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卫星应用》2016,(4):1
2016年3月3-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两会期间,万钢、杨元喜、包为民、胡树华等多位代表委员为卫星应用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作为北斗的代表提出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构建起中国唯一且统一的权威时间体系(北斗授时体系),另一个则是要统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时空基准。2016,北斗产业的风口即将要来!3月17日,新华网全文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  相似文献   

2.
<正>标准化工作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斗标委会)作为我国第一个军民共建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的成立将从国家层面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对确立北斗系统在国家应用主导地位,扭转我国时空基准受制于人、依赖于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和总装备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北斗标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12-15日,“2008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宇航学会、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协办;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组委会和广东省卫星导航行业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4.
宗文 《中国航天》2009,(12):8-9
日前.在2009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暨第七次北斗论坛上.交通运输领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上的努力和成果得到广泛关注。综合运输体系期待北斗导航成熟系统的出现。让北斗创新交通,让交通促进北斗.是论坛形成的六项共识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卫星导航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安全、定位性能提升、业务适用性等角度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北斗是我国大力扶持的重点领域,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北斗必将成为内河船舶导航及相关应用系统的标配,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汶川地震救援对卫星导航定位及应急通信的需求,简要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功能及导航卫星特点,总结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正北斗导航卫星将具备搜索救援功能9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在这两颗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新闻来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稳定运行十周年9月17日,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召开,会上对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轨运行十周年的情况进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掀起了北斗产业发展的热潮,业界称2012年为"北斗导航产业"元年。几年来,伴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各地卫星导航产业联盟纷纷成立,卫星导航产业基地、产业园不断奠基,上海、重庆、南京更是要建设以北斗导航应用为核心的产业基地。这些举动无疑是看好了卫星导航产业巨大的商机,特别是北斗导航在此市场中的巨大潜力。但是在发展热潮下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北斗一期、二期和北斗二代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卫星导航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应用状况不佳:国内卫星导航市场的90%以上为GPS所占有,特别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的北斗系统,在有关国家的安全和核心利益方面的应用,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推动卫星导航系统特别是北斗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国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北斗位置服务平台是以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为核心、集合GPRS、3G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导航、通信、位置监控等服务。用户包括公众用户、行业用户以及政府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大众位置服务、行业用户的业务运行服务、政府的应急服务等。随着北斗产业规模的扩大、行业应用的深入,北斗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在省级、地市级逐步开展,包括北斗(上海)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中山市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福建省北斗卫星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均在政府的倡导下,启动建设运营。本文在研究了目前几大区域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主体、技术特点、运行模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一提到卫星导航系统,人们就会不由地联想到美国的GPS,它几乎成为导航的代名词。GPS以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精准的授时服务和发达的应用开发,大大拉近了太空与普通人的距离。如今的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虽然仍是GPS一家独大,但考虑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俄罗斯在加速恢复、欧洲在积极部署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始组网建设的。从2000年开始组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到日前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入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组网情况进展如何?在导航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北斗"距离GPS还有多远?如何推动北斗导航事业的发展?记者就此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和技术部副主任郭树人。  相似文献   

12.
面向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提出建设基于北斗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BeidouCORS),该平台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重要的地面应用和有效补充。给出了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构和通信链路的设计方案,论述了RTK,RTD和PPP等多种服务模式下的系统工作流程,介绍了参考站、控制与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算法等关键部分的建设。基于提出的平台建设框架,结合上海区域特点,给出了上海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的示范应用,并设想了平台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北斗系统和北斗产业的现状及趋势1.北斗已完成区域组网基本系统建设从2000年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到2012年2月底,我国共发射了11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了区域组网基本系统的建设,并于2012年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  相似文献   

14.
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北斗导航产业化渐成规模,但在系统集成、芯片、终端和运营服务等方面与GPS产业和应用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本文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建议,最后介绍了中国卫星实施北斗导航产业化的体会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的发动背景中国北斗卫星系统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服务,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划时代的里程碑,也使得北斗产业变成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代名词。一直以来,北斗产业都是中国卫星应用领域的热点,也是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如果把2013年作为中国北斗应用元年的话,刚刚走过3年,全产业总产值便从1000亿元上升至2000亿元,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最佳的黄金机遇期。北斗引领下的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态势,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判:  相似文献   

16.
冯涛  沈兵  李晶 《卫星应用》2013,(2):48-50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GPS进入我国开始,国内的卫星导航技术迅速发展,在交通、农业、气象、公安和个人电子消费类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交通是应用最为典型、规模最大的领域,其市场比例占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80%以上。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北斗系统,既为国防和经济发展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时也打造了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产业——北斗产业。但由于建设起步晚,市场竞争力弱,北斗产业的初期发展更多依赖于行业示范应用的带动。交通作为卫星导航技术应用最广泛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的组合导航滤波算法实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导航定位误差随时间增长。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是我国独立研制的一种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自主性强、定位精度较好的特点。因此捷联惯导与北斗双星定位的组合成为具有我国特殊意义的一种组合导航系统。论文针对北斗双星定位系统设计了一种低阶卡尔曼滤波器,建立了双星的量测噪声模型。首次提出了使用逐次逼近法来解决北斗双星系统中存在的位置滞后的问题,并且最后进行了实际的跑车验证。试验表明,该组合导航滤波算法实时性好,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做北斗导航定位产业化领先者”,“北斗导航产业领导企业”,“打造GPS/北斗导航产业链”,“致力于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参展企业表明了共同的愿望。在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卫星导航技术成果展览展示会上,24个展位的50余家参展企业和单位代表了致力于“北斗”应用产业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解读了GPS、Galileo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在第11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所做的大会报告,包括各大系统的星座部署、系统状态、定位精度、信号精度、星基增强以及系统发展等内容。分析并提出配置激光星间链路、提供安全可信导航服务、细分民用导航信号、导航与通信业务融合以及建设弹性系统是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5项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卫星导航系统的热点,文章还给出了保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先进性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的战略与技术策源地,北京市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资源丰富、产业链完整,产业初具规模,具备北斗应用示范的良好基础。按照《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的要求,北京市在城市运行、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以及政府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智慧行动都需要导航位置服务的有力支撑,为北斗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北京市北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