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出台文件,要求推进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空间信息资,源在"一带一路"核心支点的应用示范。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我国空间信息资源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为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空间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用也为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注入天基动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导航卫星的轨道机动调控、星地联动运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以及整体性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各类中断、随机型与耗损型故障、性能等多种因素的系统效能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马尔科夫链构建导航卫星可用性模型;考虑威布尔分布和正态分布构建导航卫星可靠性模型;采用应力—强度算法将性能进行归一化处理;综合可用性、可靠性和性能归一化值开展系统效能建模与分析,使导航卫星系统效能研究由单因素(性能)拓展为多因素(可用性、可靠性和性能)。中轨道(MEO)导航卫星仿真算例表明,该建模与分析方法可为导航卫星设计优化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并可拓展应用于通信、气象、遥感等系列卫星,为其研制建设提供重要专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及高分工程的加速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力发展我国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的图像应用,已经成为拓展我国软实力、宇航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东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我国高分卫星遥感图像应用为案例,思考与探讨了针对东盟国家的高分系列卫星遥感图像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卫星应用》2015,(2):78
时间:2015年5月29日9:00-17:00地点:大观国际,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88号会议主题:"共建天基新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会议目的:共建天基新丝绸之路,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工程建设。本次会议将重点介绍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最  相似文献   

5.
应急条件下星地资源综合运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1):6-11
以应急条件下卫星应用需求为牵引,分析了我国现有星地资源运用过程及其面临的综合运用能力弱、数传资源浪费等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合应急条件下星地资源综合运用的新模式,并分析了其中涉及的数传网,卫星资源、测控资源、数传资源数据库,以及综合运用调度模型和算法等关键技术。新模式建立了数传网的概念,在任务规划时综合考虑卫星资源、测控资源及数传资源分配,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星地资源的综合运用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应急条件下的任务需求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较差、气象灾害种类多等特点,如果没有可靠的气象服务作为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顺利推进将难以保证,做好"一带一路"气象服务保障既是国家发展大局要求,也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事业发展需求,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的快速提升,传统卫星操控模式已无法满足用户快速、准确、灵活的遥感数据获取和信息产品生产需求,亟需发展智能操控技术来降低卫星操控难度和复杂度,有效提升卫星的应用效能。文章论述了遥感卫星智能操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星地操控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智能卫星+一体化地面系统+智能操控平台"架构的天地一体化智能星地操控模式,从任务指控、任务进程监控、任务结果处理与多维度呈现、在轨维护以及在轨健康监测与处置等5个维度优化星地操控接口和操控流程,改善人机交互效果,可为遥感卫星操控模式设计和系统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远程教育的需求,剖析在东南亚等网络不发达地区的远程教育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以东盟地区为例,提出建设基于卫星通信、卫星广播的空间传输手段和地面网络相结合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构想,开展了系统拓扑设计、组成设计以及终端应用设计,分析了不同应用终端的使用场景并进行了对比,为卫星远程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进国家通信、导航和遥感等卫星系统开发利用和相应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加快发展卫星应用相关产业,助力数字福建创新发展,推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深化福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沿线国家合作交流,2018年4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航天局联合印发《卫星应用助力数字福建创新发展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卫星应用在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航天领域的重要方向。"十三五"以来,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发展迅速;特别是卫星遥感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且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及满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各行业精细化管理,服务社会大众,需要全面提升我国卫星遥感行业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分多模(GFDM-1)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首颗高分辨率光学对地成像敏捷遥感卫星,其最高分辨率达到0.42 m,成像模式灵活且丰富.为实现卫星设计、研制与应用的紧密结合,确保卫星入轨后实现高成像质量、高成图效率、高应用效益,切实解决用户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星地一体化专项工作,在卫星像质保证、任务定制、数据处理、在轨综合效能评估等方面部署了研究课题,在卫星工程研制和在轨测试阶段全程同步实施.通过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测试与应用,并在卫星入轨后迅速支持卫星任务定制、载荷定标、数据处理与业务应用,实现了星地一体化同步协调发展,提高了空间基础设施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阐述了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定义、组成和特征;介绍了美国和欧洲天基综合信息网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体系架构,其中包含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和临近空间各种飞行器,以及地面系统。分析了该网络的特点和可用的网络协议结构;探讨了该网络的组网结构、网络协议、服务质量(QoS)路由、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防护、激光通信和星载处理交换等多项关键技术。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此构想采用双层(地球静止轨道和低地球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和导航卫星星座,实现全球全时覆盖空间层航天器、临近空间层飞行器和地面层各种用户终端,通过星间链路、星地链路和地面线路组成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信息网络。在国外不设地球站的情况下,该网络可实现:国内测控站测控我国全球运行的卫星;国内遥感站实时接收我国全球遥感卫星发送的信息;国内关口站管理我国授权的全球用户站之间的互通信息。最后,提出了开展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可行性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分多模卫星工作模式复杂,工作模式组合变化多,卫星单轨和1天内可执行任务数量大幅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工程上实现卫星灵活、高效的工作过程精准执行,在操作上实现地面段任务管理的简洁、易用,在应用效能上实现卫星能力的充分发挥与卫星安全性的兼顾,参考国内外遥感卫星技术发展,提出"目标、需求、元任务、动作、指令"的5层次星地任务管理架构,明确了以"元任务"作为星地任务接口,并实现算法开发、地面验证和在轨应用。高分多模卫星星地任务管理方案大幅降低了地面任务管理人员对卫星操作的复杂程度,提高了任务上注效率、执行效率和组合使用灵活性,使得卫星的应用潜能得到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4.
遥感卫星侦察在支撑国家战略决策、军队作战筹划和民用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评估其体系效能发挥程度是情报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用户需求,分析了遥感卫星侦察体系的运行过程;解剖了遥感卫星侦察体系效能评估的三个层面;提出了遥感卫星侦察体系一体化使用的效能评估模型,为客观评估遥感卫星侦察体系作战能力奠...  相似文献   

15.
发射短讯     
<正>高分八号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人民网2015年6月26日报道,当天,我国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八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高分八号卫星是高分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印度首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据新华网2015年7月2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低轨遥感卫星Ka频段星地数据传输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空间分辨率的大幅提高导致了低轨遥感卫星产生海量遥感数据,致使现有X频段星地数传通道压力急剧增加。针对此问题,文章分析了采用Ka频段进行星地海量数据传输的必要性。为了综合衡量数据传输性能,合理利用地面站资源,提出遥感卫星传输效能因子指标,依据此指标,对地面站的利用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理论分析与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a频段传输,在传输速率达到目前X频段最高速率3倍时,典型地面站的链路可用率达到95%以上,显著提高了数传系统的综合传输效能。  相似文献   

17.
征稿内容     
正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4.我国在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星地一体化经验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征稿内容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4.我国在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星地一体化经验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19.
征稿     
正征稿内容1.卫星研制及应用部门在通信广播、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导航定位、以及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政策建议和措施;2.卫星应用重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综述报告,包括各卫星应用领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综述报道;3.各部门、各系统利用我国或外国各类卫星取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应用实例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4.我国在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星地一体化经验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7,(4):128-133
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与监测任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加深,为分析卫星系统执行矿产勘探与监测任务的现有能力与不足,需要对卫星系统效能进行量化与对比分析。文章建立了一套从需求分析到需求满足度评估的全流程一体化体系效能仿真方法,通过对综合效能指标计算模型、综合需求满足度评估计算模型的数学建模,实现了对卫星效能的量化分析。此方法的有效性通过STK手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