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民航组织成立60年来,国际航空运输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变化的主线始终是美国政府主导的“天空开放”,即航空运输自由化。时光荏苒,政府更迭,但从1944年罗斯福总统的民主党政府提出的这项政策却坚持至今。探讨国际航空运输“天空开放”政策的演变,分析其发展趋势、本质特征和利弊,以及如何应对“天空开放”的风险和挑战,是正处于体制、机制转轨过程和发展中的中国民航业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沉寂了9年之后,2003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蒙特利尔召开了第五届世界航空运输大会,145个国家、29个组织共800余人参加了会议。题为“自由化的挑战和机遇”的大会以其顺应时代的广泛议题引起了与会各国的普遍关注,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结论以及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全球原则宣言将对全球航空运输体制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令人嘱目的跨越根据《芝加哥公约》成立的国际民航组织是协调国际航空运输技术和法律问题的国际组织。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及诸多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出现,《芝加哥公约》所奉行的双边管理体…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的定义及背景“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主要是指改革国际航空运输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从政府对空运企业国际航空运输经营活动的详尽管理过渡到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予以调节,给予空运企业更多的经营权利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第五届世界航空运输大会在蒙特利尔召开,通过了《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全球原则宣言》,同月,民航总局批准海南省进行开放航权试点。随着海南开放航权的实施,一股“天空开放”的热浪在各地泉涌。如何面对全球航空自由化的到来,接受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洗礼,加快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新疆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5.
TheWay-outforLocalAirlines1944年在芝加哥签订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确认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奠定了以双边协定来管理国际航空运输的体制。这种体制在很长时期里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保护自身航空权益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美国所倡导的“天空开放”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航空运输服务的自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长远看,航空运输业务权等“硬权利”可能并最终全部纳入WTO的多边体制。因此,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航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改造重组,其中一定数量的企业必须实现规模经营。在中国建…  相似文献   

6.
目前,航空运输业自由化的趋势动摇了芝加哥公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国际航空运输双边管理体制,讨论了国际航空运输双边管理体制的由来并分析航空自由化发展的趋势,论述了中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的竞争威胁,探讨了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加快改革,强化管理,面对自由化挑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空运输自1944年签订芝加哥公约之后50多年来,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是总的趋势。所谓“自由化”,是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运用,“不管制”政策是其具体表现形式,适用到航空运输领域并推行到国际,就是所谓“天空开放”;国有企业私有化与不管制政策是“自由化”的“双胞胎”,加上航空公司联盟,都是适应日益激烈竞争环境的重要手段。对所谓‘全球化”应有正确认识。要利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现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航空运输经济自由化形势不可逆转。“名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航空运输自由化和联盟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企业兼并重组愈演愈烈,低成本航空公司进入国际市场,使得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日益复杂和激烈。我国按照"积极、渐进、有序、有保障"的原则开放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国际航空运输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国际航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航权开放是国际航空运输面临的大趋势,是各国参与国际航空运输竞争、拓展航空运输市场的必要手段。但是,航权开放也会对本国的航空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航权开放谈判中,如何能获得"双赢"结果,是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国之间的“天空开放”正在不断升温,历来对天空开放抱抵触情绪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最近也开始与美国签署一些双边“天空开放”协定,如较早时候的新加坡、文莱和中国台湾,最近的马来西亚等。“天空开放”最早是美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提出的一项航空政策。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凭借其强大的航空实力,一个洲一个洲、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推行这项政策。特别是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美国的这项活动有了突破性的拓展,截至今年4月,美国已经与1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所谓双方可以完全  相似文献   

11.
航空自由化是国际航空运输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地区自由化的发展加速了航空自由化的进程,并引发了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的演变。2003年3月24日—29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将召开第五次世界航空运输大会,商讨国际航空运输在自由化的大环境中的管理和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1997年美英的双边航空协定(百慕大协定Ⅱ)就已经反映了美国的国际航空政策向自由化方向转变.1978年美国通过“航空公司放松  相似文献   

13.
管理趋向自由化自本世纪初期出现航空运输后,各国政府就对其实施较严格的管理,从航空公司成立进入市场、航线开辟及航班确定到飞机采购、运价管理等。欧美许多国家视航空运输业为“公共事业”或有潜在军事作用的基础性行业,并采取适当的财政扶助和保护政策。有的国家在航空运输业的发育时期,赋予其企业“专营权”,通过独家垄断经营以促进其发展。对国际航空运输的管理早在本世纪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运输服务的管理一直是在双边体制下进行的,其内容主要涉及航线、运力、运价、所有权和控制权、从事商务活动以及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安排等,原有的双边协议在这些方面进行严格的管制,近年来随着欧美国家国内航空运输管制的放松,在国际航空运输双边协议中也出现了放松管制的趋势,而且区域性的以及诸边协议不断产生,管理的内容也不断减少和更加自由。国际航空运输服务体制这种变化和整个世界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梁馨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2-22,24,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对外航权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5月22日,厦门、南京对新加坡航空公司开放少量第五航权。6月底,民航总局同意海南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部分航权的试点省份。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申请开放航权。为进一步了解民航在航权开放方面的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民航总局国际司司长王荣华。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7日民航总局在京召开国际航空运输研讨会,会上国际合作司王荣华司长介绍了中国民航国际运输的现状,国际合作司国际处柳芳处长介绍了近两年与东盟、中美、中法、中英、中荷、中北欧、拉美、中澳、中新、中韩等新签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和航权安排,运输司何锦日副司长介绍了第二天即将签署的香港航权谈判情况,最后民航总局杨国庆副局长就中国民航构筑航空枢纽和全球航线网络促进国际航空运输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作了总结发言。一、中国民航国际运输的现状截止2004年9月,中国已与93个国家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与3个国家草签了航空运输协…  相似文献   

17.
“天空开放”是美国全球航空运输自由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b界重要的航空市场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亚洲在美国航空运输政策制定者的眼中一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一俟与12个欧洲国家签定“天空开放”的协定,美国即把目光投向亚洲。它在这一地区推行“天空开放”的策略是“先易后难,逐个击破”。据此,它首先选择的是那些与美国已经存在着比较自由的航空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台湾和香港。美国国务院和运输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官纷纷到访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推销他们的“天空开放”主张,并且取…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欧洲即将扩大开放天空EUClosetoWiderOpenSkies最近,欧盟即将批准10个国家加入欧洲自由化的单一航空市场。这10个国家包括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匈亚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托维亚。这些国家将加入欧洲的“公用航空空域”,目前这一公用航空空域中有欧盟的成员国及冰岛和挪威。欧洲自由化空运市场的成员国不仅相互间全面实行国际空运服务自由化,而且必须同意开放它们的国内空运市场,并放松对外国航空公司的法规限制。新加入的10个成员国获准在今后数年内分阶段进行自由化,以使它们的国有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9.
适用于国际航空运输的客、货运价称为国际航空运价。由于国际航空运输是发生在一国以上的运输活动,因此,其运价的制定和管理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我国在《民用航空法》中第九十七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际航空运输运价的制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协议执行;没有协定协议的,参照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价格制定运价,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障航空运输企业和旅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国航空市场的自由化进程,是中国国际航空市场政策演变的典型代表,其发展趋势对远程宽体客机的市场走向也具有重大影响。2003年,中国民航局提出逐步开放航空市场的目标,并开始融入国际航空市场自由化的潮流,自此,中国民航开始调整国际政策以支持航空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但是,中国枢纽的发展目标仍然受到了来自邻国—首尔和东京枢纽的激烈竞争。2004年和2007年签署的协议对中美航空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旅客运输量有了惊人的增长,市场竞争也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