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普洋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38-39,21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据ICAO统计,2004年我国航空公司定期航班完成总周转量240.76亿吨,比2003年增长36%,2005年完成259.20亿吨,比2004年增长12%。在客货运输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民航总局在“十一五”民航安全规划中,又提出将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降低到0.3以下。可见,摆在民航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任务有多么艰巨,而业内人士一直在查找、探求事故和差错的原因。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空中心的统计表明,有80%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关于人为因素在飞行人员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是,对空管人员的研究相对很少,而对于空管技术保障方面人为因素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空管技术保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人为因素”安全管理的探索,以提高空管技术保障安全工作以及航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2,(2):F0002-F0002
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经过约3.5个月的迂回飞行,美国航宇局两个“圣杯”号(GRAIL)月球探测器,即“圣杯”A和B,分别点燃主发动机,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近极椭圆轨道,轨道周期约11,5小时。  相似文献   

3.
张雪松 《航天员》2014,(1):22-25
多次变轨“奔月”完美 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三号探测器要经过15天的“奔月”飞行,其中发射1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轨道修正,发射3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轨道修正,在进行近月制动前进行第三次轨道修正。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5年)1995年美国航天飞机共发射7次,飞行过的航天员共有54名,总共飞行了78天14小时,比1994年略少一点。飞行任务包括天文、释放卫星、空间对接和微重力研究等。第67次飞行(STS-63)轨道器发现号(第20次飞行)...  相似文献   

5.
吴清才 《中国航天》1998,(12):20-24,28
@吴清才1997年美国航天飞机共发射了8次,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为56名,总飞行时间为87天10小时16分钟。飞行任务包括材料科学研究、卫星释放与营救、空间对接和微重力研究。第81次飞行(STS81)轨道器亚特兰蒂斯号(第18次飞行)飞行时间1997年1月1...  相似文献   

6.
1982年7月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最后一次试飞的第五天,不巧飞近了苏联1975年发射的国际宇宙号火箭的上面级残骸。当航天飞机飞到澳大利亚西北部海岸上空时,该残骸以每小时约11200公里的速度掠过轨道器的前上方,它离轨道器的距离还不到13公里。飞行控制中心说:不会发生碰撞的危险,但如有必要,航天飞机可以采取躲  相似文献   

7.
美苏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分别开始于1959年和1960年。截止1990年底,美国和前苏联已为其载人飞行计划各进行了96次和195次发射。其历年发射情况见表1。 到1990年2月宇航员在空间(包括在月球上)的逗留时间和出舱活动时间分别为:美国——1886天7小时42分和538小时38分;前苏联——6714天74分和182小时34分。  相似文献   

8.
美国防预研计划局(DARPA)和海军研究实验室(NRL)近五年来一直在执行微型飞行器(MAV)计划,设计和制造巴掌大小的无人机,以便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电子战任务。 (1)DARPA的MAV预研计划,开始于1995年,投资0.35亿美元,为期4年,共签订了9个小型创新研究(SBIR)合同。MAV的指标极富有挑战性,飞行器平台的尺寸在任何一维都不得超过15.24cm,以每小时64~80km的速度飞行10km,载荷不超过15g(比一封平信20克标准还少)。执行任务飞行时间为20min~2h。MAV可用人工、弹药或武器平台发射升空,执行为小部队服务的近实时图像战情感知任务。  相似文献   

9.
今后5年,美国航天飞机将升空执行36次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在此过程中,宇航员们将进行150小时的太空行走。仅1999年,航天飞机就将执行4次与空间站有关的任务,另将进行两次与空间站无关的飞行。面对渐趋繁忙的航天飞机飞行,美国航宇局肯尼迪航天中心主管...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重大事件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中国航天》2011,(3):43-44
2010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共进行了9次反导飞行试验,包括地基中段3次(其中2次失败)、海基中段1次(成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1次(成功)和机载激光拦截4次(3次失败)。反导系统近期将以“宙斯盾”系统为重点.通过逐步研发“标准”3—1B型、  相似文献   

11.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50-53
2013年8月9日NASA网站发布消息,NASA航天员迈克尔·弗勒(Michael Foale)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近3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弗勒曾执行过6次航天飞机任务,并分别在“和平”号空间站及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在飞行任务期间,他执行过4次太空行走任务,太空飞行时间总计375天,成为人类载人航天史上最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在NASA颇受尊敬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06,(2)
格里索姆——1926年4月3日,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密切尔市,后为空军中校,1951年3月获得飞行证书,1952年成为喷气飞机教练员。1955年8月进入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技术学院学习航空工程。1957年5月成为战斗机试飞员。他的飞行时间达4 600小时,其中喷气飞机飞行时间为3 500小时。1959年,他成为“水星”号飞行任务选拔出的7名航天员之一。1961年7月21日,他经驾驶“自由种”7号飞船遨游太空,历时15分37秒,到达轨道高度189.9千米,这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水星”号飞船亚轨道测试飞行。1965年3月23日,担任“双子星座”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指令长。此后,他还曾经担任“双子星座”6号飞船任务的备份指令长和“阿波罗”飞行AS-204任务指令长。1967年1月27日在“阿波罗”1号飞船火灾中牺牲,后被授予国会航天荣誉奖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飞速增长。2006年,旅客吞吐量超3亿人次,货邮吞吐量753.2万吨,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通用航空作业飞行33.6万小时,比“九五”期间增长59%。随着行业高速增长,加之国内外反恐形势愈来愈严峻,机场管理部门防止突发灾难事件以及采取适当处理预案的技术手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英雄榜     
《航天员》2007,(4)
杨利伟Yang Liwei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1965年6月生于中国辽宁省。杨利伟航空飞行时间13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并于1997年4月通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他曾参加2003年10月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时间21小时。杨利伟因其出色的表现荣获"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小卫星沿航向编队飞行方案,对我国海岸线和近海500多万平方千米面积每相隔几小时就能观测一次,若需要针对关键地区,则采用无人机进行更详细、更精确的观测。目前无人机先进遥感器成像分辨率为几厘米,续航时间几十小时。卫星和无人机结合可完全满足所有突发事件观测的要求。文中首先论述对海岸线和近海观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要求;其次讨论小卫星沿航向编队飞行的轨道设计,以及重访时间为几小时观测系统的实现途径。文章仅提供一个新方案设想,但采用这种1天回归轨道卫星沿航向编队飞行的方法,对其他地区提高观测时间分辨率也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于1981年4月12日把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送上地球轨道飞行,标志着人类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截至1991年底的10年间,美国有4架航天飞机交替发射上天,共进行了44次载人飞行,累计有宇航员233人次进入空间活动,获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次飞行(STS-1) 轨道器:哥伦比亚号 飞行时间:1981年4月12~14日 宇航员:约翰·杨和罗伯特·克里平 飞行任务:这次飞行主要是验证轨道器的入轨和安全返回能力。这次飞行在太空停留了54.5小时,绕地球16圈,总航程161万公里。  相似文献   

17.
仪表着陆系统作为一种精密进近导航系统,为正在进近的航空器提供水平和垂直引导。飞行员利用自动飞行驾驶仪,能方便地截获和跟踪航向道和下滑道,从而减小工作量、降低飞行难度,因此仪表着陆系统深受飞行员欢迎。由于仪表着陆系统是精密进近导航系统,它的最低运行标准比非精密进近导航系统低许多,对于提高航班正常率和保障飞行安全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8.
正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人。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是我国首位三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  相似文献   

19.
回谷 《航天员》2009,(4):33-34
1g68年12月21日、1969年3月3目、1969年5月18日,美国先后用3枚“土星5”号火箭发射“阿波罗8、9、10”号载人飞船,除继续验证人与飞船的适应性和飞船的性能外,还进行了环月飞行、远距离通信、登月舱分离与对接、近月环境考察等试验和探测工作,历时分别为147小时、241小时、伯2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一、空中交通安全间隔问题 1.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工作 要了解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间隔,首先需要介绍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工作。(1)空中交通管制是应飞行量增长的要求而产生的,是保证飞行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实施是为了以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