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星探索     
<正>什么是恒星?恒星是宇宙中发光的物体。大多数恒星由气体和一种带电的等离子体组成。虽然恒星在大小上相差甚远,但是大多数恒星都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形式主要是光和热。恒星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红巨星、蓝巨星、超巨星,以及各种颜色的矮星。大约75%的恒星以双星系统的方式存在,即两颗恒星非常靠近、相互围绕运动。从地球上可以看到夜空中有许多恒星。肉眼从地球上可以可看到大约6000颗恒星,因此,在任何时间,你最多可以看到3000颗恒星。恒星并不是均匀分散在  相似文献   

2.
自从有了太空飞行,人们才有可能从几百公里之遥去欣赏地球的美景.从太空观察地球能看到哪些壮观的景象呢?还是让我们听听宇航员的描述吧.前苏联宇航员沙塔洛夫乘坐“联盟4号”飞船飞上了离地球200公里的太空.他说:“我所看到的地球山脉和大型的地球仪一样,在我的下方飘过一个个国家,与地球仪上不同之处是看不见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他还说了自己的感受:“地球显得不像我童年时代所想象的那样巨大了,至少不是无边无际的,只要用一个半小时就能围绕它飞一周.”  相似文献   

3.
简讯     
我国第一部空间科普影片《向宇宙进军》即将由上海科影摄制完成本片共分三辑,可放映一个半小时。这部影片主要是向广大观众宣传和普及空间科学技术知识,介绍具备哪些条件才能飞出地球,以及月球上的情景。观众可以从银幕上看到我国近几年来在空间活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看到我国发射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壮观情景和我国第一批宇航员训练的情况。为了说明科学道理,还从国外电影上剪辑了资料镜头。在第三辑中,还有航天飞机飞翔在宇宙空间,往返于地球和其它星球的精彩镜头。  相似文献   

4.
给宇宙拍摄婴儿照 嘹望太空.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从宇宙中最远的天体来到地球的光。在几百亿年前就离开了其所属的天体。我们看到的只是该天体很久以前的样子。这些极其遥远的星系看上去是那么奇怪:小小的,不规则,缺乏可形容的确切形状。  相似文献   

5.
从太空返回地球,我确实出现了一些改变,比如常会被问及,在太空中是否会感到自己非常渺小。还有一些变化是我个人的感受。在太空行走时。我能够从太空看到地球,但当太阳出现时就看不到了。你不能直视太阳,因为在太空中太阳太耀眼了,就是非常明亮的白光,但你能够看星星,有时或许还能够看到月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旅游梦想和热点是在太空。坐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旅行,早已不再是新鲜事儿,地球旅行能看到的画面也不再那么惊险刺激,人们已把目光盯上了未知的全新领域太空。有人预言:21世纪是太空时代,世界的竞争将从地球转向太空。今天的青少  相似文献   

7.
从全世界角度来说,大约每三年发生两次日食。曾有学者就观察日全食作过统计,认为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平均二三百年才有一次看到日全食的机会。相对而言,人们看到日偏食、月食的机会却是不少的。特别是月食,因为月食的时候,几乎半个地球上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它。发生日全食时,只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发布了"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图片,从卫星角度看,地球似乎正在从月球水平线上"升起"。这是"月球勘测轨道器"去年10月在月面康普顿陨石坑上空134千米处拍摄的,图上大片棕褐色区域是撒哈拉沙漠和沙特阿拉伯,也可看到南美洲、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拍摄此图相当不易,"月球勘测轨道器"运行速度为  相似文献   

9.
旋旋 《飞碟探索》2010,(11):1-2
<正>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图像,没有我们今天熟悉的蓝色海洋和绿色大地,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在黑黝黝的土地上,地球看起来只是悬浮在太空中的一颗毫无生命气息的白色"雪球"。  相似文献   

10.
李杰信 《飞碟探索》2007,(8):F0002-F0002,1,2
当哥伦布(1451-1506)站在15世纪的大西洋东岸时,他看到的是一片无边无际向西延伸的海洋。当时,西班牙宫廷学者已积累了相当程度的地球物理知识,地球是圆形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由13世纪马可  相似文献   

11.
僻静之地     
这是地球北极的落日影像吗?不管网络上流传的谣言是怎么说的,答案为否。上面这幅图描绘的景观,是要呈现一个想象中安静且祥和的天堂之地,故命名为僻静之地。这个景观不可能在地球上任何的地方看到,因为从地球看出去,太阳和月亮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张角,最明显的例证是在日食发生之  相似文献   

12.
正距离地球几百公里外的太空,酷热和极寒相互交替,我们的"太空之家"——空间飞行器里却温度宜人,航天员能舒适地透过舷窗看到那颗蓝色星球的风云变幻。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人们在地铁站里穿梭,在写字楼里忙碌,在商场里购物放松,外面四季变化,但是建筑物内冬暖夏凉。一个是太空,一个是地球,截然不同的环境,却可同样享受着航天技术带来的舒适。  相似文献   

13.
陈丹 《太空探索》2005,(8):24-27
对于日食,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您知道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可您听说过混频日食吗?由于地球的曲面地形关系.以至在食带上的观测者.开头会看到日环食,中间会看到日全食.最终又会看到日环食,您看,这有多神奇。今年4月8日在南太平洋和中南美洲就发生了这样巧妙的混频日食。  相似文献   

14.
陈丹 《太空探索》2004,(1):46-47
2003年,我们看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最灿烂的火星。8月27日,火星运行到接近地球到地球至5576万千米的位置,这段距离大约是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时火星的亮度大约是-2.9等,散发着红色光辉,闪亮得非比寻常。此时在南方文件夜空,火星以外的明亮星星还有南鱼座的北落师六(约1.2等)和天蝎座的心宿二(约1.0等)。换句话说,接近地球的火星,成为2003年夏季夜空中最明亮灿烂的星星。什么叫火星冲?什么叫火星大接近?为什么说今年是火星的超大接近?为什么类似的超大接近,往前推,只需要等待284年,而往后推,则要迫测大约6万年?您可从以下风幅科学图解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 ,因最近一次飞行失败 ,将暂停对火星的探索。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被称为“红色邻居”。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起 ,人类看到了摆脱地球引力登陆火星的希望。1965年7月14日 ,美国发射的“水手4”号从离火星不到1万千米的地方掠过 ,第一次对它进行了近距离考察 ,并拍摄了21张照片 ,考察结果表明 ,火星的大气密度不足地球的1 %。如果存在火星生命的话 ,那么它的生存环境看来比地球上艰难许多。随后 ,前苏联和美国的不同探测器对火星进行过详细考察 ,但都未能得到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林林森 《飞碟探索》2010,(12):12-13
<正>追溯洪水来源我们根据古代记载与传说,追寻洪水来源,看到当时的几种事态要点:一是在天上暴降大水的同时还有许多燃烧发红的山体、岩层伴随而下,这就不能把天上泄水视为正常自然降雨了;二是在降水停止后,空中出现了人们从未见过的月亮,它与特大洪水和山体、岩层降落事件前后密切相连。另外,洪水和降落物是突然包围地球的,使地球全部黑暗下来,此种天象变化实在绝无仅有。这一切一切灾象皆可说明大洪水之灾必当来自地外。  相似文献   

17.
齐郁 《飞碟探索》2012,(12):47-47
火星表面飘落着“雪花”,而构成雪花的冰晶是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这是太阳系内独一无二的气候现象。 科学家从美圉航天航空局的火星侦察轨道飞行器观测资料中看到了最清楚的证据,证明火星正在降下由固态二氧化碳(千冰)所形成的雪花,甚至还可在火星表面形成干冰积霄。尽管探测时间跨越2006年和2007年的火星冬季,分别从云层上方和侧方采集并向地球发回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一、卫星电视会议系统及特点卫星电视会议是指通过设置在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传送的电视会议,是一种可同时传送2路或多路图象和声音信号的现代通信方式,身处异地的与会代表相互之间可看到和听到逼真的动作表情、形象、文字图表和发言。系统的主要组成有: 1.卫星电视会议室一般两点间的卫星电视会议室设备简单,只需要固定式和便携式电视摄象机、送话器、电视接收机(监视器或大屏幕显示设  相似文献   

19.
金星是处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1颗行星。自古以来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太白金星”或“太白星”。除了太阳和月球以外,它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最为明亮的天体。 逆向自转的行星 从距离大小来说,金星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两者围绕太阳运动处于最近位置时仅仅相差0.277个天文单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夏季,我们看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最灿烂的火星。8月27日,火星运行到接近地球至5576万千米的位置,这段距离大约是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时火星的亮度大约是-2.9等,散发着红色光辉,闪亮得非比寻常。此时在南方夜空,火星以外的明亮星星还有南鱼座的北落师门(约1.2等)和天蝎座的心宿二(约1.0等)。换句话说,接近地球的火星,成为2003年夏季夜空中最明亮灿烂的星星。什么叫火星冲?什么叫火星大接近?为什么说今年是火星的超大接近?为什么类似的超大接近,往前推,只需要等待284年,而往后推,则要追溯大约6万年?您可从以下几幅科学图解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