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7月7日,中国第一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青岛航空QW9771航班在青岛举行首航仪式。16时35分,飞机由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起飞,于19时35分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使用传统Ku频段卫星的互联网飞机不同,此次航班适配的高速互联系统基于国内首颗且唯一一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十六号。飞机在万米空中可以实现百兆比特每秒以上的高速率联网,为乘客带来与地面上网一样的网络冲浪体验。  相似文献   

2.
航天短讯     
<正>中星26号卫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2月23日报道,当天,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星26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卫通负责采购和在轨运行管理,是中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卫星,也是新一代满足卫星互联网及通信传输要求的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中星26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采用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  相似文献   

3.
“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和着新年的钟声,"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重庆"发射了。这颗在2018年被外界高度关注的卫星,搭上了该年度中国开往太空的最后一班专列。"鸿雁"星座发射首颗试验星2018年12月29日,"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在酒泉实施发射。它和首飞的"远征"三号上面级一起,以"一箭七星"的方式,让2018年中国宇航发射圆满收官。鸿雁首星"重庆"是幸运乘客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5,(12):35-35
2005年12月5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与阿尔卡特阿来尼亚宇航公司在法国总理府签署了新一代中星6B通信广播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合同。这是中国卫通继引进中星9号直播卫星后,与阿尔卡特阿来尼亚宇航签订的第二个合同。  相似文献   

5.
<正>9月12日23点42分,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顺利升空。此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主要用于开展Ka频段宽带通信技术试验。据悉,此次发射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  相似文献   

6.
发展Ka频段测控通信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嘉兴 《宇航学报》2008,29(6):1685-1688
探讨Ka频段测控系统的发展需要与可能,介绍了国外发展情况,分析论证了它的特 点和主要技术问题,指出了它在高速数传、抗干扰、提高作用距离和测量精度、减小“黑障 ”影响、兼容Ka频段卫通等方面的优点,提出了建设Ka频段测控通信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尧尔 《航天》2011,(2):30-35
2010年10月7日,俄罗斯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射了第1艘联盟TMA-M载人飞船。它是俄罗斯首艘数字化宇宙飞船,载有CC-101新型计算机。新飞船对制导、导航与控制单元以及船载测量系统做了改进;飞船功能得到扩展,通过多种交换链路,使俄罗斯段计算机系统与船载系统控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进一步集成。为此减少了船载系统的质量,增加了70千克有效载荷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正着手建设"星链"宽带星座的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2019年新融集到了超过10亿美元资金。由运载厂家变身而来的这家卫星运营商在5月24日报给美国证交会的文件中称,它通过两轮融资分别融得了4.862亿美元和5.357亿美元。该公司眼下正在做两个很烧钱的项目:一是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超重"助推火箭及其"星船"上面级;二是拟由多达1.2万颗卫星组网的"星链"宽带巨型星座。公司首执马斯克2017年曾表示,"星船"和"超重"(原称"大猎  相似文献   

9.
刘悦 《卫星应用》2012,(3):51-55
国际移动通信卫星公司(INMARSAT)是全球最成功的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2011年,尽管欧洲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变缓,INMARSAT仍然传出了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好消息。为了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INMARSAT于2010年8月6日宣布,未来4年半将动用12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建设下一代Ka频段卫星移动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一种独特的全球高速移动宽带业务,成为GlobalXpress。Ka频段卫星固定宽带通信业务在过去2到3年里发展迅猛,各大卫星固定通信运营商先后发射了多颗Ka频段大容量宽带卫星。INMARSAT作为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代表,将Ka频段作为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INMARSAT的Ka频段战略是风险还是机遇?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9,(首)
正伴随着新年脚步的来临,我们为2018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18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持续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我们见证了中国航天"超级大年"。"嫦娥"四号发回了世界首张月球背面全景图,"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虹云"工程完成了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成功发射……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逐步烙下璀璨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新年脚步的来临,我们为2018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18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持续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我们见证了中国航天"超级大年"。"嫦娥"四号发回了世界首张月球背面全景图,"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虹云"工程完成了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成功发射……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逐步烙下璀璨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2.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9):10-13
"联盟"号在库鲁发射4颗O3b卫星7 月10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STB/"弗雷盖特"MT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了O3b网络有限公司的第二组4颗O3b中地轨道Ka波段宽带卫星。这是"联盟"号火箭在库鲁进行的第8次发射。  相似文献   

13.
亚太6D通信卫星方案设计与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6 D(APSTAR-6 D)通信卫星是我国研制的首颗Ku/Ka频段全球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也是首颗东方红四号增强型(DFH-4E)公用平台全配置的卫星,其通信容量达到50 Gbit/s,并具有90个用户波束实现可视范围下全球覆盖.文章概述了亚太6D卫星的方案设计,并总结了卫星系统减重、布局优化、高性能有效载荷、全生命期电推进应用、高效载荷测试、流程优化、在轨自主运行管理等技术特点,并给出了在轨使用效能以及对后续高通量卫星的发展建议.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应用,实现了我国高通量卫星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高通量卫星的研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奔赴正在太空遨游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志在打通中国的天地运输走廊。20日19时41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收官之战打响。被外界亲切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在"座驾"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护佑下,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载货启程。长征七号和天舟一号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年来世界深空探测的重要进展 2008年是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月球探测方面,印度成功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轨道器月船1号,中国的嫦娥1号月球卫星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图,韩国也研制出自己的月球探测器,美国则联合八国航天局签署了无人探月协议。在太阳系行星探测方面,美国的凤凰号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极区着陆并证实土壤中存在水冰,  相似文献   

16.
刘悦 《卫星应用》2012,(1):54-60
近年来,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发射或预备发射多颗大容量Ka频段宽带卫星,商业宽带卫星已经成为市场热点。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外商业宽带卫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大商业宽带卫星运营商之间、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之间的竞争策略,对发展我国宽带卫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6,(3):129-134
正鑫诺卫星北美1号卫星通信主站正式开通据中国航天报2016年5月6日报道,随着北美1号卫星通信主站开通运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正式开通北美沿海和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卫星通信业务,将对我国相关航运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航行安全、推动智慧航运,起到关键作用。2015年5月,鑫诺公司欧洲主站开通服务,完成了"一带一路"中国以西的海上和陆地通信覆盖。为进一步完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信覆盖,鑫诺公司加紧建设并开通北美1号主站,完成北大西洋航线的通信覆盖,继打通中欧和中澳航  相似文献   

18.
正新年伊始,中国航天连战连捷,迎来了新年"开门红",昭示2018将是中国航天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中国航天计划实施的发射任务将达到创纪录的40次之多。天上热火朝天,地上也不甘落后。梳理2018年中国的众多大工程,北斗系统、高分工程、天地一体化网络工程等备受关注。航空公司喊您"开机",中国航空业迎来空中上网时代!中国民航史上首个便携式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9.
航天测量船在航天测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提高航天测量船外测数据的光滑度,在小波滤波和样条函数滤波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解尺度和阈值的选取原则,提出了船载外测数据的滤波算法.该算法在滤波的同时,成功地分离出随机误差和船摇修正残差,显著地改进了现有的船载外测数据修正结果.实例和仿真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船载外测数据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20.
赛外 《中国航天》2007,(11):35-38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当听到这首历久而弥新的老歌,孙家栋都会联想到当年那首从东方红1号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