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媒体     
《飞碟探索》2006,(9):5-5
暴龙在青少年期,几乎所有肉食动物它都能“海扁”。直到它十几岁步入性成熟阶段之前,死亡率都很低,但是之后它们就碰到一个真正的问题——成年危机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艾里克森等人研究了群聚一地的几种白垩纪北美暴龙的化石。他们发现这些暴龙极可能是在干旱时为了寻觅水源而集聚一地,在几个星期之内先后“挂”了。利用它们腿骨的年轮估算它们在不同年龄层的死亡率,发现幼小暴龙可能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加上天敌环伺,死亡率蛮高。但是只要长到身长至少两米的暴龙大约有七成会活到14岁的性成熟期,然而过了这个阶段到23岁,死亡率又增至每年两成多。成年暴龙会为求偶、争夺栖息地而争斗,有些成年暴龙的颜面化石就留下了打斗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植物不需要神经元,因为它们不必移动就能生活下去。但大多数的动物类群都有神经元。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可能老早就“发现”了神经元。后来被所有的类群继承了下来;也有可能是分别几次“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陈丹 《太空探索》2006,(4):56-61
从太阳系到深远的太空,尖端天文学究竟以探索什么为目标呢?在天文学领域里,过去对地外生命的探讨并不是很积极,但目前尖端天文学则开始努力搜索“第二个地球”。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甚至我们连直接观测巨行星都尚未成功。如同我们尽管认为太阳系外有“第二地球”却未发现一样,这些“应该有,但是无法全面观测和解释的天体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清楚,天文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仍为数众多。例如我们观测到“宇宙膨胀的速度比以前快”,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必须有“使膨胀速度加快的能量”,但是能量的原形是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在这篇系列连载中我们特别列出几个有趣的题目,介绍它们的现状,以及那些向解开这些谜团挑战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在第21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太阳峰年”卫星和“火鸟”卫星上的硬x射线爆发探测器探测到数千个硬x射线太阳耀斑.研究这些事件的瞬时特性,我们发现它们当中几百个样品具有1秒以下持续时间的快速尖峰结构.我们分析了其中部分观测资料,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四个共同特征.在这些特征中,准周期振荡使我们认为,在日冕上可能存在着快速振荡.本文导出了它们的周期表达式并讨论了这种振荡的俘获条件.   相似文献   

5.
看看世界地图就会清楚:如果各块大陆能象玩大型的拼板游戏那样移动,非洲大陆凸出的那部分恰好妥贴地嵌到美洲大陆上.早在1912年,两块大陆的轮廓互相吻合这一点,启发一位德国的气象学家阿·威格纳去探索一种令人瞠目的理论.他认为,地球上的七大洲原先是连着的,是一大整块陆地,他把这个超大洲取名为“潘加埃”,意思是“总大陆”.它在满布着地滞性岩块的海上漂浮,历经了几亿年才漂散开来.威格纳的理论对现存和已绝迹的很多类动植物的分布现象,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例如,不少南美的淡水鱼种在非洲有极类似的近支,而它们是不可能远渡重洋,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同样,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现的野生猴子,也不像是在两地分别进化的.  相似文献   

6.
在神秘的宇宙间有着许多我们人类未知的奥秘,而目前天文学家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宇宙中深不可测的东西。他们对宇宙知之并不算少,但有些物质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天文学家认为,他们知道太空中有多少物质,但是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都发现不了它们。这就像是在你自己背的背包中装了一捆书,你都无法看到它们。2002年春天,一队天体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相信存在而又发现不了的东西,可能是一些宇宙间的“失踪物质”,这些物质构成万物,而且能以好几种形式出现,如液体、气体或等离子体。天文学家曾检测过那些在太空中漂浮着的巨大而又不可见的热氢气…  相似文献   

7.
南孩 《飞碟探索》2008,(1):19-20
仰望太空,我们可能无法理解的是:我们所见到的星星有些仅仅是它们几百年以前的真实相貌。也就是说,我们见到的某些星系,可能在几百万年前就已荡然无存!如果不考虑引力波的无法预料的瞬时影响,太阳爆炸后的8分钟内,我们依旧能看到它跟往常一样平静地在空中熠熠生光。这即是光速下的距离所产生的“美”。  相似文献   

8.
陈丹 《太空探索》1998,(3):23-26
由几十亿至几千亿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在银河系里有着包括太阳在内的各种“长相”和各种“打扮”的天体,它们都是银河系的居民,而银河系就像太空中的一个居民点。 在茫茫的宇宙空间,散布着无法计数的居民点,它们都是与银河系相似规模的恒星系统,由于它们都在银河系之外,故称河外星系,或干脆就简称为星系。通过望远镜观测,人们发现这些宇宙空间居民点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其中有的是  相似文献   

9.
在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进程中,科学家们始终感到迷茫的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分子是怎样获得它们的独特扭曲的?在蛋白质中,几乎所有的氨基酸都是“右旋”,在碳核心周围,原子的2个镜像成为一个标示。而今,美国科学家提出的新的证据认为,这种一致的手偏性或同一手征性,可能先于生命起源之前。日前天文学家报告,在猎户星云中,从强星产生的一个区域里,发现了一种高水平的偏振光流。50亿年前,这种光可能把左旋氨基酸也播洒到了初期的太阳系中,然后又洒向地球周围的彗星、陨星和尘埃。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同一手征的神秘成因。…  相似文献   

10.
赵楠 《飞碟探索》2006,(9):32-33
“我觉得这东西对我们都很感兴趣……它看上去很伤心……在太空中没有爱,但是地球上却有关爱。”艾瑞尔学校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城外,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在那里我和约翰·迈克一起听了埃尔莎(化名)和她的同学们讲述他们1994年9月16日奇遇UFO的经历:共有60个6岁~12岁的孩子说,见到了一个大型宇宙飞船和几个小型宇宙飞船在操场旁边茂密的灌木丛上空盘旋并着陆。两天内,我们采访了12名孩子,他们都详细连贯地讲述了相同的奇遇。除了宇宙飞船,他们还看到了其他两个不明物体,其中一个紧贴在宇宙飞船的上部,另一个则在草地上来回飞行。据…  相似文献   

11.
失踪的彗星     
最近,天文学家们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成千上万颗彗星销声匿迹,失去了踪影。墨尔本大学物理学家罗伯特·福特博士认为,这些彗星可能仍然存在,只是我们无法观测到它们而已,其中有些彗星正朝地球飞来,并有可能与之相撞。福特还指出,这些失踪的彗星可能由一种被称为镜像物质的奇特物质构成。这是一种科学家新近发现的隐形物质,少数物理学家认为它可能就是那种飘忽不定的暗物质。暗物质被科学家们描述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死刑台”,不过,尚未有人确认这一物质。“如果镜像物质确实存在,那么,也就应该存在着镜像恒星、镜像行星,甚至镜像生命。…  相似文献   

12.
活的宇宙     
一些科学家曾提出,宇宙演化过程可能全息地记录在人的大脑中,可我们不知道其“编码”形式。最近有人提出“宇宙是活的”的理论,这似乎暗示,生物演化过程本身,正好是宇宙演化的一个缩影。  我们是复杂的生物体,不可能由化学物质“碰巧”酿造而出,而是由最简单的有机体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而来。宇宙可能有类似的过程,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不可能碰巧而出。较简单的宇宙首先出现,它可能经历了几千万代而进化到像现在这样的宇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教授斯摩林是这种思想最著名的倡导者。这种概念也借用了著名的宇宙学家霍金和…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美国亚利桑拿大学、布朗大学和其他五个学院的科学家们联合发表了一份科学调查报告:经过研究“伽利略”号太空船传回的大量资料和图片,科学家们发现木星的卫星“艾奥”的火山正喷射出非常热的熔岩,使它的表面温度成为太阳系最热的。科学家们同时指出,最少有12个不同的火山口在喷出温度超过1200℃的熔岩,而且有一个火山喷出的熔岩,其温度高达1700℃这比最接近太阳和最热的水星的温度还要高出3倍。但是,离开了“艾奥”的火山地区,其他的地方都是在零摄氏度以下。“艾奥”在近年依然在不断变热,这可能是它与木星的…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月19日晚上,我在家坐得闷,就到外面散散心。那天是农历八月十三,月明星稀,天空的星很少而且很暗。我无意向天空望了几下,忽然发现在西南边的天空上有一颗非常明亮的星,亮度比月亮还亮。它绕着一颗较暗淡的星来回地跳动,一共跳动了5次。最后,它与那颗暗的星重叠在一起。暗星依然在那里,可是那颗亮星却消失了。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三四秒的时间,过后那颗明亮的星再也没有出现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但可以肯定,那不是飞机与流星,因为它们都不会来回地跳动。那颗明亮的星或亮星奇异消失!广东陆丰@郭沈涛  相似文献   

15.
虚拟卫星     
江燕 《太空探索》2004,(2):34-36
今天,人们可能都知道,太空中有一种名叫GPS的导航卫星星座,不仅飞机、舰船、战车,甚至城市出租车,个人旅行家也都装有或携带GPS接收机,利用GPS卫星来导航定位。GPS是英文“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它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条升交点互隔60度的轨道上,每条轨道上均匀分布4颗卫星,可以使便于任何地方的观测者,在任何时间都能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通过接收它们的信号,确定自己的位置。严格说来,GPS系统不能称“星座”。  相似文献   

16.
于骥 《飞碟探索》2003,(3):35-35
岩石是地球最忠实的记录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认清它所隐藏的秘密。浙江省仙居县括苍山脉韦羌山的蝌蚪石就是这样。表面看上去,它是一种粗糙的、青黑色的石头,上面均匀地分布着一坨坨的突起,疙疙瘩瘩的,如肉瘤一般。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会发现那大块石头的外缘,还有一个显见是人为开凿的长方形框子。这样的石头也许在普通的过路人或旅游者眼里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说起蝌蚪崖上的蝌蚪文,当地人大都会表现出一种既神秘又敬畏的神情,在当地流传的许多石碑、家谱及传说中都有它的影子,甚至许多墓碑上直接写着“蝌蚪映辉”几个大字。可以说,从…  相似文献   

17.
游客驱车沿着法国布列塔尼南海岸前进,在距海滨胜地卡纳克2.5千米处,就能看到第一批石阵。这些参差不齐的大砾石显然是随意散布在田野间、树林里和村落边缘,令人目不暇接。它们在荒野间投下了长长短短的黑影,小者犹如望风的猎狗,大者犹如直立的暴龙,形状古怪,各不相同,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在灿烂的阳光下,巨石似乎失去了它们那些可怕的阴影,胆大的孩子也会爬到上面去,游客们则在一旁逐一点数。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卡纳克石阵,它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石阵由大约4000块巨石组成,以每排11块或12块的方阵形成长阵,大致从东到西绵延4千…  相似文献   

18.
在宇宙众多的星球中,惟独地球身披蓝色,显得那么美丽、宁静而又生气蓬勃。但是,这个有着高度文明的星球,有没有可能与其他星球相撞而毁于一旦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观测手段的进步,人们发现,太阳系里的小行星和彗星多到数以亿计,它们多次向地球撞来,使地球几遭不测。人类惊呼地球处在危险之中!一则引起轰动的报道据《中国科学报》1998年3月30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最近收到国际小行星中心主席马斯登博士的通报,一颗名叫“1997XF11”的直径约为1000米的小行星,将于2028年10月掠过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此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哈弗曼附近,所有对飞碟现象感兴趣的人可能都了解此事。1980年12月29日晚上,伯蒂·凯什、维基·兰德伦和科尔比·兰德伦驾车行驶在公路上。他们无意中发现空中有一颗“燃烧的钻石”,它的样子就好像有人把两个色彩斑斓的锥体的底部互相对接在一起似的,汽车的马达当即熄火了。小科尔比留在了车上,而被眼前景象惊呆了的两个妇女则走下了汽车。她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空中缓慢移动的发光物。不久,空中出现了一批黑色的直升机,它们盘旋于发光物周围,并随其一起隐没于地平线之后。两名妇女来…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商务周刊》1980年12月1日报道〕:由于苏联携带远程巡航导弹的轰炸机对美国航空母舰的威胁越来越大,五角大楼出于对此事的关注,悄悄地开始了一项研制监视轰炸机的侦察卫星计划。该项计划是保密的,任何人都不会公开谈论它。但是据五角大楼一位官员声称,军界要在八十年代中期部署6颗这种卫星,总耗资在“几十亿美元以上”。目前有三家航空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正在为研制卫星和它们的舰载通信设备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