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四十年来,中国坚定地走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受四十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航天,同各项事业一样,凭着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实现了腾飞,创造了辉煌。本刊特推出“中国航天与改革开放专题”,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  相似文献   

2.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1,(11):20-20
今天,我们迎来了《飞碟探索》30华诞!这个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领域的骄子在过去30年的风风雨雨中,以豪迈而稳健的步伐走过它的幼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终于走向今天的成熟。走过的30年是艰辛的30年,耕耘的30年,也是收获和辉煌的30年。我们和《飞碟探索》风雨同舟,携手共勉.并肩走过了这不平凡的30年,今天,我们要共同举杯,同庆这辉煌的30年!  相似文献   

3.
流年似水,弹指一挥,航天二院走过了风雨曲折的42个春秋。这是二院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扬军威、振国威,为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42年,更是二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42年。 二院的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的21年,是第一代二院人艰难创业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是第二代二院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 1 (Vostok-1)飞船,共计飞行108分钟,环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载人航天的60个春秋,既有空前的辉煌,也有深刻的教训。1不断加深对载人航天的认识载人航天6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苏联解体之前以美苏太空竞赛为标志的30年,以及苏联解体以后逐步商业化的30年。  相似文献   

5.
正在60多年的中国航天史上,矗立着三座光辉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之前,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竖起第一座里程碑。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间,中国航天又竖立起第二座里程碑——载人航天工程,以及第三座里程碑——月球探测工程。载人航天:千年飞天梦圆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  相似文献   

6.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9,(12):45-47
2009年6月30日,美国航宇局和欧空局分别发表声明说,美欧合作研制和发射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在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已于当日结束了为期18年多的探测使命,相关科学家都以难以弃舍的心情不得不与其告别。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来我们与改革开放风雨同行。 三十年来我们与航天事业比翼齐飞。 三十年来我们用信念铸就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忠贞誓言。 ……  相似文献   

8.
创办于兰州的《飞碟探索》杂志,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30年来,她的编者可能都已换了几茬,她的读者群也早已交替换代,但是,她却是似乎越来越凸显出步入而立之年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据1985年8月瑞士《国际防御评论》以“苏联战略防御倡议不是虚构而是现实”为题概述了苏联早就准备的“星球大战”计划。目前,苏联有近一万名科学家在约30所研究机构从事与防御有关的定向能武器研究计划。早在1964年,苏联曾宣布了空间防御计划。  相似文献   

10.
回忆·祝愿     
刘岩 《飞碟探索》2011,(12):20-20
《飞碟探索》创刊30年了。30年前的1981年,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第一次看到这份刊物,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后,几乎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1月21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中心,用阿里安-2火箭成功发射了西德的直播电视卫星。发射后25分钟,展开两块太阳电池翼时只展开了其中一块,另一块被卡住未能展开。 1987年11月30日按照设想的故障,用星上推力器向静止轨道推进时,以“摇动”释放被卡住的机构,未能奏效。12月5日卫星进入定点位置,这块太阳翼仍未展开。现将美英法杂志的有关报道分别译出供参考。美国《航空周刊》1987年11月30日报道,三轴稳定的西德电视卫星重2080公斤,定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国际太空》2013,(6):26-31
2008年10月30日00:53,委内瑞拉卫星-1由长征-3B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9日成功定点。截至2013年4月30日,委内瑞拉卫星-1已经稳定运行了4年7个月。委内瑞拉卫星-1的成功研制奠定了我国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迎来了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40年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显著提升的一段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运载火箭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甚至可以说,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绝大部分成就都是在这40年中取得的。自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服役了30年之后,美国航天飞机舰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35任务结束后,航天飞机将被运往博物馆收藏并对外展出,以展品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在向航天飞机说"再见"前,美国太空网盘点了航天飞机的8个应该被人们记住的事实。1.最高时速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2018年,全球共开展航天发射114次,中国以39次的成绩,一举超越了美国的34次和俄罗斯的20次,首次独占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我国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解读:2018年是中国航天丰收的一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年发射次数大跨步迈进"30+",达到37次,  相似文献   

16.
以1997-2003年期间的73个日冕物质抛射(CME)激波扰动事件和模糊数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预报地磁扰动的方法.该方法以CME事件爆发的日面经纬度、相关地磁扰动事件的渡越时间、地磁扰动指数、IPS观测的太阳风速度跃变量为基础,建立了预报CME地磁扰动事件的μθ,μφ,μT,μM,μ△v从属函数,考虑了CME初始速度对激波到达时间的影响.以这5个从属函数为基础并利用模糊数学对1996-2004年期间73个经行星际闪烁(IPS)观测认证的CME激波引起的地磁扰动事件进行了预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磁扰开始时间预报的相对误差,△Tpre/Tobs≤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91.78%,而△Tpre/Tobs>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12.33%;磁扰幅度(∑Kp)大小的预报,其相对误差△∑Kp/∑Kpobs≤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60.27%,相对误差≥5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12.33%.这表明该预报方法对空间灾害性事件地磁扰动的定量预报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防计量工作会议于1990年12月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0多位在各军兵种、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能、电子等部门从事国防计量工作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国防科工委怀国模副主任以“总结经验、开拓前进、为实现国防计量跨上一个新台阶而奋斗”为题发表了讲话。与会代表以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总结交流了国防计量创建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并就如何发挥在国防计量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新贡献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创刊30年了。30年对于历史、对于我们星球的时间记忆不过一瞬,但对于我们所处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及我们与之相系的个体,却是跨代的漫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航天测控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航天测控网之一。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对外开展空间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需要,1992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使这座国防高科技的大厦从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0.
士元 《太空探索》2004,(3):30-33
火星历来是一个危险的目的地。40多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各类探测器.但2/3探测器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被称为“探测器的坟场”、“死亡星球”。远的不说.就从2003年12月份讲起,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因为技术故障在太空中做了几年绕太阳旋转的人造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