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出台文件,要求推进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空间信息资,源在"一带一路"核心支点的应用示范。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我国空间信息资源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为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空间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用也为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注入天基动能。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200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2015年,中央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应势开工。在中央的支持下,广西实现全域国家战略全覆盖,历史际遇、国家使命、发展需求交织为广西发展空间信息建设应用带来了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近年来,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把深化"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应用作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西数  相似文献   

3.
现代作战越来越依赖空间信息系统,它已成为关乎战争胜负的重要资源。从空间信息支援、空间信息防御、空间信息攻击等方面分析了空间信息对抗能力和作战应用能力,并对空间信息对抗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由于实施标准,技术规范和类型格式等方面存在不一致和含糊不明确性,且空间信息数据量过于庞大,为有效的从中获取符合应用需求的空间信息,将聚类分析应用于空间信息的智能处理当中。首先进行空间信息数据的特征提取、扩充和合并,然后结合粗糙集模型和K原型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评价指标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为空间信息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孙家栋 《航天》2010,(7):30-32
世界卫星导航发展中的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十分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到,进一步推广空间信息服务全球化应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让中国航天取得的成果惠及世界。近年来,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灾害管理、环境保护、食物和水资源短缺,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挑战,尤其是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给人类带来严重影响,为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增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提升我国航天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亟需加快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速度,让中国航天技术和应用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等体系建设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是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空间科技发展的技术基础保障,涉及空间信息资源、空间科技情报、空间技术标准、航天科  相似文献   

8.
对镁合金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镁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后续发展,以“有标采标、无标制标”为原则,以支持镁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为目的,对镁合金在材料研发、生产、产品应用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构建了包含镁合金材料、铸造、检验检测、加工技术、表面处理等全链路的镁合金标准体系,同时也提出了部分关键标准,以供其他领域或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是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手段,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多光谱/高光谱、高精度等探测能力的多种类型卫星构成的天基系统。该系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对地观测体系,并在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标校、应用和卫星测控、运管等方面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大批成果。提升“高分”系统的服务能力,将其应用延拓到各行业领域、各地方区域和大众经济社会活动各层面是我国“高分”重大专项的重要任务,同时强化与通信、导航卫星系统的融合应用,是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为内涵的空间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数字中国深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抓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劲支撑下,中国的航天遥感进展迅猛,在轨遥感卫星数量、种类、性能和数据获取能力、产品质量等都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鉴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近期加强航天遥感力量整合兼并,并通过强劲的社会投资加速探索商业服务模式,中国更急需挖掘和发挥包括遥感卫星在内的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并加速发展空间信息产业。文章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航天遥感发展态势,并就中国航天遥感应用与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与实施、加强产业方向宏观引导、加强地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组建国有资产控股的大型混合股份制集团公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5,(6):34-40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具有的子网异构、拓扑易变、链路传输延迟大、误码率高等特点,研究了适用于其中的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DTN)协议。首先阐述了CCSDS DTN协议应用于空间网络互联服务的体系结构,介绍了当前支撑空间DTN应用的Bundle、LTP等多种主要的空间信息传输协议及其特性。针对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对CCSDS DTN协议体系的应用需求,提出了适于我国实际的基于CCSDS DTN的空间信息网络协议体系设计构想,同时给出了火星探测场景实例;最后搭建了网络实验仿真平台,用以验证分析DTN相关协议在空间通信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仿真效果直观可信,可为我国空间信息网络建设提供仿真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汉文 《航天电子对抗》2010,26(1):30-32,36
空间信息对抗形势日趋严峻,在提出微纳卫星概念的基础上,阐述空间信息对抗的特点和策略,指出微纳卫星在空间信息对抗体系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概括介绍微纳卫星在空间信息对抗中的典型应用;最后梳理微纳卫星在空间信息对抗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施毅  陶本仁  顾毓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6):17-19,29
分析了当前空间信息对抗仿真应用的缺陷,根据仿真技术的发展动态,指出基于HLA和Agent技术搭建仿真平台是将来开展空间信息对抗系统论证与效能评估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基于认知域、信息域与物理域的信息对抗Agent建模框架以及复杂空间信息对抗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卫星应用》2009,(2):5-12
编者按 以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为核心的空间信息产业日渐壮大。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北京市科委2006年“北京地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的基础上,3sNews视讯传媒针对空间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及行业现状展开了调查。本期刊载相关调查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临近空间信息一体化体系的建设,是完备和闭合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的重要课题。简单介绍临近空间飞行器作为构建信息网络载体的优势,并简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介绍临近空间信息一体化的基本体系与构成设想,分析构建临近空间信息一体化网络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主要包括电源与供配电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产品规范、技术要求、工艺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工程技术类标准。按照标准的级别分类,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体系包括国标(GB)、国军标(GJB)、航天行业标准(QJ)和航天企业标准4个级别。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一个CASC,一套标准"的工作部署,本文梳理现有航天器电源与供配电专业标准体系内容,介绍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提出新标准体系运行和标准升级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因特网密钥交互协议第二版(IKEv2)正在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密钥交互标准。与因特网密钥交互协议第一版(IKEv1)相比,IKEv2协议具有更可靠、更安全等优势。空间信息网络对密钥交互协议具有严格效率要求和安全性要求,文章在对空间信息网络安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空间信息网络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空间信息网络的密钥交互协...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适应航天产业领域不断扩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引导和保障航天产业有序发展,推动航天技术成果的固化,2012年5月31日,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技委在京召开航天国家标准体系及标准审查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中国航天国家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表,审查首批中国航天国家标准项目。  相似文献   

19.
空间信息栅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简称SIG)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协同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SIG是国家863计划“十五”期间确定的空间信息应用的战略目标。SIG应用先进的网格技术和综合集成技术,提供一体化高性能计算服务、信息处理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网络上资源的综合效能,能够加快推进具有我国特色的空间信息的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和拉动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之带来的城市环保、节能、交通、安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增加,亟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管理工具来有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转变,"智慧时代"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在中国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一方面,自智慧城市的概念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开展了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但业界对其定义、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与其他信息技术概念发生混淆。因此,如何走出认识误区,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内涵与实质成为当前政府主管部门及产、学、研各界亟待明确的问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涉及技术众多。其中空间技术作为贯穿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位置信息获取、传输、定位技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空间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发挥空间技术优势,将空间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并带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转型也是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所需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智慧城市实质与内涵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梳理了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归纳了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空间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