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7,(5):113-120
为实现微小卫星"新、快、好、省"的核心价值,通过开拓一号卫星和脉冲星试验卫星研制实践,对基于商用现货产品(COTS)的微小卫星研制管理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建立COTS的微小卫星通用产品体系,探索实践"设计-制造"的卫星研制流程,形成一套COTS选用、筛选和应用的产品保证方法,确保卫星型号研制进度、质量、成本和风险可控,为加速推进微小卫星产业化发展探索实践了有效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微小卫星质量轻、体积小,并且具有发射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是新技术试验与验证的一条理想途径,在通信、遥感、科研、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备受航天大国的重视。在过去的几十年,小卫星技术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研制了多种微小卫星,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各个国家对小卫星的定义和分类还不  相似文献   

3.
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微小卫星由于其质量轻、体积小、发射周期短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微小卫星功能密度的增加和性能的提升,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复杂度也在日益增加,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总线标准和处理器架构对微小卫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近几年微小卫星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然后列举了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对不同模块的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通过对比不同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中处理器、总线和操作系统的应用情况,针对不同软硬件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适合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最优选择;最后对影响微小卫星的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2,(5):141-141
美国制成为微小卫星提供动力的火箭推进器据新华网2012年8月18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日前宣布,他们研制出一种微型火箭推进器,能为质量小于2kg的微小卫星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五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  任迪  杨庆俊  包钢 《宇航学报》2010,31(1):60-64
五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是在地面模拟微小卫星空间运动的一种重要仿真设备。通过分 析试验台的系统结构,定义世界系、轨道系及本体系三个坐标系,建立了其所模拟微小卫星 空间运动的一般情况下轨道动力学和姿态动力学模型,最后根据试验台目前执行机构为冷气 推进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况导出了试验台状态方程,为下一步试验台模拟微小卫星的自治飞行 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上海航天》2014,31(6)
对某对地观测微小卫星初样星的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卫星的有限元模型,对卫星的主承力结构进行了结构尺寸和材料优化,结果表明结构尺寸优化在满足整星有足够静、动态特性的前提下使总质量减少了5.66kg,占结构总质量的28.3%;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替换原铝合金材料使整星质量减轻6.55kg,占结构总质量的32.75%,并满足相应的力学性能,两种结构优化方案均使初样微小卫星结构质量显著降低。用模态分析与静力分析验证了优化后整星满足规定的刚度与强度要求,其优化过程与结果为同类微小卫星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小卫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各国均在微小卫星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层次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微米/纳米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使得微型卫星(100kg以下)和纳型卫星(10kg量级)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大卫星以及100kg以上的小卫星相比,微纳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这对设计和制造的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微小卫星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器工程》2016,(6):1-5
微小卫星具有功能密度高、技术发展快、研制周期短、开发成本低、部署应用灵活等特点。新技术的发展、商业资本的不断投入、发射模式的多样化等因素,使微小卫星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微小卫星的应用模式发展多样化,技术不断创新且受互联网思维影响,将在通信、遥感、导航、深空探测和科学技术试验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我国在发展微小卫星时应同时关注技术发展和政策机制,把握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考虑大规模运行可能带来的问题,并从政策机制上做好统筹规划,以推动微小卫星技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NASA于2006年3月22日成功发射三颗ST-5微小卫星,并组成星座,用于空间地磁观测。经过90天飞行演示,于6月20日顺利结束。演示验证很成功。卫星重25kg,功率24W具有通常卫星全部功能。卫星多项先进技术在演示中得到肯定,空间观测获得史无前例的数据。为此,文章介绍了ST-5微小卫星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经验。ST-5将为今后微小卫星空间应用展现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微小卫星的现状及其在空间攻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卫星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现代小卫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并以美国和欧空局为例分析了微小卫星的发展现状,最后详细介绍了微小卫星在空间攻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微小卫星的概念和技术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微小卫星的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几家主要的小卫星制造商和微小卫星应用实例以及编队飞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
美国NASA于2006年3月22日成功发射三颗ST-5微小卫星,并组成星座,用于空间地磁观测.经过90天飞行演示,于6月20日顺利结束.演示验证很成功.卫星重25kg,功率24W具有通常卫星全部功能.卫星多项先进技术在演示中得到肯定,空间观测获得史无前例的数据.为此,文章特地介绍了ST-5微小卫星,它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经验值得借鉴.ST-5将为今后微小卫星空间应用展现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发射消息     
<正>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 QL型火箭2019年4月1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EMISat电子情报卫星,并搭载了28颗微小卫星。这是设4台固体捆绑的PSLV-QL型火箭的首次发射。EMISat用于探测、定位和表征电子信号,如军用雷达发射的信号。该星采用SSB-2小卫星平台建造,质量436kg。此次发射搭载的28颗微小卫星是:  相似文献   

14.
赵磊  沈毅 《航天控制》2006,24(1):57-60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今后由多颗微小卫星近距离编队飞行将成为在轨航天器部署的主要形式。本文把多Agent思想引入卫星编队,提出了基于多Agent卫星编队软件结构,根据编队中不同卫星Agent的智能水平和相互关系给出了4种分布形式,在把智能水平最高的主星Agent模块化结构做重点介绍的同时,以避免两星碰撞为例阐述了模糊控制逻辑在主星决策Agent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微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小卫星系统是一个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需要由具有容错能力的星载计算机来控制。针对微小卫星重量、体积、功耗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微小卫星的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双模冗余方案搭建系统的容错结构,并根据卫星的运行要求提出了适用于微小卫星的温备份方式容错控制策略,介绍了一些用于支持温备份方式容错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在微小卫星设计中的适用情况,温备份策略从硬件开销和时间开销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卫星的设计。在立体测绘微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的星务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表明,提出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小卫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迎接“轨道革命”——微小卫星的飞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2):97-105
根据预测,未来十年(2016—2025)将发射2000~3000颗微小卫星,将是一个微小卫星飞速发展的时期。文章回顾了微小卫星发展过程,分析其飞速发展的原因,以10个典型应用实例论证了微小卫星今后的应用前景。微小卫星的飞速发展将引起一场"轨道革命",可能会像IT技术那样,再一次改变人类的社会活动,并深刻影响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相较于传统大卫星,微小卫星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然而,受功率和质量负载的限制,微小卫星一般不装备推进系统,其航线也局限于近地轨道。为扩展微小卫星的功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任务需求,需给其配备合适的微推进系统。固体推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无法重复启动。为得到可重复启动的固体微推进系统,设计了一种非自持燃烧的光敏推进剂,采用激光控制其燃烧。在背压为大气压的环境下,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燃烧过程并记录燃速。之后,对光敏推进剂的激光烧蚀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可控制光敏推进剂的燃烧,燃速与激光强度成线性关系;该光敏推进剂的最小激光点火强度为0.28 W/mm~2;燃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0%以内,证明该数学模型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5-136
2008年9月24日,神舟-7载人飞行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院士称,神舟-7伴飞小卫星是一个直径40cm、重约40kg的微小卫星,虽然能拍摄照片和视频观测,但不用于直播出舱画面。伴飞小卫星将在航天员从舱外回到舱内以后与地面共同下指令,让小卫星点火离开轨道舱。前后大约需要10天的时间,小卫星最终才会伴随轨道舱飞行。这种不断调整2个运动物体之间距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微小卫星由于其质量轻、体积小、发射周期短、性能高、成本低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在通信、遥感、科研、军事等各领域得到关注。微小卫星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能够适应快速研制、应急发射的特殊需求,使其得到很多航天大国的重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微小卫星技术在很多国家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相继提出并研制了多种微小卫星。模块化、标准化是微小卫星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其低成本的重要原因,当下  相似文献   

20.
皮型卫星的发展与MEMS卫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皮型卫星是特指重量在1kg以下的微小卫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光机电系统为代表的微米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皮型卫星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皮型卫星在军民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它已成为继纳型卫星之后各国争相研究的新热点。自2001年起,清华大学开展了皮型卫星方面的研究,提出研制一颗名为“MEMS卫星”的固态化皮型卫星。本文通过分析作者两年来搜集的国际皮型卫星资料,从研究背景、意义、特点、进展等方面阐述了研制皮型卫星的必要,洼和可行性,并介绍了MEMS卫星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