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美国已把为军用、民用和商用的低成本、高可靠进入太空方案列为重点项目.预计到2000年,对于低地轨道空间运输系统的有效载荷能力要求,可能会达到2268~2722t.固体火箭在满足这一要求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事实上,美国目前的太空入轨级(近地点和远地点发动机)、五分之四的运载火箭助推级和第五代运载火箭新型号,都使用或准备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今后的空间站、星球大战计划及太空探索,都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支持;正在研制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6时27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场利用"猎鹰"-9 V1.2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SES-10卫星,并在火箭发射9分钟后,再次实现一子级海上平台回收。本次任务采用了该公司2016年4月首个在海上平台成功回收的火箭一子级,实现人类首次地球轨道运载火箭部分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运载火箭的可回收重复使用不但可以降低发射成本,而且能提高发射密度,满足高密度发射需求,是人类向太空探索必须发展的技术。垂直返回海上回收方式具备高精度、高稳定落点,减小了对落区人民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减小了火箭运载能力不足的影响。随着“猎鹰9”火箭子级成功实现了海上垂直回收并多次重复使用,引发了各国研究者对火箭子级海上垂直回收技术的重视与探索。首先,阐述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优势与特点,其次,梳理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发展现状,再次,根据海上回收火箭的几个阶段分析了其过程中包含的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子力 《中国航天》2002,(7):17-21
1957年8月27日,前苏联塔斯社发表了一则轰动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级远程弹道火箭向太平洋进行全程发射试验成功。公告宣称,火箭试验进展顺利。经过短时间的远距离飞行之后,火箭在预定区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一个半月后的10月4日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要探索太空,把航天器送入轨道,离不开航天运载工具。世界上目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均为运载火箭,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只有美国和前苏联研制出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运载火箭被称作是通往太空的“天梯”,而前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具有超强的实力。前苏联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它在航天领域创下的多项第一和其它辉煌业绩也都与其运载火箭的卓越表现密不可分。有很多年,前苏联的航天发射次数稳居世界第一。前苏联/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分为多个系列,用于满足不同的发射需求。  相似文献   

5.
60年代以来,美国研制了10余种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在70年代末航天飞机发射成功后,美国曾忽视一次性使用火箭的发展.但航天飞机有其固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空间开发的需求.特别在“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调整了其航天政策,重新起用和改进现有运载火箭,并着手研制下一代更大型的火箭.大型化和提高经济效益是今后运载火箭发展的重要趋势.一直到下一世纪,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都将和航天飞机并行发展.运载火箭的另一发展动向是降低使用成本,这包括客货分开运输、采用烃类发动机和减少级数、增大火箭直径.  相似文献   

6.
长征二号丙(Long March 2c)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火箭,从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至今,已连续进行了13次成功的飞行。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系两级液体火箭,全长34.35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2吨,起飞推力2747千牛。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这枚长征二号丙火箭同时把两颗科学试验卫星送入太空,主星是一颗国产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搭载星是瑞典的科学探测卫星弗利亚(FREJA)。 为适应搭载瑞星的需要,这枚火箭在不改变原技术状态的情况下,在主星和第二级火箭间增加了一个直径  相似文献   

7.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后,美国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ELV)的各生产厂家已经在为这种火箭的重新生产、发射及成本估算作准备工作,甚至准备增加这种火箭的产量。一些政府机构、军方用户和潜在的商业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利用"猎鹰"9FT型运载火箭发射执行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龙"货运飞船时,成功进行了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回收尝试,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去年12月成功实现陆地回收后的又一次突破,向实现第一级火箭重复使用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一、"猎鹰"火箭发射过程与第一级着陆过程  相似文献   

9.
心榕 《航天》2012,(9):39-41
自从人类依靠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以来,运载火箭的“个头”随着有效载荷重量的增加越来越大,其中一些大型火箭,例如美国的土星5号、俄罗斯/苏联的联盟号等被隆重推出,精彩亮相,在重大航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太空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名角”并因此家喻户晓,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火箭科学家们在研制大型火箭的同时还研制过一些小火箭,目的不是为了发射有效载荷,而是为研制大型火箭进行必要的工程试验。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一样,虽然不为观众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鲜为人知的“配角”火箭——小乔。活跃于水星计划  相似文献   

10.
《宇航日刊》1988年3月16日报道: 通用动力公司组建了一个子公司,负责大力神-半人马座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商用发射业务。 去年,通用动力公司宣布将制造18枚大力神-半人马座火箭用于商业发射。迄今为止,NASA已经代表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就用3枚大力神火箭发射静地轨道环境观测卫星(GOES)签订了合同。欧洲通信卫星组织也与通用动力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于1990年用大力神火箭发射一颗欧洲通信卫星2。  相似文献   

11.
<正>据报道,联合发射联盟(ULA)与蓝源公司(Blue Origin)宣布已达成协议,将共同投资研制蓝源公司的BE-4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确保其适用于ULA的下一代运载火箭,以减轻对俄制火箭发动机的依赖,满足未来的商业及美国空军的渐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的需求。作为一家商业航天公司,蓝源公司致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3月,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执行总裁布鲁诺宣布该公司将研制"新一代运载系统"(NGLS),用以逐渐替代公司现有的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包括德尔它4系列及宇宙神5系列火箭)。随后在今年4月13日美国第31届航天年会上,布鲁诺正式宣布NGLS火箭命名为"火神"(Vulcan),并向外界详细介绍了该火箭的初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后73秒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殉难。这次事故使航天飞机轨道器损失了25%,而且美国在1986年内将进行19次发射(14次用航天飞机轨道器,5次用宇宙神/人马座和德尔它火箭)的计划也将告吹。因此,与航天有关的商业、军事、科学用户都在猜测,美国打算在近期内或长期应用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航宇局总部空间运输保障管理处处长马洪说,是否恢复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军打算让各种可能的方案都加入太空升运者(Spacelifter)运载器的方案竞争,并将考虑把中标系统的使用工作交给商业部门。此外,美国空军还可能寻求对现存的运载火箭进行改进,以使其能服役到下个世纪新系统投入使用之时。通用动力公司已提出了对宇宙神、德尔它和大力神火箭的部件和操作性能进行改进的建议。这些改进措施也将用在太空升运者新型运载器上。  相似文献   

15.
美国空军准备在今后6年内为大力神4计划投入100亿美元,加上已经投入的50亿美元,总共将为美国的这种发射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投入150亿美元。美国空军实际上已放弃利用航天飞机而只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常规火箭(其中包括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大力神4)来发射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0,(3):107-107
美国空军目前正在研制可回收的火箭,希望火箭在进入太空后能自动返回地球上的发射点。目前,美国空军都是用一次性火箭来发射卫星。按照目前的计划,第一个原型火箭有望在2013年发射。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1(R)型运载火箭1月17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美法合作的海洋测高卫星"贾森"3。颇为令人关注的是,这次发射还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浮动平台着陆尝试,但还是未能成功。本次发射原定去年8月进行,但因"猎鹰"9火箭同年6月底发射失败而推迟至今。这是"猎鹰"9火箭在那次失败后进行的第二次发射,也是"猎鹰"9-1.1(R)型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18.
东方一剑 《航天》2010,(8):41-44
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子力 《中国航天》1999,(9):17-18
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是全球航天界正在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俄罗斯的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中心和美国的普惠公司展示了各自新的运载技术方案。赫鲁尼切夫中心首次展出了它的模块式运载火箭系列,而普惠公司则推出了一种高性能上面级火箭发动机方案。赫鲁尼切夫中心的系列运载火箭方案称为安加拉,由四种新一代火箭组成。该系列与美国正在研制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在设计思想上有类似之处。EELV火箭是为美国空军研制的,由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各研制一个系列。除供美国空军使用外,波音和洛马还准备用这…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年来,人马座计划开辟了采用液氢液氧高能火箭的新途径,该火箭与宇宙神助推器组合后,能将有效载荷送入绕地轨道、同步轨道,以及飞往月球和行星的轨道。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系航天飞机出现之前美国航宇局研制的“一次性使用”的新型运载火箭。它由人马座的改进级、空军研制的大力神Ⅲ助推级和一种直径为4.27米的新式整流罩组成。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