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朝珠 《航空学报》1979,(4):95-103
本文应用最优控制的方法,讨论了将拦截器视为—阶滞后环节,到达“零控拦截曲面”上的拦截问題。得到了闭环最优制导律。已知,将拦截器和目标均视为质点,固定时间,能量指标的最优制导律是比例导航。由于实现它,设备筒单,目前仍使用。但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导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考虑影响制导精度的因素。在诸因素中,拦截器的动态响应过程和目标加速度是两项主要因素。然而,要把拦截器的动态响应过程给与精确描述,一则不可能;二则既使可能问题又变得异常复杂无法解决。为此,我们将拦截器视为—阶滞后环节,讨论其拦截问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陈学愚 《航空学报》1982,3(4):84-92
本文利用微分对策理论方法研究了在三维空间里,以一阶惯性环节考虑导弹和目标动力学因素的最优制导律问题。给出了一个矢量形式的最优反馈制导律,并在反馈增益中引用了系统控制刚度参量k,进而给出了新的综合意义。 最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进一步近似还给出了一个次优制导律。  相似文献   

3.
最优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最优控制理论讨论导引律。引入了“零控拦截状态”及由它们组成的“L曲面”的概念。说明一系列古典导引法所要达到的只是“L曲面”的近似曲面。讨论了达到“L曲面”的最优导引律。  相似文献   

4.
李忠应 《航空学报》1982,3(4):71-83
本文研究了具有二阶环节的导弹其对目标的最优导引律。利用极小值原理分别研究了1)脱靶量为零、最小控制能量指标的最优导引律;2)终态为零控拦截曲面、最小能量指标的最优导引律。最后得出了与具有一阶延迟环导弹所得结果类似,但计算工作量更大,结果应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弹性飞行器操纵机构最优位置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建平  陈士橹 《航空学报》1986,7(4):340-346
本文研究了弹性飞行器操纵机构最优位置的确定。在具有速率反馈的控制系统中,把控制作用看作等效阻尼,推导了由气动弹性效应所决定的舵面最优位置准则,给出了表征舵面位置与陀螺位置协调关系的公式。附有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考虑一阶环节和法向约束的最优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致祥 《航空学报》1986,7(3):291-297
前言 目前关于最优导引律的文献中,除文献讨论了将导引对象视为具有瞬时响应特性的质点,考虑了控制的法向约束而外,其他均未考虑控制的约束问题。为了大幅度地提高导引精度,在建立“导引对象--目标”的数学模型时,就必须考虑导引对象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7.
大气层内拦截弹微分对策制导律对策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HTSS〗: 为提高机动性和操作性,大气层内拦截弹多采用气动力/喷流反作用力(RCS)复合控制系统。在RCS工作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建立线性化对策模型,并利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复合控制系统对3种可能对策空间的分布影响。RCS的使用时机不同,其对微分对策空间分布的影响也不同。基于对策空间的分布确定了RCS的使用时机,并给出了适合实际应用的制导策略。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应用时机与制导策略能够实现气动力与RCS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制导指令达到最优分配,显著地提高了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确定性关联大系统提出对执行机构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混合故障具有完整性的3种分散输出反馈容错控制律设计方法。可以使得故障闭环大系统在有界参数不确定时渐近稳定,而且保证故障大系统的H∞性能次优。  相似文献   

9.
卢叔全 《航空学报》1985,6(1):13-20
 本文导出了双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极点配置方程。它们的形式和通常所用的极点配置方程形式不同。证明了方程的一个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较好地控制各个特征值配置的精度。算例表明,用这种方法配置的极点的精度比用“秩一控制器”方法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一个小展弦比三角机翼的风洞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颤振主动抑制技术,包括建立伺服气动弹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次最优输出反馈控制律的综合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