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机场地面相撞事故在世界各国机场内时有发生。我国航空运输业自80年代中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航空器不断引进、更新,目前全国大中型运输机有340余架,客货运输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几个繁忙机场的起降架次也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我国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机场地面滑行道、停机坪狭小,设施不完善,工作人员防止地面相撞的经验不足,加之意识不强,使这类事故在我国主要机场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型客车、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繁忙、客流量最大的机场之一,其业务量逐年提高,由此产生的信息量与日俱增,机场自体制改革之初的3台电脑发展到目前300多台,这些电脑的投入对改善办公手段,文字处理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用于信息处理及交换的电脑几乎为零,更谈不上形成网络,无法实现机场内部的信息共事和信息互相快速传递。与世界先进机场相比,在计算机的应用深度、广度及网络化上落后一大截,已成为制约白云机场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加速建立机场计算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不仅是机场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机场业迅猛发展和规模急速扩大,多家机场相继进入世界繁忙机场行列,机场业建设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枢纽化运营成为大型机场发展的战略选择。结合国内机场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索建立符合枢纽化运营规律的机场管理体制和机制,成为大型机场枢纽建设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场业务量增长迅速,繁忙机场的航班时刻成为航空公司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机场出现拥挤状况,航班延误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治理航班延误,就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航班延误的诱发因素多、涉及环节多,理论和实践中,已提出了许  相似文献   

5.
机场建设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发展,机场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机场已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步加大,机场等级和设施现代化程度有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等城市机场为中心,其他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中小城市机场相配合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场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场是民航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以来,我国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机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机场在有效保障航空运输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渐凸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场已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关键性战略资产,机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评价日益受到政府部门、机场自身、投资者等多方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一、我国飞机噪声影响问题日趋严重事关重大1.飞机噪声影响事关机场建设和民航发展当前,飞机噪声影响的处置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机场建设和民航发展的难点问题,是导致众多大中城市机场搬迁的重要原因。广州、昆明、合肥等机场都曾因城市发展制约严重和噪声影响矛盾突出而实施搬迁。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厦门、呼和浩特等城市也在考虑搬迁现用机场,噪声影响是制约这些机场原地扩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民航飞行量不断增加。目前,首都机场、上海两个机场和广州(含深圳)机场均已进入亚洲最繁忙机场的前列。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现行的军民航的管制手段和协调方式不能适应航空管制需求的矛盾。为适应未来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空管建设的总要求,本着有利于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和适应军民航发展需要的原则,加强航空管制中军民航之间的协调应成为空管规划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未来航空管制中军民航协调的特点军民航管制系统在未来航空业的发展中,不仅是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主要的是一个管制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民用机场投资决策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民航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机场投资建设更科学合理,以便在高效利用民航资源的同时,为民航的高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民用机场 是基础性开发项目,并兼有社会公益性和企业经营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目前,我国民航的机场建设投资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机场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航空运输高速发展的依托。机场建设将有力地改善城市的交通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发挥该城市对内对外的经济能力,促进所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10,(1):1-1
<正> 新年伊始.本刊第一期的封面文章选择了"创新"这个主题。我们认为,当我国航空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之时,重拾"创新"话题非常必要。 2009年,我国航空业的发展速度为世人瞩目。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分别突破400亿吨公里和2亿人大关;在已获运营许可证的166个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到14个,而以旅客吞吐量计,首都机场已成为位居世界第3-4位的繁忙机场。  相似文献   

11.
朱炜 《机场建设》2008,(1):11-13
一、现阶段我国支线机场航站楼设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加强机场网络建设。支线机场作为构建我国机场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下一阶段我国机场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支线机场航站楼建筑作为支线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满足航运功能要求,同时还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如何将各地区传统的地域文化融会在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设计当中,成为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孙立志  陈忱 《机场建设》2010,(2):29-31,38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名列前茅的民航大国,随之也诞生了越来越多的进入国际最繁忙航空港行列的民用机场。作为中国最大和最繁忙的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2009年完成航班起降48.8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537万人次,排名全球第三位。据预测,到2015年,首都机场的航班起降量和旅客吞吐量将分别达到75.24万架次和1.01亿人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民航业的迅速发展,机场交通愈加繁忙。为了保障机场安全和提高机场的吞吐量,机场交通管理系统的任务也就越发突出。目前无线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组建可靠、高效的机场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优异的技术工具。本文着眼于未来航空业的技术变革,以崭新的思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无线网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成熟高效的机场交通管理思想,集成出功能强大的机场管理系统。这相对于目前的机场管理系统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在机场属地化的背景下,由省级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或机场管理局主导构筑省域范围内的多层级、网络化的机场体系,并依托本土化航空公司打造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轮辐式航线网络结构,这一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机场业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Schiphol)为欧洲第4繁忙机场,目前正处于其15年扩建计划(1989~2003年)的中期。该扩建计划旨在把它建成欧洲最好的主要航空港——结合航空、公路和铁路运输在一起的国际交通大枢纽。将斯希普霍尔机场建成为欧洲大枢纽,是荷兰政府对欧洲航空市场将实行自由化进行分析之后制定的一项发展计划。荷政府认为,欧洲的航空运输市场将最终主要集中于4~6个大机场,而且这些机场将是航空和公路及铁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我国正进入航空运输快速增长阶段,各个省会城市和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正纷纷以枢纽机场装备自己,力争成为新时代的交通运输中心,以适应和推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航空港》2006,(5)
以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为依托,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周边区域建设也呈现出具有航空港特色的城市功能区,机场航空市场也得到发展。日前在香港举行的“世界空港城会议及展览会”上,来自内地的机场高层管理人士表示,大型机场将成为人流、货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分析、总结国外的通航机场的发展现状及机场的建设情况,结合我国通航产业现有的政策条件和设施基础,分析我国通航机场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我国通航机场的环境建设布局、政策支持状况、设施设备条件、主营业务方向和通航机场发展的目标等,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方案,以此希望能对改善我国通航机场的发展现状、为未来通航机场的规划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也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是中国北京首都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作为这样一个机场,它的总体规划愈发显得重要,它的发展建设过程也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正>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积极发展临空经济之后,目前全国规划建设的临空经济区多达70多个。毋庸置疑,发展临空经济已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趋势,但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引导临空经济发展,避免临空经济盲目发展急需我们认真考虑。一、案例分享(一)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航空城1.基本情况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航空城是全球航空城建设的典范。史基浦机场是重要的北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