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我国是陆海兼备的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km~2管辖海域,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海洋拥有丰富的油气、渔业、矿产等资源,我国对海洋资源、安全的依赖程度日趋上升,海洋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我国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加强对我国的围堵遏制,周边邻国不断加强军事实力,给我国海洋安全带来严峻挑战。钓鱼岛争端、东海及南海划界等争端不断涌现。此外,海上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是中国拥有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该省所辖海域是中国联系东南亚的主要交通要道,其海上搜救责任范围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同时随着中国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每年有大量各国船舶和航空器通过海南省及其附近海域,然而由于南海海域地处台风走廊,海况恶劣复杂,这一海域也是中国海上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带,每年都因海上遇险事故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3.
高分三号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岸大国,海岸线约1.8万km,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面积500m~2以上的岛屿约6500多个,内水和领海主权海域面积38万km~2,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2。我国在全球海洋政治、经济、交通、安全、科研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遥感卫星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已经广泛用于海洋领域,为海洋监视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海军担负着抵御海上威胁、保障海上安全、维护海上领土主权和保护海洋资源等作战任务。目前,我军海上作战部队缺乏基础通信设施,存在跨域可靠通信保障困难、情报信息难以及时高效回传等困难。通信卫星具有覆盖全球、地面设施依赖程度小、灵活性强的优点。天基卫星通信网可满足我军在跨域环境中对命令、语音、数据、视频、互联网接入和远程指控等业务的通信保障需求,提升海军作战的"懂天、用天"能力。本文对国内外通信卫星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卫星通信在海军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天地协同的"云+端+边"一体化卫星通信系统设想,构建了海军作战中卫星通信智能支援的若干模式,为我国海军作战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实施过程会受到气象海洋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气象海洋环境会直接影响海上发射窗口期的选择及发射安全。为避免海上发射在复杂气象海况条件下发生设备重大损坏、窗口长期延后和人员安全事故等问题,通过分析黄海海域波浪场、风场、温度场及降水场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基于季节变化特征的海上发射实施阶段及季节性预防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在不同季节极端天气下海上发射运载火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冯奕 《空中交通管理》2006,(12):40-41,62
“安全注意力”、“安全注意力资源”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富有新意的提法,是系统安全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派生的一种安全生产保障新思路、新对策,也是安全保障部门预防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高风险的智力劳动,空中交通管制是以人为决策  相似文献   

7.
管制工作智能型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管制业务状况直观的可视化信息,真实反映当前管制保障状态及以前的管制工作记录,并能够实时完成安全监控管理。该系统应用于管制运行部门、业务职能部门及安全监察部门,能够有效地进行实时安全管理,提高管制工作的安全系数。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公正处理事故的依据,对管制工作质量以及个人工作能力进行综合考评。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在黄海海域顺利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捕风"一号A、B卫星及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突破了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考核了海上发射火箭、卫星、发射平台、测发控等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验证了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射流程的合理性,探索形成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在国际上早被广泛使用。美国航天飞机为主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推进剂就是54m3液氢和145m3液氧。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制和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就使用了这种高能低温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氢的易燃易爆特性是其安全使用最主要的危险。国内外在其生产、贮存、使用、发射等过程中,都曾发生过程度不同的爆炸事故。现将其中14例事故汇集如下,其中大多数为美国航宇局发生的事故,每起事故只列出事故及其原因,为的是引以为训。1.液氢容器排气口爆燃事故:在一次用0.25MPa表…  相似文献   

10.
航 天 短 讯     
<正>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圆满成功据新华网2019年6月5日报道,当天,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捕风一号A、B卫星、中电网通一号A、B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天启三号卫星和潇湘一号04星等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宣告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本次飞行试验首次采用"航  相似文献   

11.
赵普洋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38-39,21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据ICAO统计,2004年我国航空公司定期航班完成总周转量240.76亿吨,比2003年增长36%,2005年完成259.20亿吨,比2004年增长12%。在客货运输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民航总局在“十一五”民航安全规划中,又提出将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降低到0.3以下。可见,摆在民航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任务有多么艰巨,而业内人士一直在查找、探求事故和差错的原因。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空中心的统计表明,有80%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关于人为因素在飞行人员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是,对空管人员的研究相对很少,而对于空管技术保障方面人为因素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空管技术保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人为因素”安全管理的探索,以提高空管技术保障安全工作以及航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海上编队区域防御,是保障海军在近海、远海或主权海域作战行动安全而组织的综合防御。海上防御体系一般分为编队防御体系和单舰防御体系。从保卫的目标特性来看,编队防御体系属于区域防御体系,单舰防御体系属于点防御体系。海上区域防御的特点:一是防空兵器的部署点与要保卫目标的所在点通常是一体的或相距较近;二是被保卫的目标和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海射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WEY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人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此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合,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卫星系列的发展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 言   我国东临太平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大陆海岸线长达 1.8万多公里,沿海岛屿有 6500多个,岛屿岸线约 1.4万多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按我国主张,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近 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有 4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 13%的沿海省、市、自治区。因此,海洋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利用空间技术监测海洋,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开发海洋资源、减轻海洋灾害和有效实施海洋管理等方…  相似文献   

15.
先进的设备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现有设备的运行正常率,防止事故发生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从而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内蒙古空管分局下属的技术保障部负责该分局导航、雷达和通信设备的管理、运行维护、维修、基本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  相似文献   

16.
欧空局发射的欧洲遥感卫星(ERS-1)具有为海洋科研和海洋经济服务的双重目的。这颗卫星在海洋渔业、海上油气业、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环境监测等海洋经济部门的应用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我国在发射自己的海洋卫星之前,先行接收和应用ERS-1卫星数据是发展我国海洋遥感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拟对ERS-1卫星产生的社会效益、科学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一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6,(3):46-46
由于失去了机动能力.美法合作的“托佩克斯,海神”(全称为“地貌实验/海洋动力学综合监视与研究观测项目”)卫星在成功运行13年、绕地飞行近6.2万圈后,于最近停止工作。该卫星发射于1992年8月10日。它给海洋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最早实现了对洋面地貌的连续全球观测.使人们能了解到海洋每周的重要变化。它的数据使有关海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的认识产生了巨大改变.曾用于飓风和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预测、海洋与气候研究、船舶航线规划、海上工业、渔业管理、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全球潮汐模型改进和海洋垃圾跟踪等。该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但最终却成了历时最长的地球轨道雷达观测项目。它的用户遍及全球.包括54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星上用于保持轨道指向的俯仰反作用轮于去年10月9日失效.后续海洋研究卫星“贾森”1已在2001年12月发射.称为“洋面地貌任务”的另一颗卫星定于2008年升空.  相似文献   

18.
介绍我国第一颗海洋(HY-1)卫星数据获取能力与应用潜力,展示利用卫星数据在赤潮监测、海冰与海温监测及预报、海岸带监测、渔业环境信息获取、海洋初级生产力等方面取得的主要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对于空管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0.
《空中交通管理》2009,(8):F0002-F0002
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是国家唯一一支海上专业空中救助力量,主要担负人命救助。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和国家指定的特殊的政治、军事等抢险救助任务。在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统一垂直领导下,现已发展成拥有交通部北海第一、东海第一、东海第二、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4支救助飞行队,大连、蓬莱、上海、厦门、珠海、湛江和三亚7个救助飞行基地、配备了12架救助飞机(10架救助直升机、2架固定翼1的救援体系。分别担负渤海海域、黄海海域、东海海域、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范围内的海上人命救援和社会公益性抢险救助任务。形成了覆盖重点海域的海陆空立体救助体系,提高了我国沿海海域人命救助的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