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航空周刊》刊登出美国一家私人公司8月24日抛出的迄今苏联还在保密的航天飞机计划实施的五幅卫星照片,这五幅照片是由法国1986年2月22日入轨的“斯波特—1”卫星于5月19日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了苏联正在建设中的航天飞机辅助设施及在亚洲境内的大型建筑和一条长跑道。据航宇公司专家谈,法国“斯普特—1”拍的照片,有助于解决苏联拟发展航天飞机的猜测。从照片来看,苏联航天飞机的尺寸和外观类似美国的航天飞机。另一专家说,卫星照片暗示出了下一次美苏发射  相似文献   

2.
在莫斯科航宇90展览会上,法国《航空与宇宙》杂志记者安排了一条卫星专用线路——从莫斯科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海事卫星到挪威的艾依克地而站,再通过地面中继线路到《航空与宇宙》编辑部——发回一篇“苏联空间预算危机”的报道。该  相似文献   

3.
重点建设了通信与导航、航空电子信息与信号获取与处理技术、飞机电磁特性三个实验研究单元,成为航空电子实验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项目建设期间,承担了包括多项型号研制任务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电子电路基础”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甚高频数据链的自动相关监视系统”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4.
苏联上将A·马科西莫夫在1989年第3期《航空与航天》杂志上介绍了苏联空间运输系统“能源号”-“暴风雪”发射前后的情况记实。由郑彦妍同志翻译。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软件应用与系统学科 新建了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新技术实验室和先进网络技术实验室,前者于2000年申报并获批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211工程”的建设,计算机软件应用与系统学科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人均科研经费数量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前茅。 航空宇航推进技术学科 建设了一体化发动机设计和发动机状态监视、诊断、控制实验室,改造了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实验室、热动力实验室及火箭发动机实验室,完善了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承担了一批重点项目。多项成果应用于型号研制。“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1997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带弯扭扰流片的压力机处理机匣”1999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6.
<正> 1990年5月,中国和(前)苏联空间技术代表团在莫斯科草签了空间技术合作协议书,协议书中提出了十个合作项目,其中第一项就是联合研制Glonass/GPS 兼容接收机。1991年4月30日,航空航天部Glonass/GPS 专家代表团与(前)苏联航天仪器研究所在莫斯科草  相似文献   

7.
据1982年8月30日的《航空周刊》报道,苏联正在计划部署一种几乎完全类似于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据说,早在今年年初苏联就把有关建立这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文件送到国际电联备案。在这个文件中,苏联人把这个系统简称为“GLONASS”,即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设计方案基本上类似于美国防部正在部署中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的相似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四平 《太空探索》2007,(9):56-57
1977年,苏联航空生产部秘密挑选了由民航试飞员组成的5人小组,参加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试飞,这是苏联对应于美国航天飞机的产品。该小组被命名为“狼群”,他们以位于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斯基飞行研究所为基地,成员包括沃尔克、科诺年科、利维琴科、斯坦科亚维丘斯和舍丘金。  相似文献   

9.
据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四日《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美国照相侦察卫星在莫斯科东南拉明斯科耶飞行试验中心上空,发现地面放着大型航天飞机的三角翼形轨道器,也侦察出地面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外燃料箱。据情报分析家认为轨道器有三台主发动机,宛如美国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外燃料箱长65米,而美国的只有50米。美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其1983年《苏联军事力量》报告中也说,苏联正在研制类似美国航天飞机的重型航天飞机。情报分析家分析苏联正在研制的重型航天飞机,起飞重量为1500吨,小于  相似文献   

10.
高歌 《飞碟探索》2003,(5):40-41
在本刊2003年第2、3、4期上连载了《外星人的邀请》一文,主要阐述了曹公接触外星人的故事。2000年5月27日,高歌在北航曹公接触外星人事件报告会上发表了讲话。高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此讲话由张靖平先生根据录音整理。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苏联的邻国伊朗和芬兰,美国的邻国墨西哥、智利和古巴等国,分别要求苏联和美国停止地下核试验,因为他们发现,苏联和美国的地下核试验,与他们国家境内的地震之间,有着某种奇怪的联系。可是,他们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因为他们缺乏理论根据。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在1993年首次报道了苏联曾有过“地震战”研究项目。1996年9月,俄罗斯《莫斯科新闻》周报报道了苏联/俄罗斯进行地球物理武器的研究情况,同时指出,美国也有类似的计划,只是落后五六年。 早在1954年,苏联科学院的地震学家别尔费尔德发现,地下核爆炸对遥远地方的电离层状况产生影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9年6月25日刊出了苏联在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展出的同步通信卫星模型的照片,并加了图注说明。现将这篇报道综合整理如下: 苏联这次展出的新型同步通信卫星取名为“地平线”,实际上也就是原来的“静止”号同步通信卫星,它既可在4—6千兆赫的C波段工作,也可在7—8千兆赫的X波段工作。虽然苏联公开宣布  相似文献   

13.
据1985年8月瑞士《国际防御评论》以“苏联战略防御倡议不是虚构而是现实”为题概述了苏联早就准备的“星球大战”计划。目前,苏联有近一万名科学家在约30所研究机构从事与防御有关的定向能武器研究计划。早在1964年,苏联曾宣布了空间防御计划。  相似文献   

14.
赢利的宇宙     
郑岩 《国际太空》1991,(6):15-17
苏联《航空与航天》杂志1990年12期刊登雷金B.的一篇文章,该文叙述了苏联宇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苏联宇航政策的变化和宇航产品的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崔国良(1931.7.7-2017.1.18)中国工程院院士,固体火箭推进剂与发动机专家。河北省阳原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61年获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3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16.
苏联用于国土防空的导弹,在国外被称为“萨姆”导弹,它的第一代导弹系统C—25“金雕”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50年8月,但是,直到1952年,侵入苏联领空的外国飞机,只有少数遭到苏联歼击机的拦截,曾被击落过8架,而苏联的飞机和飞行员也受到损失。这使入侵的外国飞机肆无忌惮,美国战斗机联队的飞机已深入到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甚至莫斯科郊外上空。 为此,苏共中央政治局曾专门开会,听取防空导弹武器发展前景的汇报。最后,斯大林作了决定: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空间飞行》1979年2月报道] 在过去几年中,苏联加倍地把其空间获得的数据应用到经济管理方面。这些新的数据有许多是礼炮-6上的MKF-6M型多光谱相机拍摄的。礼炮-6相机拍摄的照片,只有约10%用于科学研究,其余的数据直接输送到各个用产。在莫斯科对北美的广播中,尤里·柯来索夫指出,西伯利亚所产的石油占整个苏联石油总产的1/4,固体燃料占1/3,天然气占1/10。柯来索夫说,“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天然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推动机器制造、化学工业和矿业的发展。然而,地质学家们认为西伯利亚的矿物资源大部分还未开发,而空间摄影能帮助勘探这些新的矿物资  相似文献   

18.
前宇航员工程师弗奥基蒂斯托夫9月份对《莫斯科新闻》周刊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发射费比一次使用火箭高20~40倍,也没有把航天飞机研制技术用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去。9月9日,在莫斯科的一次航天飞机座谈会上,他还说:“我们顽固地继续把钱花在没有希望的事业上。”前空间研究所所长萨格杰也夫院士说:“苏联发展航天飞机是作为  相似文献   

19.
近 2 0年来 ,苏联 /俄罗斯科学实验联合体科学中心 ,在礼炮 - 6、7及和平号空间站上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工作。这项研究工作是于 1976年在苏联科学院院士阿·尤·马里宁的领导下开始的。后来 ,从 1981年至今一直由莫斯科航空学院的院士尤·思·加科夫主持。这项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 (1976~ 1988年 ) ,建立了名为“晶体”、“岩浆”及“刚玉”的实验装置。根据国家计划与国际宇宙空间研究开发协作委员会计划 ,与其他国家一起在礼炮 - 6、 7及和平号空间站上完成了 40 0多项材料工艺实验。理论和实验…  相似文献   

20.
正在V-2基础上,苏联的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和他的团队研制的火箭,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1906年12月30日,科罗廖夫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8岁考入基辅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两年后转学到莫斯科鲍曼高等工艺学院学习。30年代初,他结识了著名的火箭理论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很快取得火箭研究和试验的许多成果。1936年,他成功地设计出苏联的第一代火箭飞机,还相继出版了《火箭发动机》和《火箭飞行》等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