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年,由于受到商业卫星技术的巨大推动,特别是已经达到侦察质量的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和基于卫星的手持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迫使一些国家的军方重新评估他们的卫星业务需求。有关租赁商业卫星,尤其是商业对地观测和通信卫星,来执行专用军事卫星任务的意见,在美国国防部乃至一些国家的军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最近的动向分析,有限度地租用商业卫星来为军方服务是他们通过争论达成的共识。他们已把目光投向已经在轨或计划中的商业卫星或卫星系统。这将对未来军用卫星及商业卫星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于…  相似文献   

2.
按照最具权威的世界卫星咨询机构——欧洲咨询公司的分类方法,遥感卫星市场包括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因此,在本文中对2011年的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市场进行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明 《中国航天》2012,(6):26-27
美国政府预算削减正在给该国两大商业卫星遥感厂家带来生存压力。在数月的合并谈判破裂后,美国对地观测图像与服务商地眼公司5月4日突然令人意外地宣布已出价兼并其竞争对手数字地球公司。地眼首席执行官奥康内尔在当天的投资人电话会议上称,该公司尚未得到数字地球公司答复。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由于受到商业卫星技术的巨大推动,特别是已经达到侦察质量的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和基  相似文献   

5.
欧洲咨询公司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18年卫星对地观测市场前瞻》指出,2009年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业务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近39亿美元,这表明商业卫星对地观测产业(以下简称“商业观测”)已确定了自己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合理地位。  相似文献   

6.
周威 《中国航天》2010,(12):15-16
在世界各大卫星制造商竞争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同时,全球对地观测卫星市场也渐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在对地观测卫星市场中,按照技术特性又分为载有被动式光学载荷和主动式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最具权威的世界卫星咨询机构——欧洲咨询公司的分类方法,遥感卫星市场包括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本文将对2012年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市场进行慨述和分析. 一、2012全球遥感卫星发射情况 2012年全球共发射了11颗遥感卫星(不包括遥感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卫星),其中中国发射了3颗(资源3号、天绘1号02星和环境1C),法国发射了2颗(斯波特6和昴星团1B),印度发射了1颗("雷达成像卫星"1),韩国发射了1颗("韩国多用途星" 3),俄罗斯发射了1颗(老人星V1),白俄罗斯发射了1颗(白俄星),委内瑞拉发射了1颗("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土耳其发射了1颗(突厥2).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于20世纪发射的航天器中,对地观测卫星占一半左右。通过这类卫星的研制,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尤其是卫星光学遥感技术已由胶片回收型发展到光电传输型,从可见光遥感发展到可见光-红外遥感。本文将从中国于20世纪发射的光学型对地观测卫星、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以及建成的卫星对地观测信息应用系统这三个方面,回顾中国在卫星遥感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小卫星的发展及轨道垃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综述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和现代小卫星的技术发展,特别是现代小卫星在对地观测、通信导航、空间技术实验与演示、深空探测、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取得很多成就,尤其是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取得了突破性技术成就;其次讨论小卫星所产生的轨道垃圾及其影响和处理;最后提出未来小卫星技术发展十个原则,对未来小卫星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遥感卫星具备显著的军、民、商用价值和技术先进性,出于保护高端国防技术的领先性、防止敏感技术和产品向不信任国家扩散引起国家安全隐患,以及保护本国商业遥感应用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主要航天国家均对卫星遥感提出治理要求,尤其是对商业遥感卫星和出口遥感卫星提出明确的分辨率限制要求。同时,鉴于分辨率是体现遥感卫星技术先进性的关键指标,以及决定遥感卫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政府对商业遥感卫星的政策监管力度尤其是对分辨率的限制要求直接影响本国遥感卫星制造、运营和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15,(3):1
遥感卫星"站得高,望得远",将人类的视角引向宇宙的高度。"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近年来,卫星遥感产业发展迅速,各航天大国对于遥感卫星的投入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和商业公司开始拥有对地观测卫星系统。新兴力量的加入,有望降低数据和服务价格。同时,技术的融合,推动着遥感企业的发展变革。  相似文献   

12.
1992年,美国政府发出了第一个研制商业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的许可证并发布了"首先购买商用"的数据政策后,美国政府扶植形成了商业地球观测卫星数据市场。自1999年"伊克诺斯"(IKONOS)卫星发射以后,已经有10个商业公司发射了地球观测卫星。商业性运营公司当前主要集中于发展高分辨率光学和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据欧洲咨询公司发布的第八版《卫星对地观测:至2024年的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未来10年将发射的民(商)用对地观测卫星超过400颗(仅指质量大于50kg的卫星),而在2005~2014年仅为179颗。相关的制造收入将达到390亿美元,比过去10年增加80%。此外,质量小于50kg的卫星发射数量将超过1200颗。2014年的商业数据市场达到16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12%。预计到2024年,商业  相似文献   

14.
<正>法国政府9月11日宣布要开展一系列技术投资,以使本国企业能赢得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新一代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和静地轨道高通量宽带卫星的建造合同。这些投资兑现了法政府官员所做的承诺,即在对运载持续关注了3年、从而确立了下一代阿里安6火箭项目之后,法国的注意力将会转向卫星。法经济与工业部长马克隆称,涉及高端对地观测卫星及高轨和低轨通信卫星的这一投资计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未来5年美国民用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将进行全面更新换代,本文分析了美国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介绍了下二代卫星系统组成、系统概念、遥感器配置、技术进步点等,分析了下一代卫星系统发展策略,总结了美国下一代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施少范 《上海航天》2000,17(6):49-53
简要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研制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和研究了对地观测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这类卫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同时展望了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外对地观测微纳卫星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英国、日本、阿根廷、芬兰等国的典型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从系统的发展目标、系统构成、发展历程、目前状况,以及系统(卫星)的主要性能和技术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中可看出,微纳卫星可获取亚米级分辨率的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使微纳卫星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对地观测系统微纳卫星的数量从数颗、几十颗到数百颗,组网卫星的数量多,能够高频次地获取所观测目标的信息。经比较、分析与归纳,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呈现出中分辨率与高分辨率协调发展,主动观测方式与被动观测方式全面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以及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高分二号卫星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一、前言高分二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研制的卫星,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观测幅宽最大、设计寿命最长的民用遥感卫星。其主要目的是突破亚米级高分辨率大幅宽成像、长焦距大F数轻小型相机设计、高稳定度快速姿态侧摆机动、图像高精度定位、低轨道遥感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设计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我国遥感卫星观测效能,打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推动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及应用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9.
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叶培建一、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系统对地观测卫星一般分为返回型和传输型两种,本文着重介绍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民用。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必须构成一个“系统”才能进入实用状态。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卫星系统这...  相似文献   

20.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充分调研了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的对地观测卫星技术,结合其发展过程与现状,重点从观测需求、卫星性能、卫星系统模式以及研制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其技术发展特点,为我国对地观测卫星技术的战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