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征稿内容     
正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征稿内容     
正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征稿     
正征稿内容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4.我国在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星地一体化经验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4.
征稿内容     
正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4.我国在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星地一体化经验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征稿内容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4.我国在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星地一体化经验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6.
防灾减灾部门对资源卫星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远长 《卫星应用》1999,7(1):52-54
概述了民政部门利用卫星遥感资源进行防灾减灾的应用成果;用表格形式列出了减灾工作对卫星遥感的需求,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部门对资源一号及其后续卫星的需求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是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手段,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多光谱/高光谱、高精度等探测能力的多种类型卫星构成的天基系统。该系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对地观测体系,并在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标校、应用和卫星测控、运管等方面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大批成果。提升“高分”系统的服务能力,将其应用延拓到各行业领域、各地方区域和大众经济社会活动各层面是我国“高分”重大专项的重要任务,同时强化与通信、导航卫星系统的融合应用,是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为内涵的空间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数字中国深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抓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空间应用技术,即包括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和相关标准现状的分析与综述,提出我国空间应用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安嘉欣 《中国航天》1992,(5):7-8,12
本文简述了地球资源卫星技术的发展,对其主要技术特点、应用成果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对资源卫星遥感市场和商业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王宜礼  蔡伟 《卫星应用》2003,11(4):22-2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运行4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应用部门的重视下,在农业、林业、地质、水利和国土资源的调查中,在灾害监测和环境调查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各级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国北斗一期、二期和北斗二代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卫星导航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应用状况不佳:国内卫星导航市场的90%以上为GPS所占有,特别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的北斗系统,在有关国家的安全和核心利益方面的应用,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推动卫星导航系统特别是北斗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国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小卫星的发展及轨道垃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综述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和现代小卫星的技术发展,特别是现代小卫星在对地观测、通信导航、空间技术实验与演示、深空探测、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取得很多成就,尤其是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取得了突破性技术成就;其次讨论小卫星所产生的轨道垃圾及其影响和处理;最后提出未来小卫星技术发展十个原则,对未来小卫星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建成了完备的陆地观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体系在资源一号卫星发射的同时,为保证卫星数据的应用,我国建立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全国各系统、各方面的遥感力量,经过必要的配套、改造、建设和优化组合,建立起一个我国长期稳定运行的资源卫星应用体系,系统建设、运行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体系由数据接收、数据预处理、应用示范及分析模型、数据模拟和评价、资料分发及用户服务等五大分系统组成,在北京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 卫星遥感技术正在成为孟加拉国进行环境监测、灾害控制及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孟加拉国负责卫星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部门是空间研究与应用局(SPARRSO)。在该局的领导下,孟加拉国建立了2个接收和处理卫星遥感数据的地面站。它们是: 1.先进的气象地面站(AMGS)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际层面,各国对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国际法上与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分配有关的规则,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电信联盟(以下简称国际电联)是负责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目前拥有190多个成员国和700多个部门成员和准部门成员.国际电联的无线电通信部门通过实施无线电频谱的频段划分、无线电频率的分配和无线电频率指配的登记,以及空间业务中对地静止卫星轨道的相关轨道位置及其他轨道中卫星的相关特性的登记,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避免不同国家无线电台之间的有害干扰,从而实现保持和扩大所有国际电联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合作、改进和合理使用各种电信这一国际电信联盟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徐文 《卫星应用》2012,(2):50-53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整整走过20个春秋。作为我国第一个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接收、处理、分发、应用的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中心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的业务指导下,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直接领导下,在各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体系工程、数字孪生和数字工程在卫星工程上的发展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狭义数字孪生卫星的概念,不同单位、不同人解决不同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调整各组成部分的仿真粒度,形成研究问题的数字工具。这些数字工具都具有系统完整性,都是数字孪生卫星概念的实例化外延。提出了用所有岗位构建应用和交流成果的总工作量来度量数字孪生卫星构建应用平台开放性的概念,分别从建模和使用模式、星上源代码一致性、卫星集群多平台分布式仿真3个方面给出了平台的开放性度量准则。针对软件平台开放性设计目标,论述了数字孪生卫星构建应用平台专用的开放性设计技术,包括软件层次模块划分、多粒度模型库、建模和模型管理工具包。通过工程实践案例,证明了开放性度量准则可以有效评估数字孪生卫星建模和模型管理的总工作量,为各单位的平台设计和研制过程的各种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需求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改  王桥 《卫星应用》1999,7(1):11-20
介绍了我国外遥感卫星于环境和生态监测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潜力和潜在需求;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资源卫星及其他遥感卫星应用计划。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同步轨道卫星处于磁层亚暴环境时出现的不均匀充放电现象以及其对卫星产生的不利影响:1.引起电源和电子分系统异常;2.促进表面对带电污染物的吸附;3.引起材料物理损伤,导致表面光学、热学性能退化;4.影响科学探测的结果。本文还综述了保障卫星安全运行的工程防护措施及地面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返回式卫星技术在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介绍了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中国空间技术方面的贡献;最后面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远景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