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超声速导弹具有落角约束条件下的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首先,在中制导俯冲过程中,采用攻击预先设定的虚拟目标方案,达到期望的中制导末端性能指标;然后,开始末制导俯冲段,雷达开机实时攻击实际目标,使导弹在需用过载和导引头框架角约束条件下,以期望落角命中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具有期望的性能要求,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伟  王志刚  蒋奇英 《飞行力学》2012,30(3):272-275
为了保证导弹攻击目标的精确性,根据平面弹道的几何特性,设计了一种输出指令为过载的瞬时圆周制导律.描述了瞬时圆周加速度制导律原理,详细推导了制导方程.利用导弹质心和目标质心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得出导弹攻击目标的过载制导指令,并进行了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瞬时圆周加速度制导律不仅能够保证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而且弹道平...  相似文献   

3.
拦截高超声速目标的异类导弹协同制导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于多导弹协同拦截高超声速目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领弹-从弹拓扑结构的异类导弹协同制导律:配备有高性能导引头的领弹采用改进比例导引法拦截目标;未配备导引头的从弹利用通信手段,采用二阶一致性跟踪算法,对领弹进行跟踪。两类导弹同时命中目标,形成"多对一"的拦截态势。异构型的制导策略可以降低对导引设备的需求,具备较理想的作战效费比。领弹与从弹的弹道均源于改进比例导引法,具有较理想的弹道特性。给出了协同制导律在固定拓扑与切换拓扑下成立的充分条件。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制导律能够实现对高超声速目标的协同拦截,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攻击超声速大机动目标的超声速拦射导弹的中制导律设计问题,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并结合预测导引的思想提出一种预测变结构中制导律。该制导律能够零化导弹速度前置角,交班时过载较小,从而很好地满足中末交班要求。通过调节预测步长,在目标作大机动的情况下,既能保证中末交班时几乎为零的导弹速度前置角,又能有效地减小交班时导弹法向过载。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攻击超声速蛇形机动目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制导律的正确性和攻击超声速大机动目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多导弹编队齐射攻击分散化协同制导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邹丽  周锐  赵世钰  丁全心 《航空学报》2011,32(2):281-290
针对多导弹编队齐射攻击在时间上的协同要求,将攻击时间可控制导律(ITCG)与一致性分散化协调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多导弹编队齐射攻击的分散化协同制导方法.编队内各导弹采用相邻局部通信,编队之间则通过各编队通信拓扑生成树的根节点进行通信.设计了导弹编队内和编队间的分散化协调策略,实现多导弹编队齐射攻击的分散化协调.推导了攻...  相似文献   

6.
基于协调变量的多导弹协同制导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赵世钰  周锐 《航空学报》2008,29(6):1605-1611
 根据多导弹协同攻击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双层协同制导结构。该双层协同制导结构由底层导引控制和上层协调控制组成。其中底层导引控制由分散于各个导弹的本地制导律来实现,上层的协调控制可通过集中式或分散式的协调策略来实现。基于该协同制导结构并针对多导弹同时击中目标这一特定协同任务,给出了一种具体可行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该协同制导律把具有导引时间限制的制导律和基于协调变量的协调策略相结合,具有控制能量的次优性,结构简单且具有解析解形式。数字仿真算例验证了其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维空间内导弹-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针对固定目标,提出了一种攻击时间约束下的多导弹协同攻击的三维制导律。俯仰通道设计了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偏航通道基于动态逆控制理论,采用机动控制,调整导弹的攻击时间,使其趋于指定值,并与在俯仰通道采用推导的增广比例制导律作了比较。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最终能使攻击的剩余时间误差趋于零,能够满足对制导精度和攻击时间的要求,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二阶弹体特性下带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要求限制终端攻击角度以发挥战斗部的最大效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最优制导律,并和已有的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最优制导律进行了比较。该制导律针对二阶弹体特性,采用最优控制方法,使导弹在命中目标的同时,满足终端角度约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导律能够实现终端角度约束条件,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9.
三维空间内导弹弹着角可控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飞行末端弹着角度变化特点,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探索控制导弹末端弹着角度的方法。研究了三维空间下的弹着角度可控制导律。对俯冲平面和水平平面,分别运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极大值原理及求解Riccati方程的方法给出了两种形式的制导律。通过对两个平面及多枚导弹不同条件下的飞行数据仿真,可以看出这种制导律应用于控制导弹以期望的弹着角度攻击目标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唐杨  祝小平  周洲  严飞 《航空学报》2022,43(1):466-478
自杀式攻击型无人机在强对抗条件下为从不同方向对目标实施同时攻击,需要采用多机协同制导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时间和角度控制的协同制导律。首先设计了一种带有辅助阶段的两阶段制导律,通过引入辅助阶段制导增强了两阶段制导律的时间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带有辅助阶段的两阶段制导律的切换条件作出适当修改以同时控制攻击时间和角度。当期望的攻击时间和角度在合理区间内取值时,制导过程始终满足无人机的加速度约束和导引头的视场约束,该方法可用于实现多机协同攻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Cooperative guidance of seeker-less missile considering localization err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perform an accurate fire-and-forget attack of seeker-less missil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error, a new cooperative guidance strategy of multi-missiles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Firstly, an estimated position of the seeker-less missile is carefully selected, based on which the slant angle of the line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real positions of the seeker-less missile is approximately derived inspired by the localization theory of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Then,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guidance law considering the impact angle and time constraints, the consensus theory and the finite-time convergence approach, three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s employing the previously obtained slant angle are derived for intensive attack to address either a stationary or maneuvering target. Simulation results well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cooperative guidance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远距空空作战,建立了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飞行仿真模型,给出了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并给出了攻击结果,即脱靶量和目标杀伤概率的计算方法。在分析末制导阶段导弹雷达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引头误差对测量目标信息及导弹飞行过程和攻击结果的影响。最后,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和OpenGL进行了空空导弹的全过程飞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标和其发射的拦截弹对来袭攻击弹进行协同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最优协同拦截制导律。建立描述目标、攻击弹和拦截弹三者相对运动关系的模型,引入零控脱靶量对模型进行降阶处理。考虑拦截弹对攻击弹的拦截精度、拦截末端时目标的安全性以及目标、拦截弹的控制能量问题,基于攻击弹-拦截弹零控脱靶量、攻击弹-拦截弹终端横向相对运动速度零控脱靶量、目标-攻击弹零控脱靶量以及目标和拦截弹的加速度,建立了性能指标函数,同时考虑目标和拦截弹加速度的有限性,基于极小值原理设计了最优协同拦截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目标和拦截弹独立飞行的情况,采用协同拦截制导律,在考虑了目标安全性的前提下,机动性较弱的拦截弹能够以较平直的弹道成功拦截攻击弹。  相似文献   

14.
A new three-dimensional missile guidance law to control the impact vector against a stationary target is proposed. The composite guidance law has two well-known components: Apollo descent guidance and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 These respectively linear and planar guidance laws are combined to achieve a specified impact direction. The main idea is to define an impact plane and to steer the missile onto this plane using Apollo descent guidance while concurrently performing trajectory shaping wi...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异构多导弹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制导问题,在传统比例导引律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类领航跟随分布式协同制导律。运用代数图论、分布式网络同步原理以及非线性系统一致性理论,领弹采用基于固定系数的比例导引律,从弹采用基于可变系数的参数自适应比例导引律。该领航-跟随分布式自适应协同制导律可使领弹和从弹实现对目标的同时攻击,且各相邻导弹间仅传输各自的可测状态信息,算法具有较低的通信代价和较好的可扩展性。最后给出了相关数值仿真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杨胜江  温求遒  周冠群  夏群利  黄文宇 《航空学报》2020,41(z2):724449-724449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捷联导引头,提出导引头最小视场角(FOV)约束问题。首先分析了导引头视线角变化规律,指出在攻击固定目标时,导引头最小视场角约束在弹道末段无法被满足,导引头将丢失目标。在此基础上,基于缩短导引头丢失目标距离的目标,提出一种满足导引头最小视场角约束的制导策略。该策略不依赖于末制导律形式,当最小视场角约束无法被满足时,改变原有制导指令,主动改变弹道轨迹以增加弹体视线角,避免超出视场范围。其次,针对飞行器过载约束,设计了制导策略切换点,在到达切换点时该制导策略将结束工作,避免末端过载过大超出约束。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出制导策略有效性,能够大幅度减少导引头丢失目标距离,工程上有利于提高末端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17.
自寻的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出一种适用于红外和雷达自寻的制导导弹的适应性强、制导精度高、易实现的最优制导规律。为解决工程实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目标机动加速度模型。根据该模型并利用导弹导引头的AGC信号或雷达测距信号,给出了目标机动加速度、导弹与目标相对距离和距离变化率的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8.
主动寻的末制导的截获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赤飙  毛士艺 《航空学报》1997,18(4):473-476
研究了雷达指令修正惯导中制导加主动寻的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下,雷达定位误差造成的导引头天线指向角误差和多普勒定频误差的统计特性,计算了末制导的截获概率,明确了不同因素对截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