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5月23-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当前,全球信息化浪潮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本届年会以"位置,增强时代"为主题,凸显高精度时空信息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年会期间,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领导、专家,深度解读北斗系统融合发展对于这个时代的推动作用。我国已经进入增强的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导航应用专业委员会将于2011年下半年(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举办导航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年会的主题为物联网时代导航应用产业发展与对策专家论坛。本届年会旨在鼓励创新思维,展示我国导航应用产业领域在物联网时代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就物联网时代的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战略、关键技术、热点难点等问题共同展开讨论,提出前瞻性的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努力促进我国导航应  相似文献   

3.
<正>5月13日,在被视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古都西安,迎来了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卫星导航领域专家学者、卫星导航应用企业代表等2000余人,围绕"开放、连通、共赢"的主题,分享最前沿的导航技术成果,展示最新的导航定位产品,探讨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动北斗全球化应用。本届年会科学委员会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为主席,由两院院士及知名专家共38人组成。  相似文献   

4.
贠敏 《卫星应用》2012,(5):51-53
2012年9月24日~25日,首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及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原"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主办,主题是"举旗卫星导航,亮剑北斗应用;乘风位置服务,扬帆智慧物联"。本届年会得到了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的支持,得到了业界数百家参展单位的积极响应,参会专家和代表3000余人。首次亮相的研发及应用项目和新产品多达百余个,评选出优秀技术与产品60余项。会上,"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卫  相似文献   

5.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定于2 0 0 4年第三季度召开(会议地点待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空测控技术的发展”。本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将检验两年来我国遥测遥控领域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深空测控、卫星导航、电子对抗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年会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我国遥测遥控事业的发展。欢迎从事深空测控、卫星导航、信息安全、电子对抗等技术研究、生产、管理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一)征稿范围…  相似文献   

6.
《遥测遥控》2013,(2):77-79
主题:促进导航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导航应用专业委员会和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导航应用科技大会",将于2013年下半年(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召开。本届科技大会的主题是"促进导航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将不断地促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数字地球等相关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5月13日至15日,以"开放连通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球卫星导航产业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200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与会议讨论,标志着年会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卫星导航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第十分会(S10)"政策法规、标准及知识产权",吸引了150余名政府部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动驾驶、精密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各领域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地基增强技术、高轨星基增强技术和传统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低轨卫星增强的非差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制了基于低轨导航增强技术的低轨导航增强载荷,开发了基于低轨卫星增强的地面自适应卡尔曼滤波非差高精度定位软件,并进行了全球首次基于低轨卫星的信号信息一体化导航增强在轨试验。试验表明:经低轨卫星增强后,地面终端用户定位精度优于30 cm。最后,给出了该技术的后续研究方向,为未来低轨导航增强系统与其他增强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爽 《卫星应用》2013,(2):64-66
一、引言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蓬勃发展,其应用不但在海、陆、空、天等军事领域开花结果,同时也在航空、农业、建筑业等诸多民用导航领域落地生根。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将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种主要的导航手段应用到民用飞机的精密进场与着陆,以取代价格昂贵的微波着陆系统,这使得卫星导航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定位精度、连续性、可用性和完好性。不过,单纯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很难满足民用航空导航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各种差分增强系统,如目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解读了GPS、Galileo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在第11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所做的大会报告,包括各大系统的星座部署、系统状态、定位精度、信号精度、星基增强以及系统发展等内容。分析并提出配置激光星间链路、提供安全可信导航服务、细分民用导航信号、导航与通信业务融合以及建设弹性系统是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5项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卫星导航系统的热点,文章还给出了保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先进性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卫星导航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安全、定位性能提升、业务适用性等角度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北斗是我国大力扶持的重点领域,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北斗必将成为内河船舶导航及相关应用系统的标配,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0,(3):121-122
中国北斗卫星系统2020年覆盖全球中国首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2010年5月19日在北京举行。参与年会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于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3.
冯涛  沈兵  李晶 《卫星应用》2013,(2):48-50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GPS进入我国开始,国内的卫星导航技术迅速发展,在交通、农业、气象、公安和个人电子消费类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交通是应用最为典型、规模最大的领域,其市场比例占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80%以上。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北斗系统,既为国防和经济发展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时也打造了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产业——北斗产业。但由于建设起步晚,市场竞争力弱,北斗产业的初期发展更多依赖于行业示范应用的带动。交通作为卫星导航技术应用最广泛的行业,  相似文献   

14.
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北斗导航产业化渐成规模,但在系统集成、芯片、终端和运营服务等方面与GPS产业和应用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本文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建议,最后介绍了中国卫星实施北斗导航产业化的体会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的导航定位增强信息大规模实时播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王继龙  吴建平 《宇航学报》2006,27(4):819-823
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可通过注入增强信息的方法提高导航定位精度、可靠性和完好性。导航定位增强信息一般由卫星播发,通过互联网播发导航定位增强信息是近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互联网播发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导航定位增强信息大规模实时播发系统模型,采用基于对等网络技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分层混合结构覆盖网络,有效降低了系统构建和管理的复杂性。论文还分析了导航定位增强信息播发的实时性和安全性需求,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人们获取地球大气层内气象信息的不可缺少的常规手段,由于受到常规手段本身的制约,探测精度、机动能力等重要指标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发展在常规手段上集成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模块的空间应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改善其探测精度,提高其机动应用效能,同时,也拓展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新的领域,促进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9月5-9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绵阳市举行。孙家栋、沈荣骏、陈俊勇、范本尧、许其凤、刘经南、陈学庚、杨元喜等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国内外北斗及相关产业技术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卫星应用》2010,(3):8-8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级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多类产品;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备提供广播电视高清信号传输、移动位置服务、数据采集等多项运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爽 《卫星应用》2013,(5):58-61
单纯依靠卫星导航系统,哪怕是目前定位精度最高的GPS系统,也无法满足一些对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需求,比如航空领域的飞机精密进近等。因此,针对这一需求,尤其是来自航空业的迫切需要,许多国家都发展了自己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AS)通过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搭载卫星导航增强信号转发器,可以向用户播发星历误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2年5月15-17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