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高分"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时搭载的"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01星也顺利入轨。"高分"六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是国家高分辨率重大专项规划卫星,牵头主用户是农业农村部,卫星入轨后与"高分"一号组网运行,将服务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高分六号"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宽覆盖相结合特点,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对农业、林业、草原等资源监测能力,为农业农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需求提供遥感数据支撑。"高分六号"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高质量成像、高效能成像、国产化率高等特点,设计寿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21,30(1):7-14
高分六号卫星是继高分一号卫星之后,又一兼具高分辨率成像和超大幅宽成像能力的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具备红边谱段的遥感卫星。为了更好地推进卫星的应用,文章对高分六号卫星平台和载荷进行了系统介绍,梳理了高分六号卫星与高分一号卫星的异同点,阐述了高分六号载荷以单相机体制实现超宽成像的创新,总结了精致为用、组网观测的高质量、高精度、高效能卫星技术创新,以及围绕长寿命、高可靠所采取的措施。结合卫星在轨应用,凝炼了高分六号卫星在对月成像、对月相对辐射定标成像、舱外可视化成像及自主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新模式应用成果。文章总结了行业应用的前景,高分六号卫星具有高、中空间分辨率、大幅宽、多谱段成像结合的优点,对大尺度地表观测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卫星相继发射,高分专项工程进入成果转化阶段,高分卫星应用是下一步发展重点。年底之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将完成基本系统建设,为一带一路及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中星十六号卫星开始运行服务,卫星通信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5.
“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产品减灾服务时效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产品应用服务的时效性是工程建设、管理和应用部门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评价灾害应急阶段"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产品快速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针对"高分四号"卫星及其有效载荷成像特点,在分析不同卫星成像模式下减灾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四号"卫星凝视、区域和机动巡查模式下,数据服务时效性测试方案以及减灾应用产品生产的时效性测试方案。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具有很强的机动灵活性和高时效观测能力,最快能在1个半小时以内实现从需求申请到产品生产的全链路数据产品服务。通过测试发现,观测计划编排和卫星应急观测时长较短,反应速度较快,但地面数据处理、分发和传输的时长受多因素影响,时长伸缩性大。随着"高分四号"卫星长期在轨稳定运行,数据服务工作日趋稳定成熟,全链路数据服务的时效性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中的数据应用服务支撑作用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26日,360地图卫星模式上线,高分一号16m分辨率全国范围数据、2m分辨率京津唐范围数据首次亮相互联网地图;同月30日,百度地图高分一号全国16m数据随即上线。这是高分一号卫星应用迈出的又一大步。高分一号卫星作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在国土资源、环境和农业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效果。尽管自高分一号卫星正式运行以来,已经多次发布大批美图供大众欣赏,并在图像质量上大受好评,  相似文献   

7.
正3月31日11时2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托举高分一号02、03、04星发射升空。随后,三颗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高分一号02、03、04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是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  相似文献   

8.
2018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中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搭载了6台有效载荷。文章通过研究载荷的指标特征,结合国家生态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分析了"高分五号"卫星在中国空气质量、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重点湖库水质、饮用水源地安全、面源污染等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土壤污染地块、矿产开发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程度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红线监管、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监管工作,以及在对中国环保督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环境执法和应急工作中的遥感应用潜力,为"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后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升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今天对外公布"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据了解,"高分一号"卫星工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未来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3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高分"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为一箭四星,火箭同时搭载了精致"高分"试验卫星、"苏丹"科学实验卫星一号、"天仪"十五号卫星等3颗卫星。"高分"七号卫星由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11.
据腾讯网报道,2016年7月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紧密合作,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对台风"尼伯特"进行应急成像,持续观测台风天气过程演变,服务气象灾害应急,有效提升我国台风应急气象服务能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央气象台的专家表示,"高分四号"卫星探测到了台风眼区精细化环流特征,准确获取了台风中心位置,提高了台风灾害影响范围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台风云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分四号”卫星数据的水体提取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四号"卫星具有静止轨道卫星高时间分辨率和中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水体面积及变化的大范围实时监测,有效支撑洪涝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为了验证其对水体面积及其变化的监测能力,文章分别利用区域生长法和水体指数法,在开展全国水体面积变化监测基础上,针对与同期"高分一号"卫星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及美国Terr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等卫星的监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显示,与其他极轨卫星监测结果相比,"高分四号"卫星可以有效开展水体面积及变化监测。但是,鉴于"高分四号"卫星50m像元分辨率,相比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结果,"高分四号"卫星数据提取的水体外部轮廓较为粗糙。在针对规模较小洪涝灾害监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仍然需要再进一步开展评价。  相似文献   

13.
“高分一号”遥感相机填补国内高分辨对地观测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26日12时13分,中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高分一号"卫星。"高分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也是我国第1颗设计、考核寿命要求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高分一号"卫星装载2台全色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宽覆盖多光谱相机,均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负责研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点目标检测的应急响应,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场景的通用应急目标影像自动检测及制图方法,能实现主目标提取与轮廓分析相结合,从而快速提取应急目标。通过改进的分水岭分割算法提取主目标信息,对分割结果进行轮廓结构分析,形成应急响应专题图。在突发事件产生水坑的应急实例中,选取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在汶川山体滑坡应急实例中,选取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均获得了良好的提取效果。其中,应急水坑检测的误差率是1. 2%,山体滑坡检测的误差率是1. 7%,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满足应急响应中点目标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项目进展     
<正>高分四号卫星多项试验完成宿东李响近日,高分四号卫星正样整星力学试验及星箭对接分离试验圆满完成,为试验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也是新研制的高轨遥感卫星平台的首发星。此次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高分四号卫星距离卫星顺利出厂、成功发射的目标又近了一步。高分八号卫星发射成功陈立2015年6月26日14点22分,高分八号卫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正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民用高分光学业务星座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8年3月31日报道,当天,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高分一号02、03、04星搭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3颗卫星均由航天东方红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5月31日16时5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高分"九号02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0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高分三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将显著提升我国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地震构造调查、震害评估、地震热异常监测等。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国产卫星数据正逐渐替代国外卫星数据,在地震行业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12月29日,中国首颗静止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为卫星地震应用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文章从地震热异常监测、区域地震构造研究、极震区宏观破坏识别三方面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地震三大主体业务中的应用潜力。还以2014年鲁甸地震为例,利用"高分四号"卫星数据对震后造成的大型滑坡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数据能够从空间上识别大型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位置,可为震后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和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3月6日,高分二号卫星由研制单位交付给用户单位,正式投入使用。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遥感卫星数据政策研究制定和示范推广,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力度。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副局长吴艳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出席交接仪式。许达哲表示,高分二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及我国其他遥感卫星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分专项建设,改善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并推动数据应用和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袁洁指出,高分专项是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十六大工程专项之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