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岩 《太空探索》2012,(3):28-29
2011年12月24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和有关高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八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圆满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所高校的8只队伍参赛,经过4场初赛和1场决赛的紧张角逐。  相似文献   

2.
法轩  薛滔 《太空探索》2015,(3):56-57
<正>2014年12月20日~21日,中国空间法学会第11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获冠亚军。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国际空间法学会1992年创办的年度性世界级模拟法庭大赛,该项大赛因其每年的全球总决赛由国际法院3位现任大法官亲自出庭审理而  相似文献   

3.
段丽娟  薛滔 《太空探索》2014,(11):52-53
<正>2014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庆祝2014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到会致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并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等专家为出席活动的青少年代表赠送航天科普图书。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分别作了题为"嫦娥三号工程任务历程和成就"、"玉  相似文献   

4.
法轩  薛滔 《太空探索》2014,(3):56-57
<正>2013年12月21~22日,"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最终,中国政法大学一队依靠对法律条文的精准把握、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灵活的现场应对,一举摘得冠军和最佳辩手(控方)两项桂冠;中国民航大学一队则凭借敏捷的思维,在法庭陈述和辩论环节从容应对法官问题,荣获亚军及最佳辩手(辩方)两项殊荣。最佳书状奖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二队(控方)和中国政法大学二队(辩方)获得。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26日,在中国空间法学会与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美国航天管理体制与航天法"主题报告会上,美国著名空间法专家、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法学院荣誉教授、《空间法学报》荣誉主编、国际空间法学会理事琼安·艾琳·盖博瑞诺维奇女士获得"国际贡献奖",她也成为此奖项的首位获得者。"国际贡献奖"由中国空间法学会设立,专门用以表彰、鼓励对中国空间法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外空间法律政策领域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9月12日,中国工程院第四届"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展望"院士论坛暨2017年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学术年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通信与导航专业组、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1~2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贸与外事司、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空间法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三家主办单位的领导及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方面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领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湘潭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国际空间法专家学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等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单位政策法律研究部门、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部分师生,共计40余人。  相似文献   

8.
<正>9月21日至23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副理事长杨长风,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外交部军控司参赞马升琨,国家航天局系统司副司长张  相似文献   

9.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5):513-513
<正>《人民日报》2017年6月5日报道,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空间生命科学载荷于2017年6月4日搭乘"龙"(Dragon)飞船成功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ISS),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的科学实验将首次登入ISS,也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空间环境下在PCR反应中DNA错配规律研究的科学载荷项目,旨在研究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对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影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21日-23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副理事长杨长风,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外交部军控司参赞马升琨,国家国防科技与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张宝红,德国航天局执行理事格尔德·格鲁珀博士等16位德国航天机构及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航天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等有关单位的3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开幕式。王礼恒院士、杨长风副理事长、刘石泉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1.
空间交会对接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空间交会对接产生和初期蓬勃发展,完全是美苏冷战时期两国开展空间竞赛的结果。后来由于空间技术本身发展和应用需求,使其连续不断进步,发展出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近500次。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航天局和日本独自掌握交会对接能力。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发展交会对接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用这种手段的空间任务和工程项目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与经济效益。空间交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3.
诸葛炎 《太空探索》2011,(10):30-33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发射实施阶段,在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继续实施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并将在2020年建造长期载人空间站。本刊特编撰"空间交会与对接"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杨建 《太空探索》2012,(9):58-59
7月18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和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联合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三届亚洲地区"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结果在古城西安揭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薛济坤等的《"启明星"空间磁流体发电站》获一等奖,印度斯里兰纳玛斯旺纪念大学Gautham等的《空间碎片的清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靖宇等的《宙斯之盾——智能化多任务"太空能源  相似文献   

15.
段丽娟  薛滔 《太空探索》2012,(12):60-61
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兼世界空间周联盟理事会理事李国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郭建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王献雨、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出席报告会并为青少年代表赠送航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5,(9):26-27
经过近一年的组织、筹划、初评、复评等一系列工作后,由中国宇航学会和美国海茵莱茵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终审答辩会于2005年7月12~13日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大厦举行。庄逢甘、梁思礼、崔国良三位院士及航天专家、有关大学的教授共20人作为评委出席。部分竞赛组委会成员、入围作者以及北京部分相关大学的50余名师生参加了答辩会。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太空》2013,(8):67
为了推动我国空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载荷的持续发展,促进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学科发展及专家交流,拟定于2013年11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空间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交流会议。该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领域相关专家到会作特邀报告,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学生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有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有效载荷专业组,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昆明物理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15,(4):17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  相似文献   

19.
挪威、瑞典和丹麦同属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又都是欧洲空间局(ESA)的成员国,均积极参与欧空局的有关空间计划。现将此三国的空间活动计划介绍如下: 一、挪威挪威的空间机构为“挪威空间中心”。1993年,挪威的空间活动预算为3.8亿挪威克朗(约合5 850万美元),其中一半支付给了欧空局,另一半用于国内的空间项目。挪威目前正从事的主要空间计划有改建和扩建安德亚火箭发射场和地球观测两项。安德亚火箭发射场位于挪威北部,在北  相似文献   

20.
美国第三次航天飞机试飞标志着一个新的几十亿美元空间竞赛的开始,但这次的竞争是在许多商业公司之间进行的。迄今,载人飞行主要是以纯科学和军事为目的。唯一的主要的商业应用是通信卫星。但可重复使用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四次发射被科学家们看做为空间新时代的开始——轨道飞行的奇迹与现代工业实际结合起来了。一些专家认为,这种结合可能会使技术发生梦想不到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