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什么要去南极?在我出发去南极之前,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答案啊答案,在无知的风里。又或许,藏在十万里外从未解冻的冰雪里。  相似文献   

3.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实现中国星零的突破,到中国如今百星灿烂,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有人打了这么一个比方--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时遇到的困难,就像你要吃馒头,当然你买不到馒头,可是你也买不到面粉来做馒头,甚至于小麦都没有,你要开荒、种地,种小麦,磨面粉,最后才能吃到馒头.  相似文献   

4.
5.
我是搞电子的,对卫星发的无线电信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苏联放卫星后,我和张志诚,还有研究室的其他几位同志,合计着能否收到苏联卫星上的无线电信号.我们开设了一个小小的课题(并非上面下达的任务),几个人一起做了一台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后来,搞天文的同志也加人进来了.  相似文献   

6.
7.
自莱特兄弟驾驶第一架飞机飞行以后的40年间 ,飞机发动机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们都知道 ,没有喷气发动机 ,如今的航空运输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了喷气发动机 ,才能造出比老式螺旋桨飞机大得多、速度快得多、效率高得多的飞机。航天专家史蒂文·沃斯特设想 ,要是设计制造出一种航天发动机并完成试验的话 ,就可以像乘喷气式飞机旅行一样 ,去太空旅行了。也就是说 ,只有造出新型发动机 ,才有可能从地球到遥远的指定地点 ,天天直接运送货物甚至旅客。美国航天通路公司正计划研制一种可大幅度降低卫星和其他载荷发射费用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8.
天上有数千颗卫星各行其道,整天马不停蹄地绕着地球转。通信、广播、气象观察和地球资源卫星用途广泛,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少是美国和前苏联的间谍卫星,专门用来侦察对方和其他国家的军事机密。当心,第一颗民用间谍卫星不久前也已上天了。你的个人秘密,很可能在国际互联网络上曝光!  相似文献   

9.
10.
2013年6月6日,欧洲空间局的第四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乘阿里安-5火箭升入太空,在6月15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也是"阿里安"5火箭有史以来发射过的最重的航天器。这艘ATV的名字格外响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号!这也是ATV计划中的倒数第二艘飞船。会飞的杂货铺按早期的计划,ATV-4将携带2500千克的干货物前往国际空间站,还将携带大量燃料、水和氧气用于补给。不但如此,ATV-4将和之前的三艘ATV一样,用自己的燃料和推进系统抬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今年87岁。从一个不懂航天、不懂气动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气动力学者,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星当时是很先进的,比苏、美、法、日发射的卫星重量都大。它的发射震惊了全世界。那么,当年我们是如何把这颗重达173公斤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呢?  相似文献   

12.
13.
文青 《太空探索》2006,(11):30-35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9月20日凌晨4时34分(北京时间20日16时34分),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阿努谢赫·安萨里和同行的两名俄、美航天员,在经过49小时的太空飞行之后,从联盟号载人飞船进入了国际空间站,开始新的太空之旅。她为此付出了2000万美元的“旅行费用”,相当于每秒29美元旅费。并于9月29日同上-宇航组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4.
士元 《国际太空》2007,(8):19-23
□□2007年6月11日02:40(北京时间07:40),以色列军方用"沙维特"(Shavit)3级火箭,从以色列帕勒马希姆空军基地成功把地平线-7(Ofeq-7)照相侦察卫星发射上天.火箭从地中海上空沿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飞过,数分钟后进入近地点为300km、远地点为600km的椭圆逆行轨道.  相似文献   

15.
一据路透社报道,一U月_22日一枚美国德尔它H型火箭将一颗俄罗斯电视通信卫星送入轨道(见下图),这是第一颗由美国航天工业制造并发射的俄罗斯商用卫星、这颗1 452千克重的卫星最终会定位于赤道上空35邱0千米的轨道\它将为整个俄罗斯西部的家庭提供50个频道的数字电视节目。此次价值1亿5千万美元的发射任务由子一系列技术问题被稚很了3夭。二一美国火箭送俄罗斯卫星上天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1月22日,一枚德尔他-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起飞,把一颗名叫Bonum-1的电视广播卫星送上太空。这颗卫星的发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是第一颗由其他国家制造并发射的俄罗斯卫星,也是第一颗由私营公司投资、拥有和经营的俄罗斯卫星,它...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太空飞行25周年之际,苏联新闻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透露了许多以前不为人所知的情况,其中包括第一次透露了两名宇航员在训练中死亡的消息。一名是空军飞行员邦达郎科,他是在加加林飞行前20天,即1961年3月23日在一暗室中训练时死亡的。那天,是他训练的第十天,在富氧大气下试验结束时,他用湿酒精棉擦完身体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把酒精棉扔到了一  相似文献   

18.
立文 《国际太空》2002,(6):19-21
20 0 2年 4月 8日 ,美国东部时间1 6∶ 3 0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1 重任在身航天飞机此次飞行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对空间站进行“施工”。美航宇局说 ,阿特兰蒂斯号上携带了 1个类似“横梁”的桁架 ,它长约 1 3 m,重达 1 3 .5t。这将是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9.
沈羡云 《太空探索》2012,(11):48-51
美国航宇局的"HUNCH"项目为7年级~12年级的中学生们提供了参与航天产品和地面训练产品研制的机会,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培养了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天兵 《太空探索》2006,(12):46-49
2006年11月4日,美国用德尔它-4M火箭从太空发射场(SLC.6)将国防气象卫星-F17(DMSP-F17),发射升空,该卫星是美国第2颗第7代国防气象卫星(Block 5D-3),田洛马公司制造,属于极机气象卫星。它装有先进的遥感器,能探测到可见光和红外频谱的信息,可提供陆地和水面温度,水汽,洋面和空间环境等信息,全天候地收集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