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技术沙龙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44+577+624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11月23日,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下简称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3年批准筹建的5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8日~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联合举办的第11届等离子体离子注入与沉积国际会议暨第17届粒子束表面改性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44-544
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11月23日,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5.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7.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8.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技术》2005,28(3):F0002
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的我国国内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近10年来,该实验室与国内外同行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先后开展了345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2,21(3):10+34+47+60+95+112+130-132
我国首个字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据《中国航天报》2012年5月11日报道,我国首个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宇航动力学领域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及实践应用的公共科研平台,促进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实验室自2009年立项建设以来,重点开展了航天器测量与轨道动力学、航天器轨道姿态最优控制、航天器空间飞行环境监测及预警、航天器飞行任务计划与资源调度等4个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技术》2001,24(1):F002-F002
燃烧、流动和热结构实验室是经国防科工委批准,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12月建成。该实验室由西北工业大学和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联合建设,建设面积3500平方米。自建成以来,试验室先后开展了100多项课题研究,已完成了80余项。如膏状推进剂脉冲发动机、新型发动机和装药过程的内视研究等。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8项,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8篇,并与国内外同行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结合科研已培养了博士生14名,硕士生41名,目前在学博士22名,硕士20名。  相似文献   

14.
《固体火箭技术》2005,28(2):F002-F002,F003
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的我国国内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近10年来,该实验室与国内外同行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先后开展了345项课题研究,已完成28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0项,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3篇,已培养博士后8名、博士52名、硕士137名。目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79名。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发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对外交流和学术研讨平台作用,重点实验室在2012年度6-7月份持续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1):2-F0002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国内首个由3家单位联合成立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立了4个研究方向,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分实验室)承担其中的两个研究方向:航天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技术;可靠性与环境模拟、加速试验与验证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     
《航天员》2012,(3):8-8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4月10日上午,我国首个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航天城通过科技部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航天医学研究体系。为航天员在太空健康飞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  相似文献   

19.
空间激光通信是提升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传输速率、组网能力、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特点,总结国外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有望应用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空间激光通信新技术及其优势。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促进我国空间激光通信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当前空间通信的发展趋势是空间通信网与地面通信网融合,建立天地一体化的信息传输系统。针对航天器内部网段设计和CCSDS空间链路承载网际协议业务(IP over CCSDS)的协议转换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近地轨道航天器的天地网络一体化方案,并通过研制航天器网关实现了网际协议(IP协议)与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高级在轨系统(CCSDS 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相互转换,并对服务质量(Qo S)保证方法进行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案可用于构建天地一体化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