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图为高分二号(GF-2)卫星于2017年2月26日拍摄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局部地区卫星影像图,影像分辨率是0.8m。影像清晰度高,色彩分明,充分展现了清水黄河的独特魅力,恰如"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  相似文献   

2.
《航天》2009,(1):F0002-F0002
2008年11月12日,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一周年之际,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办了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暨科学数据发布仪式,正式公布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地形地貌数据制作的我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相似文献   

3.
正图为高分二号卫星于2017年10月18日拍摄的黑龙江省松花江周边影像图,经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后,影像分辨率0.8m。影像中央为松花江环绕的太阳岛与江心岛,松花江与城市的交融,充分见证了水的温柔和城市的坚强。  相似文献   

4.
世界最清晰全月图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12日,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嫦娥一号卫星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记者还从仪式上获悉.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发射.嫦娥三号卫星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5.
<正>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分辨率达到米级的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11月8日精彩亮相。该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全部实现,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探月工程二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0,19(6):F0002-F0002
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由嫦娥二号卫星CCD相机拍摄,经辐射、光度、几何等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成像时间为2010年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千米,  相似文献   

7.
宗合 《航天》2011,(2):18-19
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揭幕,标志着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也为后续工程的预选着陆点揭开了"神秘面纱"。随后,国防科工局还公布了其他几张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月面影像图。虹湾月图的传回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图为高景一号卫星于2018年5月8日拍摄的俄罗斯卢日尼基体育场影像,分辨率为0.5m。2018年世界杯在俄罗斯11座城市中的12座体育场举行,影像中的卢日尼基体育场位于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体育场,也是2018年世界杯首场比赛和冠军争夺赛的比赛场地。  相似文献   

9.
正高分多模卫星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影像高分多模卫星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全色影像,插图为局部区域真彩色影像。机场候机楼顶部纹理清晰,飞机细节辨别清楚。获取时间:2020年8月25日分辨率:0.5 m影像来源: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相似文献   

10.
"资源三号"卫星02星单圈可分段使用两次有效载荷工作模式,如何充分利用卫星短弧段、多弧段的灵活性,通过对拍摄弧段上进行有效成像预估,在有限的成像弧段内合理避开有可能的云雨区域,提高卫星有效数据获取的效率,是卫星任务规划精细化作业中提出的新问题。结合存档卫星影像和气象资料进行大数据分析,文章首先以影像云判结果为指标,统计"资源三号"卫星存档影像的有效数据比,然后以全球参考系(Worldwide Reference System,WRS)的Path/Row格网和月为时空基准,在位置和时间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可挖掘历史有效数据比和月平均总云量气象统计资料的相关性。并利用所得的回归方程结果,从月平均总云量可以估算得到卫星有效成像概率的时空分布。通过在"资源三号"卫星实际业务中开展应用表明,基于存档影像和气象资料回归分析所得到的卫星有效成像预估分布,可为卫星任务规划开展精细化作业,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工作是遥感数据应用的基础。去除云雾是影像预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遥感影像雾霾浓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暗通道遥感影像去雾方法。以"高分一号"(GF-1)卫星为例,根据影像灰度图中的灰度值对影像雾霾浓度区域进行划分,对每个区域中暗原色值的获取方式进行改进,使用导向滤波优化大气传输率,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设计用于评价影像去雾质量的定量指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明显去除雾霾干扰,有效改善卫星影像数据的视觉效果,增强影像细节。该方法去雾处理后的遥感数据能应用于定量遥感,提高遥感影像的可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图为高景一号卫星于2017年5月17日拍摄的山东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影像,分辨率0.5m。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是2018上合组织峰会的主场馆,但它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奥林匹克帆船中心,2008年承办了奥帆赛和残奥帆赛,2018年更名为国际会议中心。  相似文献   

13.
调制传递函数补偿(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ompensation,MTFC)处理可以恢复光学影像在成像、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损失的高频信息,使得影像边缘更为清晰、细节更为丰富,从而改善影像质量。然而,随着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量大,导致复原处理时计算量大、耗时长,成为高分辨率地面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设备架构模型的MTFC并行处理方法,并根据算法特点对存储结构和并行计算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利用真实卫星影像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影像复原质量的前提下,提出的算法获得了45倍的加速比,可以满足地面系统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中国发射了首批2颗全色分辨率达0.5m的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01组。另外2颗"高景一号"02组卫星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发射,并与01组卫星组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启动建设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16+4+4+X",由16颗0.5m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雷达卫星以及若干颗视频、高光谱等微小卫星组成。"高景一号"01组卫星为中国自主研制,能够采集到细腻的地物细节,可进行大幅宽拍摄。2颗卫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相机辐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资源三号"(ZY-3)卫星影像数据早日为相关领域提供服务,文章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资ZY-3卫星三线阵图像的辐射特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分析结果表明,ZY-3卫星三线阵相机图像清晰,信噪比高,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地物的细节特征,在量化深度和细节表现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29日中午12时12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在酒泉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在轨交付服务。10月2日,卫星成功拍摄并下传高精度影像。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3,(1):14+32+59+126+129-130
<正>中国环境减灾-1C卫星传回首幅影像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12月13日报道,当月9日,环境减灾-1C卫星有效载荷首次开机成像,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至此,环境减灾-1C卫星实现星地链路连通,星地系统工作正常。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密云接收站已准时捕获并成功接收卫星下传的全部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完成标准产品生产,形成了第一幅影像图(郑州地区SAR图像)。环境减灾-1C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配有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可获取地物影像信息,具备空间分辨率5m和20m扫描两种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SAR(合成孔径雷达)严格几何模型(距离-多普勒)进行影像正射纠正时,为消除卫星轨道误差对影像正射纠正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轨道模型——切比雪夫多项式。首先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对SAR影像元数据中提供的若干卫星轨道状态矢量进行拟合,以获得影像成像期间内卫星轨道状态矢量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少量地面控制点修正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的参数;最后将修正之后的卫星轨道模型用于SAR严格几何模型的正射纠正,从而提高正射纠正影像的定位精度。结合SAR的几何成像参数、数字高程模型,选择广西桂林某地区的Radarsat-2卫星拍摄的SAR影像进行试验,利用所提出的方法与传统正射纠正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得出正射纠正精度在40m以内,定位精度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08,17(6):6-6
2008年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根据嫦娥-1卫星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这幅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2月28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高景一号"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7年1月10日,四维高景遥感有限公司(卫星运营商)发布了"高景一号"卫星首批影像,成像清晰、细节丰富、色彩鲜艳、地物边缘锐利。一系列指标描述了遥感器成像质量的优异,而优异影像表现的背后离不开遥感器核心器件控温的关键产品——环路热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