46米,每一枚的推力从157吨增加到174.8吨,重量则增加了2.5吨,达到72.4吨。新加的液体助推器和芯级火箭的第一级均采用改进型LE—7A火箭发动机,它的推力是LE—7的2倍,为171.8吨,而工作时间仅为LE—7的一半,为190秒。第一级的总重量将  相似文献   

2.
宋河 《国际太空》2003,(1):16-16
□□2002年12月14日,日本H-2A火箭顺利把世界最大级别的环境观测卫星——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送入轨道。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是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1)的后继卫星。其上面搭载有日本、美国和法国研制的5种最先进的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全球海、湖、云、雨、雪、冰等变化情况和植物分布状况,能够提高台风预测精度,对研究地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大有帮助。 1996年8月17日,日本用H-2火箭发射了ADEOS-1。其运行轨道高度为831km,倾角为98.6°,周期为101.2min,重复覆盖周期为41d,…  相似文献   

3.
<正>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稳扎稳打的H-2A前些几年,日本运载火箭屡受挫折。1998年和1999年2次发射H-2火箭失败后,日本的航天计划成了众矢之的。为此,日本决定停止生产H-2火箭,而  相似文献   

4.
到2000年,日本将发射10颗卫星。日本火箭系统公司(RSC)称,日本缺乏商业发射政策和规章,尽管1993年2月H2火箭将试射1颗低轨道返回式卫星验证火箭性能,但要投入商用却要到1996~1997年。届时RSC公司将购买H2火箭(目前已预订3枚)投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在未正式投入商用之前,H2火箭只发射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卫星。从  相似文献   

5.
日本几家大航宇公司正在研制H2大型火箭。预计1991年底或1992年初试射技术实验卫星-6;1995年投入实用,将发射日本第四代通信卫星(CS-4)和广播卫星(BS-4)。按1984年货币值估计H2研制费约为两千亿日元(折合八亿五千万美元),而H1则耗资一千八百亿日元。仅H2第三级LE-5发动机就需资七亿九千五百万日元。如果日  相似文献   

6.
天兵 《太空探索》2006,(11):46-49
2006年9月11日,日本用三菱重工建造的H-2A火箭,从日本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名叫信息搜集卫星-3A的照相侦察卫星,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送去第3颗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2颗照相侦察卫星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的第4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H2试验性小型火箭原型样机的工作。日本把它称为“IRI”,以前叫“TR100”。1988年夏季发射试验型。该项研制费包括三次发射费和地面设施费在内共计40亿日元左右。日产汽车公司生产的试验H2火箭,全长10米,直径1.1米,总重为11.9吨。火箭装有两枚假的固体助推器,模拟H2形状。但是,与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分子筛CO2去除系统应用于空间站的工作可靠性和鲁棒性,针对空间站4床分子筛(4-BMS)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湿度失效保护问题展开了实验研究.测试了两种载人航天分子筛材料TC-5A与PSA-5A,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相同湿度条件下,进口气体CO2浓度、粒径及吸附温度的变化对分子筛吸附CO2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了H2O和CO2在两种分子筛材料中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表明:PSA-5A吸附CO2性能优于TC-5A,但对H2O的吸附率略低于TC-5A.H2O的存在对分子筛吸附CO2影响非常大,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60%时,分子筛基本失去了吸附CO2的能力.此外,温度升高会造成CO2的吸附量显著下降,但对H2O的吸附量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是当相对湿度较高时.这对中国未来长期运行的空间站分子筛CO2去除系统工作有效性与工作鲁棒性的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和一家大运输公司最近联合完成了从海上发射 H2火箭的研究。据研究,设想在150,000~300,000吨级的专用船上建有 H2发射台及整个勤务塔,以便将船载发射设施驶向赤道发射 H2火箭。不言而喻,船载发射台发射费较高,但可从多次发射服务中加以弥补。相比之下,不象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受到限制,因在那  相似文献   

10.
□□据8月14日报道,日本科技部计划在大约4年的时间里投资200亿日元(合1.68亿美元)改装H-2A火箭,使其运载能力增加一倍。日本此举的目的是通过增加H-2A火箭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使其达到能够与欧洲“阿里安”等火箭竞争的水平,并且通过降低商业卫星发射成本来提高H-2A火箭的竞争力。此外,日本还想增加每次发射运往“国际空间站”的货物量。 改装后,H-2A火箭一级的直径将从4m增加到5m,还要增加一台主发动机,以提高其运载能力。新型H-2A火箭将能够把重4t的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负责设计和生产火箭,并且将负担开发…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13年1月27日,太平洋上空十分热闹: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美国军方试射了"地基中段防御"导弹防御系统(GMD)拦截导弹;日本用H2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及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再加上此后三天韩国"罗老"号火箭第三次发射终于成功,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如箭在弦  相似文献   

12.
日本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 BS-2A(百合)于今年一月二十三日发射,二月二十五日定点于东经110度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三月六日开始工作。三月二十三日,发射转发器 A 系统高压电源部分发生故障,致使五月一日正式启用的卫星五月十二日就停止了对日本本土的电视广播。据日本广播协会机关报纸报道:BS-2A 卫星共有三个转发器(A 系  相似文献   

13.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14.
日本空间研究委员会在6月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让各省厅提出1989年空间预算申请及空间计划,7月4日集中讨论。科技厅领导的开发事业团将研制空间实验用的小型火箭“TR-1A”和H2火箭大型整流罩;要求在运输省的静止气象卫星-5上装备搜索和营救用的中继器;通产省和环境厅研制“地球观测平台”(ADEOS)用的地球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天兵 《国际太空》2011,(11):42-46
2011年9月23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发射了日本第4颗光学情报收集卫星(IGS)——光学-4(Optical-4)卫星。它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用于替代已经超过设计寿命的光学-2卫星。它与光学一3具有同等性能,属于日本第2代侦察卫星,分辨率为0.6m,比日本第1代侦察卫星——光学-1、2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8日,日本H-2A火箭搭载多用途运输卫星-2(MTSAT-2)从种子岛成功发射,它是日本发射的质量最大的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空间开发,特别是空间利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早在1980年,日本就利用 TT-500A 火箭进行了小规模的半导体材料实验,获得了极其满意的成果。到1983年8月为止,日本利用 TT-500A 共进行了6次实验(表1),这6次实验中除第2、3次因火箭回收失败外,其余4次均非常成功。实验是在火箭上的电炉和聚焦炉中进行的,每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名为"瞳"的"天文"H天文卫星,并搭载发射了3颗微小卫星。"天文"H又称"新X射线望远镜"(Ne XT),为日本下一代X射线天文卫星,配备4台观测仪器和2台望远镜,设有孔径10米的大型展开式天线,重约2700千克,设计寿命3年,采用高575千米、倾角31度轨道,用于开展软X射线、硬X射线和伽马射线观测,通过研究黑洞、超新星遗迹和  相似文献   

19.
在CCSD/6-311++G(3df,3pd)的计算水平对X2H6(X=ⅢA族)的结合能和化学键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X2H6都具有与B2H6相似的几何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共平面的三中心两电子氢桥键τM—H'—M.考虑了XH3单体结合成二聚体时的变形能和基组重叠误差(BSSE),B2H6,Al2H6,Ga2H6,In2H6和Tl2H6的结合能分别为167.7,150.6,106.5,97.4和79.3kJ/mol.桥氢原子(H')具有比σ-氢原子(H)更负的原子极化张量电荷.X—H的键级为0.961.00,以共价性为主.而X—H的键级为0.400.47,以离子性为主(B2H6除外).在B2H6,Al2H6,Ga2H6,In2H6和Tl2H6中,X—H共价性百分比分别是96.3%,62.3%,70.2%,59.0%和68.6%,而X—H离子性百分比分别是47.9%,68.1%,62.9%,71.5%和69.4%.B2H6的主要共振结构是H+[B2H5]-(占37.22%),而其他二聚体的主要共振结构是XH3.XH3(占61.77%-69.75%).  相似文献   

20.
天兵 《太空探索》2011,(12):54-56
2011年9月23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发射日本第4颗光学情报收集卫星——光学4号卫星。它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是日本最后一颗情报收集卫星系列卫星。光学4号用于替代已经超过设计寿命的光学2号卫星。它与光学3号具有同等性能,属于日本第2代侦察卫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