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斯蒂芬·克莱恩作为美国文学"自然主义的先驱",对美国文学以及后辈文学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论文总结了十年来国内对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译介及研究.认为学者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克莱恩的写作手法、作品主题探究、作品所透视的价值观、艺术特色及语言特点.学者们的研究深刻透彻,但也存在偏颇,论文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质量论坛"是航天行业质量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一起交流、研讨的盛会,得到了航天科技、科工两个集团公司和航天行业各企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专家都对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文章对电子专业教学中的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提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角度,提出了黑箱理论的概念,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洁  刘姝  田胜 《中国航天》2011,(10):6-9
2011年9月13~15日,以"应用空间技术进行地震监测和早期预警"为主题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第三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空间合作组织8个成员国和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04,25(5):487-487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 (台北 )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于 9月 7日至 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参加本届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的近百名航天界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其中既有海内外的专家 ,也有青年学者 ,特别是涌现出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和在读博士生 ,他们齐聚一堂 ,畅所欲言 ,在航天器系统、航天动力学、运载系统、推进系统、结构材料与微重力科学等航天技术相关领域 ,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此次研讨会编辑出版了《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论文集》 ,共收入…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学者这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目前国内研究的大多为有标准轨道的再入制导方法,且从最优原理出发对再入标准轨道进行了优化。对纵向再入制导规律也找出了最佳增益系数。侧向制导采用漏斗型开关曲线其效果良好。预测制导方法也开始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论文从跨文化的角度论述异化与归化的必要性及其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阐明了运用异化与归化方法,不仅能使译文通畅,更给译文注入语言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Turbo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纠错编码方式 ,已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文中介绍了 Turbo码的编码方式和迭代译码原理 ,详细推导了 MAP算法。给出了目前用于 CCSDS标准中的 Turbo码结构。对 Turbo码和卷积码的异同点做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一些目前关于 Turbo码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前言     
桥函数,在1982年国际遥测会议上首次提出时,就引起了许多学者关注。桥函数导论一文在1983年IEEE杂志上发表后,先后有6个国家的学者来函索取文章。此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牟芝英提出了另一类桥函数,即先复制后移位的桥函数,并对桥函数的正交性条件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近两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张其善教授为首的研究组在桥函数的理论和应用上做了许多工作,他们进一步探讨了桥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正交性条件、正交系、桥函数变换及桥函数在多路通信、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1,(1):10-10
本刊讯2010年11月17~19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宇航学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发起的"201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论坛"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卫星应用界的知名人士和从事卫星应用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经营北斗导航系统的运营服务商、生产商、  相似文献   

11.
一种提高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精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有涛  徐波  熊欢欢 《宇航学报》2014,35(10):1165-1175
针对近地导航卫星仅利用星间测距进行自主定轨时,因无法消除星座整体旋转误差而导致长期自主定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拉格朗日导航卫星星座与近地导航卫星星座联合仅利用星间测距进行自主定轨的方法。建立了拉格朗日轨道导航卫星星座和近地导航卫星星座联合仅利用星间测距进行自主定轨的动力学模型和观测模型。利用扩展Kalman滤波(EKF)算法和星间测距信息实现了拉格朗日轨道导航星座与近地导航星座的长期自主定轨。以4颗拉格朗日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座与12颗GPS卫星组成的近地导航星座作为仿真对象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仅利用星间测距的联合自主定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导航卫星星座的长期自主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的自主导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总结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分折了目前几种候选的自主导航系统,对比了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然后介绍了自主导航技术及系统组成规律。着重介绍了载人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组成,自主导航的算法。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星车视觉导航与自主控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延宁  冯振  马广富  郭宇晴  张米令 《宇航学报》2018,39(11):1185-1196
以视觉为主的行星车自主地形感知、导航、规划与控制系统是其安全高效探测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已成功开展和计划中的系列行星车任务导航与控制系统进行汇总,重点梳理了行星车多源地形感知、自主全局和局部导航、自主路径规划与控制等若干关键问题的进展情况,展望了未来自主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任务需求构建了行星车视觉导航与自主控制研究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4.
深空自主导航系统的可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黄翔宇  崔平远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06,27(3):332-337,358
研究了深空自主导航系统的可观性分析。建立了自主导航系统的观测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确定分析和可观性秩条件的导航系统可观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直接利用多个导航目标的视线方向、视线角、夹角和图像信息等非线性观测量进行导航系统可观性分析的困难。针对观测矩阵的秩无法通过表达式直接确定的问题。给出了基于观测矩阵奇异值分解的导航系统可观性分析方法,并用来分析了几种观测模式对应的导航系统的可观性和轨道参数可观度。可以为在不同轨道段组合不同的敏感器提高轨道的估计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标准X射线脉冲星导航(XNAV)能够求解航天器的位置信息,但航天器钟差会导致XNAV的结果产生误差.鉴于脉冲星周期的稳定性,在利用XNAV进行轨道估计中,将钟差作为状态变量进行估计的授时方案已被相关学者提出.一种针对卫星轨道修正专门设计的可观测性分析工具在文中给出,利用其能够有效地判断各个状态的可观测性情况.利用该方法分析将钟差作为状态变量的导航方案,其结果表明仅需2颗脉冲星就可以对全部轨道六根数,以及卫星钟差进行观测;仿真结果验证了可观测性分析结论,双脉冲星导航时系统可以达到60m的定位精度和60ns的授时精度.对比仿真同时揭示了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抑制钟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将由于钟差引起的定位误差减小20倍以上.理论分析与仿真表明,将钟差作为状态变量的导航方案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估计钟差,并抑制钟差影响、提升系统估计精度的导航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邦UKF算法的月球探测器自主组合导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徐世杰 《宇航学报》2006,27(3):518-521,540
研究了月球探测器在地一月转移轨道阶段的自主导航方法,提出了利用地月位置信息和星光角距测量信息实现探测器自主组合导航的方案。针对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非线性的特点,将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算法和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新的联邦滤波器并应用于自主导航系统中。对这种导航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和传统的联邦滤波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和联邦滤波算法的导航位置估计精度约为1km,速度估计精度约为0.01m/s,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星间链路的分布式导航自主定轨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脱离地面支持自主定轨的导航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星间链路双向测距的自主导航定轨算法。文章分析了导航星座星间链路双向伪距测量模型,给出了分布式自主定轨数据流程,设计了导航星座基于星间链路分布式自主定轨算法。根据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公开的真实GPS系统事后精密星历,对本文设计的自主定轨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的自主导航算法在自主定轨90天末期,用户测距误差(URE)达到30 m左右,验证了该设计的自主定轨算法具有较高的自主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8.
导航星座自主星历更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帅平  曲广吉 《宇航学报》2006,27(2):187-191
自主星历更新是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卫星轨道精确确定和轨道短时预报两个方面的内容.相比之下,卫星轨道短时外推预报容易实现.因而,本文在系统地论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信息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一整套由星间双向伪距和测量方程、卫星受摄轨道系统状态方程、以及协方差匹配自适应Kalman滤波组成的卫星自主轨道确定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星载Kalman滤波器处理星间双向测量数据,卫星自主轨道确定精度和用户测距精度可以分别达到5.40m、1.86m,能够满足用户高精度导航应用需求.初步证明导航星座自主导航信息处理流程及其星历更新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星定点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围绕复杂形貌行星着陆过程环境特点,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随后综述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的研究现状,并概括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未来行星着陆探测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卫星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勇  魏春岭 《航天控制》2002,20(2):70-74
综述了国外卫星自主导航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简要地介绍了国外的麦氏自主导航系统、星光折射 /星光色散法自主导航系统和基于雷达高度计的自主导航系统的研制情况、特点及导航精度 ,为确立我国研制卫星自主导航系统的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