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应用——推动全球航天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以来,人类的航天事业已走过了50个年头,50年来航天技术对推进人类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卫星应用更是在全球航天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空间物理研究开始于地基监测,人类很早从极光、气晖、天电、潮汐等现象开始了地面的观测研究,随后利用气球、火箭进行了临近空间的探测。空间物理学的发展随着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了。自20世纪中期的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射了数百个航天器用于空间物理探测。1国际空间物理探测发展阶段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其后短短5 0多年,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除了陆地、海洋和大气之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空间环境息息  相似文献   

3.
1 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工程 □□现代航天事业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中,航天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几十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而载人航天已经逐渐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发展趋势,其意义越来越明显,世界大国都在倾力加入这个行列。 1.1 国家地位需要 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它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0月4日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60周年纪念日。1957年10月4日,人造地球卫星-1(Sputnik-1,又称斯普特尼克-1)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它是苏联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1卫星概况人造地球卫星-1于1957年10月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主要用于获取高层大气密度、无线电电离层传输等方面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5.
1967年,对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4月,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10周年;10月则是苏联十月革命50周年。此时,苏联人悄悄进行的载人登月工作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他们认为自  相似文献   

6.
<正>空间物理研究开始于地基监测,人类很早从极光、气晖、天电、潮汐等现象开始了地面的观测研究,随后利用气球、火箭进行了临近空间的探测,空间物理学的发展随着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了。自20世纪中期的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射了数百颗航天器用于空间物理探测。4我国空间物理探测最新进展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探测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成功实施,开  相似文献   

7.
<正>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30周年(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际,中国宇航学会空间能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于1987年10月4日~7日在苏州召开。出席这届年会的,有来自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所属研究院所、高等院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长钱学森。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研究院抓总研制和发射了200余个航天器,目前百余个航天器在轨运行。已经形成了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航天技术把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至今,已经有43年的历史,43年弹指即逝,如今,已有5000多颗航天器驰骋九宵,人类登上月球,造访火星,800人次遨游太空,俄罗斯男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和美国女宇航员露西德分别创造了在太空生活439天和188天的男女世界纪录。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已有20多个国家发射了自己制造的卫星。卫星和航天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地球资源开发,同时也导致了太空军事活动和外层空间武器的发展。军用卫星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了空间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今年是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4O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壮举,我刊于今年5月号、8月号和本月号分别隆重推出了“人造地球卫星专辑”、“遥感卫星专题”和“通信卫星专题”,并在下文中概述了当代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今后,我刊还将陆续出版导航卫星、军用卫星、科学卫星和小卫星等专辑或专题,以便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1九霄云外大有作为广阔无垠的太空是除大陆、海洋、大气层外的人类第4个生存环境。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蕴含着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  相似文献   

12.
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已经整整40周年了。在这40年里,约有4800多颗形形色色的人造卫星升空。在这些卫星中,有的重几吨,有的只有几十千克重,但它们却对地球上的人类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并为人类带来了数不清的财富。 “顺风耳”——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8,(4):16
自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已向太空释放了6000多个航天器,其中大多数航天器不是香消玉殒了,就是四分五裂成为在太空游荡的垃圾了.如何处理废旧的航天器和太空垃圾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国际难题.  相似文献   

14.
黑色一分钟     
四平 《太空探索》2007,(5):54-55
今年距离人类迈入太空时代的原点有50年的光景了。1957年10月4日莫斯科时间22时28分34秒,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宇宙航行的道路。一个小小的球,却翻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半个世纪太空探索的岁月中,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解决人类航天飞行所必须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航天技术正在飞跃发展,以航天飞机、空间站为代表的航天科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走向新的发展途径,已成为超级大国军事、经济交织竞争的新领域。航天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带来在地球上不能得到的新资源,地球上无法实现的工业、农业、医疗科技、种植、养殖业等领域的新科技成果。航天技术已与经济效益、人类利益、社会效益直接联系,航天飞机、航天产品等宇航技术已与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由单一投资型迅速转向收益型、盈利型业务,这已成为面向21世纪高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航天飞行活动居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阿波罗工程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谷 《太空探索》2009,(8):30-3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美苏开展的激烈太空竞赛中,苏联连续获得数项第一: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把世界第一位航天员送人太空…….美国朝野上下均深感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欧洲在70年代末就开始发展空间平台,并发射了第一代空间平台“SPAS-01”。目前,欧洲除了继续搞SPAS列平台外,还正努力研究第二代空间平台“尤里卡”,其对欧洲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7月20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它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纪念日。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阿波罗载人登月活动的成功至今仍对人类社会在政治、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甚至精神等许多方面产生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图为马绍尔共和国1989年发行的航天探索的里程碑套币中的一枚,钱币背面正中为马绍尔国徽图案,上部为英文“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左侧为$50,右侧为1989字样,下部为马绍尔土著文字“分割国家岛屿的辽阔海域”,重量为31.100克(1盎司),成色为0.999SILVER(纯银),发行量为25000套。正面图案为第一颗人造卫星及其轨道,上部为英文“第一颗人造卫星·1957”字样。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于1957年10月4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由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它的成功发射揭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幕。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一片火星热的推动下,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最近提出了一项载人火星飞行计划,该计划设想于2007年,即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发射50周年之际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