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我国新一代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经过一年多的在轨测试和试运行后,于8月12日正式交付。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成为我国通信网中的重要一环。东方红三号卫星的交付,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事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阶段。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2.
发射短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顺利升空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新型长征一3C运载火箭,准确进入轨道。之后,卫星太阳翼和天线相继展开,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拉开了北斗导航星座部署的序幕。该星首次采用东方红三号改进型平台,经过大量技术创新研制成功,卫星设计寿命为8年。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卫星,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见本刊封2)。  相似文献   

3.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过160多天的在轨测试及运用,卫星性能良好,技术参数正常,达到了90年代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于199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投入使用。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了交...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任务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应用于“东方红三号”(DFH-3)卫星的推进子系统,完成其轨道转移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建立了卫星任务和系统优化计算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卫星轨道转移和位置保持任务进行优化模拟计算,讨论了推力弧段和推力等对卫星变轨时间、MPT累积工作时间、卫星干质量和有效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PT可大大减少推进剂工质消耗,增加有效载荷,变轨时间明显大于化学推进,但小于相同电功率的其他电推进。  相似文献   

5.
“东三”卫星在轨测试正常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于5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度后,从5月21日开始,部分东三技术人员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测控站,配合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东方红三号卫星进行了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以详细评估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为卫...  相似文献   

6.
摆动扫描地球敏感器数学模型及飞行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东方红三号卫星(DFH-3)控制系统设计和数学仿真中采用的摆动扫描地球敏感器IRES-01的数学模型,东方红三号卫星近三年飞行试验结果与数学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投入使用本刊讯今年2月10日起,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转发器试运行的基础上,又开通了15个转发器作为公用网通信业务,其业务遍及北京、长春、拉萨、广州、乌鲁木齐、昆明、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定点在东经125度赤道上空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  相似文献   

8.
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范本尧曹志先5月12日,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于5月20日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由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组织的在轨测试初步数据表明:卫星各个系统均工作正常,通信系统的各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北京时间5月12日零时17分,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由新型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4分钟后,指挥大厅的数据显示星箭正常分离,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2O9公里,远地点36194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地面测控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26日零时45分,我国研制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星-22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2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为实用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东方红三号”的后续星。卫星重量为2.3吨,设计使用寿命8年,主要用于地面通信业  相似文献   

11.
10月31日0时02分,为我国航天事业屡建奇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再显神威,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我国新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入茫茫夜空。27分钟后,发射中心指挥大厅收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喜讯: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大厅里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63次发射。 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和全三轴稳定技术,卫星设计寿命8年。该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太阳神侦察卫星计划张万增法国的第一代军事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Helios)卫星将于1994年5月发射并投入使用。太阳神卫星重2500公斤,将由欧空局的阿里安-40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1977年法国国防部曾提出过萨姆罗(S...  相似文献   

13.
中星22号通信卫星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星22号通信卫星是以东方红三号卫星为平台的又一颗通信卫星。本文摘要叙述了其热设计特点,通信舱和天线相对东方红三号卫星的热设计特征,以及平台部分的变化和热设计的改进措施,还概要介绍了实际飞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2日19时04分,实践十三号(中星十六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该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中国首颗高通量、电推进工程化应用的通信卫星,也是东方红三号B平台全配置的首发星,承担了中国首次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开展对地高速激光通信试验等任务。卫星在轨寿命15年。上级有关部门领导,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15.
东方红三号诞生记范炬炜孟令军1997年5月12日,这饲令12亿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广播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顺利升空。星箭分离后,卫星灵巧地完成了140多个太空动作,于5月20日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我国的广播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东方红三号卫星的速率积分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描述了速率积分陀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东方红三号卫星陀螺在轨飞行四十天中的常值漂移标定和补偿的结果, 证明了BICE生产的速率积分陀螺的可用性和两种标定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通信需求增长十分迅速,曾一度形成了国内卫星通信资源短缺、转发器供不应求的现象。经过几年来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卫星通信的条件在近期将获得较大的改善。由于中星五号卫星的开通使用,目前我国国内使用的通信转发器已达到30个,初步改变了国内使用的卫星转发器大约有一半是租用境外卫星的状况。国内研制的东方红三号(简称东三)卫星  相似文献   

18.
引言小卫星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具有成本低、性能高、周期短、质量轻、体积小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能以多颗小卫星组成星座,实现全球卫星个人通信。这种星座目前全世界已出台的有十几个。轨道通信(Orbcomm)卫星星座,今年即将在轨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它将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9.
晓雨 《中国航天》1997,(2):11-14
去年是斯波特对地观测卫星业务投入使用IO周年。1986年2月,斯波特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被送入轨道,从而迈出了这项成功的卫星对地观测计划最重要的第一步。此后,在199o和1993年,斯波特2和3又相继发射。着眼于未来,扩展了多光谱能力并带有宽视场有效载荷的斯波特4卫星将在199  相似文献   

20.
嫦娥一号卫星整星主结构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由于其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月球表面特殊的温度分布,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给整星的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使得整星的热控方案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很大不同。文章着重分析了卫星的特点,并且给出了主要的热控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整星的热分析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卫星在各种工况下的温度指标,实现了总体提出的热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