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0,(7):28-28
<正>黄志丹:我是《飞碟探索》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阅读《飞碟探索》已超过10年。当初,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读高中后进入县城,也知道了书报亭这种新奇的东西,于是书报亭便成为我课余最常逛的地方,虽然每每由于囊中羞涩而只逛不买。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了一本叫做《飞碟探索》的杂志,瞬间,我即被里面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探索宇宙的奥妙,挖掘未知的世界,开启思想的遨游……那天,我一直在书报亭站了好几个小时,最终在老板的一再催促下,我掏钱买下了那期《飞碟探索》。虽然只有少少的几元钱,但那可是我当时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啊。正是从那之后,我成为了《飞碟探索》的固定读者,每期必买。这  相似文献   

2.
读者心声     
我原本不知有这样一本很好的《太空探索》杂志,今年初去儿子家才偶然发现。当时我带着新奇的目光浏览了几篇文章后,方知《太空探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的资料杂志。其选材之新颖、内容之丰富、插图之精美、印刷之清晰,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于是我同儿子便有了个约定:“杂志来后,先送给爸阅读。”近一年来,每一期《太空探索》都是逐篇、逐句、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知道飞碟这个名字,是在1981年上初中的时候。当时,一位姓季的要好同学同我交换杂志看,我用那个时代很流行的《电影介绍》和《大众电影》换着看他的一本已经破旧的《飞碟探索》,巧的是居然还是创刊号。我之所以被吸引住,开始是因为杂志名称上的“探索”两个字。那个时候刚  相似文献   

4.
赵亮 《飞碟探索》2006,(8):23-23
我第一次看《飞碟探索》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家里,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大识字的我被杂志中美丽的插图所吸引,再加上同学对我说,这是一本探索外星人的杂志,便将我幼小心灵中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好奇都激发了出来。于是,《飞碟探索》便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  相似文献   

5.
UF0信箱     
《飞碟探索》2005,(1):42-42
我是《飞碟探索》的热心读者,在读完贵刊2002年第3期董玉华的《它们仍将保持沉默》一文后,我觉得文中有几个观点不妥,下面提出我个人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移动的星带     
《飞碟探索》杂志2003年第2期登载了目击实录《会移动的星带》。我读过后认为描述准确。因为我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见到了这一现象,因此我可以为这篇目击记作续。顺便声明,本人并不认识《会移动的星带》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太空探索》的忠实读者,刚接触《太空探索》,就被其丰富充实的内容、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以及精美的图片所吸引。“太空”本身是一个内容很广泛的领域,整个宇宙包括地球部包含于其中。而《太空探索》能够全面地把人们普遍关注的这方面的研究理论、最新进  相似文献   

8.
谢湘雄 《飞碟探索》2006,(10):23-23
1981年,我出差北京时有幸看到刚出版的《飞碟探索》创刊号,一看就爱不释手,于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一气将它读完。从此我每期必购《飞碟探索》(1982年起改为长年订阅),不仅全体通读,而且对于某些感兴趣的文章还原要反复研读,  相似文献   

9.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从初中以来,我就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痴想。“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使我树立了我的人生目标,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每遇到关于载人航天的书籍或报刊,就爱不释手,每一样都好好的珍藏。去年,我在邮局旁的邮电书店里无意中发现贵社出版的《太空探索》,那时我被迷住了,书里的内容棒极了,尤其那些彩照,令我兴奋不已。 我想提一些建议:《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读者心声     
从小,我就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航天更具有吸引力,也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太空探索》更好看。因此每期我都仔细阅读,细心地珍藏,爱不释手。 我希望贵刊开办一个“读者俱乐部”,让《太空探索》的读者在一起探索太空。 最后,我想通过贵刊的一角向为中国航天奋斗的专家表示衷心地感激和敬意,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飞向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就像今天坐汽车那样方便,到那时我们就一起飞向宇宙吧!  相似文献   

11.
正或散淡的故事,就像阳光下水中的珍珠,时不时地闪出一道亮光。我想从水中拾起这些珍珠,将它们一颗一颗串起来,给自己的过去留一点纪念。2014年,我们捡起了第一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现在,我们捡起了第二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纪念T恤。  相似文献   

12.
读者心声     
初识《太空探索》是在一张全国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在密密麻麻的报刊名字中间,“太空探索”四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当天就去邮局买了一本,只为看看“太空探索”。 没想到,这一看就再也收不住了。一个色彩缤纷、精彩奇妙的太空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从狭小的课堂飞到了广阔的太空世界之中,我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我真  相似文献   

13.
UFO 信箱     
UFO信箱★★黑龙江张希龙: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飞碟探索》这本刊物时,我就为它的奇异的风采,慎密的论断和扣人心弦的案例所吸引。从此,它便成了我学习、生活的伙伴。《飞碟探索》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它使我知道和懂得...  相似文献   

14.
UFO信箱     
合肥王光远:《飞碟探索》杂志作为我的新朋友,认识它已有1年了,现在6本杂志在手,我不禁为宇宙的神秘而赞叹,为作者的巧思而折服,但当我拿到1998年第6期并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后便发现《外星人的新据点——银河系边界》一文的可读性值得探讨。该文作者孙丛集同...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飞碟探索》就35岁了。回首这35年的时光,那些或深刻或散淡的故事,就像阳光下水中的珍珠,时不时地闪出一道亮光。我想从水中拾起这些珍珠,将它们一颗一颗串起来,给自己的过去留一点纪念。2014年,我们捡起了第一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现在,我们捡起了第二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纪念T恤。T恤图案元素取自《飞碟探索》创刊号封面,采用胶印工艺,印出的图案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布料是40支纱,含95%的棉、5%的莱卡,每平方米重180克,有黑白两色供您选择。经编辑部实测,将T  相似文献   

16.
众议院     
您好!我是《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现想向您询问一下三件事:①贵杂志在最新一期上刊登有订购《飞碟探索30年》一书之事。请告知通过何种途径汇款订购?是通过邮局汇款向编辑部邮购,还是银行汇款?另请告知汇款具体地址。  相似文献   

17.
我现年59岁,大专文化程度,现供职于上海一家上市公司,从事宣传工作。我从小就对探索地外文明感兴趣,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写些文章,富有理性、激情与幻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听说中国西部地区出了一本《飞碟探索》杂志,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于是我通过邮局的报刊订阅目录,查到了  相似文献   

18.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9.
公示     
<正>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14年新闻记者证换发实施办法》的要求,我单位太空探索杂志社已对换发记者证人员及符合《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免考资格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通过新闻记者证换发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及符合《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免考资格的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15年1月7日—1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举报电话:010-83138953太空探索杂志社举报电话:  相似文献   

20.
交友台     
今年九月我就要跨入中学的门槛,从小我对天文就非常痴迷。我希望通过《太空探索》能结交到一些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笔友。我的通信地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