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黄蜂”直升机飞行事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黄蜂"发生的一起严重飞行事故,理论结合实践,从影响直升机飞行状态的关键系统和动部件入手,探讨飞行事故原因,分析了由于空中出现意外情况,飞行员操纵不当,直升机进入涡环,飞行员不自觉改出涡环,迫降失败。本事故的教训对"超黄蜂"(或直八)、"海豚"(或直九)直升机的飞行和维护保障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转是直升机发动机失效后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飞行员控制直升机安全着陆的必要手段。自转飞行中容易犯的几个错误要注意避免。该文就自转飞行的原理及正确的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在一定高度和速度范围内,当无动力或临界发动机失效后,即使旋翼自转或剩余发动机工作,飞行员也来不及操纵和调整直升机飞行状态,直升机会以较大的下降率触地,危及飞行安全.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确定直升机"回避区"(高度-速度曲线).本文介绍了"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现状和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进行回避区飞行试验的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马援 《国际航空》2006,(4):60-62
头盔显示器(HMD)可以将平视显示器(HUD)上的飞行数据和其他信息投影到头盔显示目镜上,与飞行员的视场叠加,因而更加便于武器瞄准,提高了飞行员的状况感知能力.该装置以前通常专供执行攻击任务的直升机飞行员使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现在战场运输和搜救直升机的飞行员也开始装备HMD,用来在夜间和恶劣气象环境下看清航路,发现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直升机著舰包线的某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着舰包线的一般形式,研究方法,着舰包线的可几性和模糊性,直升机、舰船和飞行员的关系,着舰包线和海况的相容性等等。  相似文献   

6.
当直升机的吊挂载荷较大时,机体和吊挂相互耦合将会影响直升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飞行员对直升机的操纵会引起吊挂载荷摆动,导致直升机产生剩余振荡,飞行员处理不当极易出现飞行员诱发振荡(PIO)现象。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一些假设简化直升机吊挂模型,提出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控制方法;以显模型跟随控制方法为基础架构,结合自适应...  相似文献   

7.
7月10日,陆军航空兵新武器新弹药生成战斗力演练在广东某地举行.上午9点,伴随着指挥员一声口令,18架我陆航武装直升机迅速升空,在空中组成了双机、四机和六机编队,进入预定空域.记者从搭乘的直升机上看到,大海上弥漫着薄雾,靶标在海面上若隐若现,瞄准射击难度大,对飞行员的战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武装直升机在几十米的低...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刚刚闭幕的第十届全国直升机年会上获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日本培训飞行员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几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向国外打开了大门,陆续为日本培训出数十名驾驶员。他们不仅用固定翼飞机培训飞行员,而且用贝尔-206直升机为日本培训直升机驾驶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培训飞行员费用  相似文献   

9.
为尽快提高警航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实战能力,探索与国外直升机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公安部警用航空办公室曾组织广东,上海6名警航飞行员,赴加拿大直升机公司彭蒂克顿飞行学校接受EC120直升机提高培训。本文作者作为广东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飞行员的代表参加了此次飞行培训,从飞行员的独特视角展现了警用航空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螺旋模态是直升机前飞状态下的固有模态,是直升机设计定型试飞中必须进行评定的科目,目前对该模态的评定已有相应的试飞方法。随着直升机飞控系统的不断升级和提高、飞行员操纵习惯的改变以及所执行任务的不同等情况,现有试飞方法已不能满足对直升机螺旋模态特性的评定。通过研究直升机的使用背景,针对不同飞控系统、飞行员操纵习惯以及飞行员执行的任务科目,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试飞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直升机救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救生技术的现状尽管为战斗机飞行员设计的应急救生装置已问世多年,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但直升机的应急救生发展却非常缓慢,除由于直升机机顶上有转动着的旋翼,乘员不能直接向上弹射外,还因为向下弹射时人机干扰概率也很大。目前主要采用的直升机救生方案有:(1)火箭牵引救生系统当直升机发生故障需要空中救生时,首先切除旋翼,然后抛掉座舱盖,点燃火箭牵引系统(火箭通过牵引绳与飞行员系带相连),按一定顺序把飞行员以站立的姿态连同座椅组件从直升机中向上拉出(座椅主体被留在座舱内),火箭发射一定时间后,打开安全…  相似文献   

12.
联立直升机和舰船运动方程,模拟了直升机的着舰过程,主要对直升机的着舰速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规则海浪情况下,舰船横摇角、侧向位移、舰船升沉与着舰速度之间的关系,为飞行员正确操纵直升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于波 《试飞研究》2000,(4):86-5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陆军已设计、研制并飞行鉴定了一各计算机辅助直升机低空飞行(CALAHF)引导系统。该系统为直升机飞行员提供近地隐蔽飞行引导。它自动处理精密导航信息、直升机任务要求和近地飞行引导。该自动处理过程通过头盔显示器上的符号集提供给飞行员。符号集以“飞行员为中心”设计,向飞行员提供超越CALAHF系统自动化过程的灵活性和权限。已在美国陆军HUH-60STAR(航空电子研究系统试验平台)试验直升机上进行了充分的飞行鉴定。此次飞行鉴定在崎岖山地进行,执行一个多航路点直升机飞行任务,离地高度从300到125英尺,空速从40到110节。鉴定结果表明,飞行员能精确跟随自动装置字符集,同时保持较好的视景感觉。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初,一架租给路易斯安那太平洋公司的K-MAX直升机,在加州现场伐木作业时,由于直升机太靠近树木,右旋翼打到一棵直径约90厘米的大树,一片桨叶被打掉76厘米,另一片“桨叶被打掉33厘米,但飞行员却设法将吊挂的2300千克重的木头放下,并继续飞了400多米,3分钟后安全降落在原集结区.飞行员安然无恙,创造了直升机伐木史上桨叶严重断裂、安全返陆的奇迹.虽然K-MAX直升机旋翼的气动性能和直升机的操作性能和自身的平衡性能都很突出,但在如此严重失衡状态下,飞行  相似文献   

15.
尾桨故障是直升机飞行中最难处置的特情之一,在国内外所发生的直升机飞行事故中,有很多是因尾桨故障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斯瓦泽直升机尾桨的工作原理、故障类型,结合理论与实际,论述了直升机在尾桨故障后的处置,供广大斯瓦泽直升机飞行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7日晚,一架"海豚"直升机执行为海上钻井平台运输职工的任务.事发当地有薄雾、小雨及近地风向130度、风速7.72米/秒.当直升机起飞并爬升到150米时,机组起动自动驾驶功能,几分钟后,在机组准备着陆下降过程中,直升机低头并右滚.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参加北京的一次大型“科技兴国”研讨会,得知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支持我国直升机的发展,作过许多重要指示,有的指示还鲜为人知。而且,给周总理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原空43师副师长王焕今同志,就住在北京。为此,我两次向海淀区学院路678厂的职工宿舍打电话,并去他那里详细地采访了他。他说,周总理为了节省工作时间,带头乘坐直升机到交通不便的地区进行工作。是第一个乘坐国产直—5型直升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总理一生共乘坐过9次直升机,有7次是他亲自驾驶的。这里介绍的是王焕今同志亲历、亲见、亲闻周总理乘座直升机去外地视察工作、陪同外宾参观、抗震救灾等几个主要片断。  相似文献   

18.
赵利 《国际航空》2012,(1):78-79
鉴于直升机低空飞行的特点,其可控飞行撞地(CFIT)事故多有发生。本文介绍了专为直升机设计的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EGPWS),它们能在碰撞危险发生前向飞行员发出告警,从而提升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直升机驾驶舱人机交互中认知负荷问题,设计飞行模拟试验,探究视觉和听觉告警对飞行员认知负荷的影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通过主观评价结果、反应时间、准确率和脑电信号等指标,构建了直升机驾驶舱人机交互认知负荷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文字颜色、语音提示两种告警特征对飞行员信息加工均会产生影响,使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可对不同告警方式下受试对象的认知负荷水平进行评估,构建的评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评估直升机驾驶舱中飞行员的认知负荷,可为优化驾驶舱交互设计、降低飞行员认知负荷、减少人为差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区环境中的建筑尾迹对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有很大的影响,为研究建筑尾迹中安全进场着陆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员工作负荷的飞行安全评估方法。以某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建筑尾迹流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人在环飞行仿真,并基于Cooper-Harper评级体系建立了飞行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采用该评估模型对直升机城区建筑尾迹中,不同进场着陆方式的最优化飞行操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升机平衡计算与试飞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采取迎风的进场方式,可有效减小飞行员工作负荷,为提高进场着陆的安全性,采用45°~60°方位进场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