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智 《中国航天》2011,(6):10-16
中国民航于2010年10月在每3年一次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第37次会议上向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及大会推荐北斗系统,向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需要对北斗系统开始启动纳入国际民航组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框架和附件10的准备工作,以便保障将来和谐、安全、高效和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
《空中交通管理》2009,(7):56-56
为落实《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要求,加强空管设备运行信息通报管理工作,实现对全国空管设备运行保障状况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民航局空管局于7月7日至10日在沈阳组织召开了《民航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状况信息通报规定》的修订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3.
空域分类作为空域管理的基础支持和有效手段已被国际民航界广泛认可,国际民航组织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1中将其列为重要标准,要求缔约国对本国的空  相似文献   

4.
中国米制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RVSM)高度层配备标准.于2009年11月19日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公约《附件二》中的标准,并正式适用。  相似文献   

5.
国际电联200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3)第二次预备会(CPM—2002)于2002年11月18日至29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CPM报告以及各国主管部门和区域电信组织的最新提案,是WRC—2003大会的一次预演。有来自80多个国家1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除各国电信主管部门外,区域电信组织(APT、CEPT、CITEL)、国际和地区广播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业务无线电组织及其它国际、地区组织和有关公司也派  相似文献   

6.
介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中的标准化工作情况,其中包括ICAO公约附件10有关GNSS标准与建议措施制修订情况以及现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加入ICAO标准框架情况,同时对目前我国北斗在ICAO中的标准化工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引言仪表着陆系统(ILS)是国际民航组织于1947年确立的近进导航系统,它为正在着陆过程中的航空器提供航道、下滑道和距离信息,从而使航空器能安全地降落到跑道上。NM7000仪表着陆设备是由挪威Normarca/s公司生产的,其性能指标符合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0的各项指标要求。NM7000是在  相似文献   

8.
国际民航组织(ICAO)最近制定了一个直至2000年以后民航用的《全球航宇高技术基础工程》蓝图,其核心是建立以卫星为基础的通信、导航与监视系统。这项计划是该组织的“未来航空导航系统”(FANS)委员会起草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1983年提出CNS/ATM——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的概念,其中航空电信网——ATN(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提供航空数据通信服务的基本设施和基础网络。由此,ATN网络的使用和普及开始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也非常重视国内ATN网络的规划和发展,国家863计划小组批准专门课题以支持我国民航电信网络的规划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2日,我国民航成功实现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改革安全运行一周年。此前,国际民航组织通过了我国提交的关于将中国米制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标准正式纳入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二标准的提案,我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配备标准将于2009年11月正式生效成为国际民航标准。  相似文献   

11.
ATN是新一代航空电信网络,由国际民航组织在本世纪初开始建议实施。ATN并非一种全新的底层通信网络,而是一个通过集成多种数据子网来实现统一数据传输服务的互联网络,是全球地空一体化的航空专用通信网络,可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航空通信服务。通过ATN网络,机载系统和地面管制系统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21世纪航空业发展的需求,日本制定了庞大的计划,推进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即新航行系统。本文介绍日本运输省的多功能运输卫星计划以及基于MTSAT的增强系统。虽然首颗MT-SAT卫星1999年11月15日发射发放,但这项计划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3.
剖析AIXM的目标、需求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全球空中交通管理(GLOBALATM)推出后,为了营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全球航空信息管理(GLOBAL AIM)体系,国际民航组织在第11次航行会议上建议,应尽快制定一个能够充分满足系统运行和数字化信息交换需求的公用航空信息交换模式。然而,由FAA与EUROCONTROL联手策划的航空信息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山西空管分局航务部气象台从桂林引进了一套新的观测编发报软件。这套软件能按照最新《民航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技术手册》、《民用航空机场特殊天气报告标准与规定》、《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3》及民航总局空管局气象处制定的有关补充规定的要求,根据原始观测数据,准确地编制正点实况报(METAR)、特选天气报(SPECI)、半点实况报和临时天气报告,并支持近时天气组及NSC组的自动编发,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2001年,国际民航组织(简称ICAO)在附件11中建议各国在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中建立SMS,并于2005年颁布《ICAO安全管理手册》(DOC9859 AN/460),要求各国对实施的SMS进行审计认证,  相似文献   

16.
每月一页     
《空中交通管理》2009,(8):62-65
民航局空管局 7月2日,民航局空管局召集各地区空管局、航空公司等单位在华北空管局召开了国庆阅兵民航空管保障方案宣讲会。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田勇)7月6日,中央党校“扩大内需与经济发展。省部级研修班30多位领导到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和首都机场东塔台视察工作。(田勇)7月7—10日,民航局空管局在沈阳组织召开了《民航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状况信息通报规定》的修订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3是国际航空技术标准之气象服务篇,内容包括各缔约国在实施民用航空气象服务过程中的规章、规范和建议。始于1998年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Assembl y第32Sessi on的第73号修改篇(附件3),在2002年Mont real的ICAO和WMO航空气象大会上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修  相似文献   

18.
复杂气象是指冰、雪、霜、雷雨、大风、低云、低能见度、低空风切变等影响飞行的恶劣气象条件。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事故和事故征候的分析表明,恶劣的气象条件往往是航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因素。据统计,仅由恶劣天气造成的严重航空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0%-15%。在复杂天气条  相似文献   

19.
10月26、27日,总局空管局气象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三《国际航空气象服务》中文版翻译稿的审定会议。在数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气象处组织完成了《国际航空气象服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2003年9月国际民航组织第11次航行会议通过了全球空中交通管理(Global ATM)的运行概念,确立了全球空中交通管理发展的战略目标,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将朝着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新一代空管系统也是我国新一代民航运输体系的核心之一,其目标是在20年的时间内,建立空地一体化的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模式和技术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