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1,20(6):85-85
2011年1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二号,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4,(12):5-5
11月20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四号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四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9次飞行。此前的11月15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三号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二十三号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孙从容 《航天器工程》2003,12(3):144-150
介绍了GPS数据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地理定位中的应用,即利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下行数据中的GPS数据和轨道拟合技术,得到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定位。该技术突破了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必须利用卫星轨道报的传统手段,为配备有GPS的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用户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定位精度高的地理定位方法。该方法定位精度优于利用轨道报进行地理定位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士元 《中国航天》1999,(8):15-18
今年5月10日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试验卫星——实践5号小卫星顺利升空了。该卫星质量为298公斤,尺寸约为1.10米×1.20米×1.04米,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事件测量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等。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5.
发射短讯     
<正>遥感卫星19号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11月22日报道,11月20日,长征4C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19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4次发射。遥感卫星19号和长征4C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试验五号卫星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11月27日报道,11月  相似文献   

6.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住实践五号卫星研制的机会,开展小公用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分四号”卫星遥感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四号"卫星将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相结合,为减灾、气象、地震和林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并为海洋、国土和水利等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提供遥感数据支持,实现中国民用高分卫星研制和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新突破。文章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运行轨道、探测手段、控制体制等多方面的任务特点,总结了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高精度控制技术、复杂条件下像质保障技术、高精度热控技术、高可靠长寿命技术等创新点,为中国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领域后续发展提出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践五号卫星及其飞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航天报》报道,2011年11月30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C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三号成功送人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长征"二号C/SMA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送入预定轨道。早在1990年,中国航天与巴基斯坦开展了第一次合作,"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首飞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2011年,中巴航天再度携手,巴基斯坦1R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619-619
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射时间:2011年11月9日11时21分51秒(北京时间)。发射地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用途:主要服务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和"遥感卫星十二号"同时发射上天的还有"天巡一号"卫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27日6时48分11秒,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与研制的“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质量2 700 kg,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2006年9月9日15时,“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国产遥感卫星家族不断添员添丁,仅2018年就有高景一号03和04星,高分一号02、03和04星,海洋一号C卫星等多颗遥感卫星接连升空。已经形成了气象、海洋、高分、资源、环境等对地遥感观测卫星系列,商业遥感卫星系列也发展迅速。天上众"星"云集,但就遥感卫星应用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2018年9月19日,第五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遥感卫星正在经历系统规模、数据量、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爆炸式增长。传统遥感卫星设计孤立,使其协同性不足、响应速度慢,难以体系化应用。提出了一种由管理层、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信息层、应用层等多层结构组成的智联遥感系统架构,并梳理了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软件定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关键技术方向,以突破遥感卫星系统的联合规划、联合响应、联合处理的多元协同能力瓶颈,为实现从遥感卫星至卫星遥感的全链条革新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数据的浏览查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璇  王风华 《宇航学报》2006,27(3):562-564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编目、存档管理、浏览查询和产品生产等部分。其中,浏览查询是向遥感数据的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卫星原始数据各级产品数据的手段,浏览查询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本文介绍了新一代高码速率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中浏览查询系统研制的主要技术。本文所研究的浏览查询技术已成功的运用到资源二号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数据处理系统中。本文论述的数据处理技术将为其它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小卫星或纳卫星组网的遥感星座呈现井喷趋势,"高景"一号星座组网成功、"高分"一号星座组网成功、"长光"一号星座顺利组网,以及"深圳"一号卫星等一批新型星座启动建设。据统计,我国在2030年前规划中的低轨遥感星座卫星总数超过800颗。国外已经有一些关于低轨星座的成功运营案例,如行星(Planet)公司构建了目前具有全球高分辨率、高频次、全覆盖能力的遥感卫星系统。低轨遥感星座目前正在以低成本、近实时、广覆盖、高分辨率、快速获取的方式,提供全球空间大数据,引领数字地球由观测时代进入实时地球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水边线提取对揭示沿海地区自然资源管理状况和人工海域使用程度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文章以津冀地区沿海城市海岸带为例,选取"高分一号"卫星数据为遥感数据源,首先对数据进行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融合和裁剪等处理,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目标提取技术自动提取了研究区内大范围的水边线,并在充分了解不同海岸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提取的岸线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岸线类型主要以砂砾质岸线、养殖/盐田岸线和港口码头岸线为主。在分类结果的精度验证过程中,以与"高分一号"卫星相近时期的亚米级遥感影像为底图,以目视解译的方式从中提取高精度的海岸线,并将目视解译的结果与从"高分一号"卫星数据中提取到的岸线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发现,两者位置、长度等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海岸线提取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有效性。该方法为基于"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大范围海岸的水边线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实现中国海岸线的定期自动更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面向对象的海岸线提取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二号"(GF-2)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时代。由于兼具高辐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机动能力等特点,GF-2卫星数据应用于海岸线提取将极大提高提取的精度和速度。现有的遥感解译海岸线方法主要有阈值分割法、边缘检测法、区域生长提取法、神经网络法和面向对象法等,其中面向对象法是一种新兴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影像的分割,使同质像元组成大小不同的对象,从而实现较高层次的遥感图像分类和目标地物提取。文章以深圳大鹏半岛GF-2卫星数据为例,通过对影像进行正射校正、配准、融合和裁剪等预处理,再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海岸线进行了提取,并对入海河流河口处的海陆分界线划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海岸线提取结果与GF-2卫星遥感影像叠加进行验证,结果可靠,且所耗时间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卫星遥感应用已经逐渐由传统的科学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如何迅速、有效地完成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信息提取以及产品生产,满足卫星遥感数据在灾害应急、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与长势监测等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探索可持续的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区域应用解决方案,已成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用户非常关注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11日11时0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托举"北京"三号卫星直冲云霄,同时搭载的还有"海丝"二号卫星、"仰望"一号卫星、"太空试验" 1号天健卫星。随后,4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三号卫星是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光学敏捷遥感卫星,可快速获取高质量、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地面影像,大幅提高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技术水平。卫星成功发射后,可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