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强大的思维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引擎。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有必要增强"问题、战略、辩证、创新、底线、精准"六大思维能力,以广阔的战略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全新的思维格局认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获取实现航天梦,同时获得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2.
航天文化的神韵和力量对于育时代新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立德树人时代背景将航天文化价值融入高校的育人之中,论述航天文化的内在价值主要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掘探索创新精神、养成追求严谨品质人格;外在价值则是通过育德、养性、导行来实现,对培养学生航天知识、航天情怀、航天意志、航天行为,破解航天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育人难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唯物史观的高度来探究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现实意义,揭示中国梦的历史进步内涵和发展动力,尤其是深度探究中国梦同中国道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基本矛盾、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革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遵循,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中国的龙狮舞艺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四海。不仅是其悠久的历史、璀璨精致的外形以及精湛的技艺让人钦敬,更重要的是龙狮舞艺的精神作为一种无穷的力量深入人心。通过对龙狮舞艺历史文献分析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去研究龙狮舞艺的本质内涵,揭示其以传承与发展为精神前提,团结合作为精神基础,和谐共处为精神内在要求,追求幸福美好为最终目标的本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龙狮舞艺的精神作为支柱,开创幸福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航天文化既面临着诸多挑战,又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中国航天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既对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新时期,中国航天文化建设必须要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对中国航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浓缩,在民族繁衍生息,奋斗实践中打上了特有的民族烙印。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中艰苦探索的必然抉择,为中国精神输入了科学理论与先进信仰,中国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继承原有优秀精神的基础上,中国精神在主体、目标、内容、评价体系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展现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支撑,以新媒体传播为途径,评价体系综合化等新特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精神就是新时代中国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事业往往孕育出丰富的理论果实。中国航天人在铸造飞天梦想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即航天道路;弘扬了一种精神,即航天精神;凝聚起一种力量,即航天力量。这些内容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个特征,有助于工作者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工作者和产品建立出亲密的情感、能促进人与物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航天文化教育的要求上来看,将工匠精神融入航天文化教育中是有价值需要的,可以从教育者要具备在航天文化教育中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机制、被教育者具有工匠精神的航天人价值文化认同机制、在航天文化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机制去感受工匠精神、以保障机制促进航天文化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等四个机制创新,实现价值内化。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中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着力抓好"是"与"非"、"义"与"利"、"虚"与"实"等关系,汇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朱勇钢  尹钢 《西南航空》2005,(8):108-112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梦。梦也许是人生命中最为瑰丽的部份。在布拖县补姆湿地旁的一个彝族小村庄里,我发现了梦的存在。因为这梦的存在,我觉得我的心和彝人的心不再遥远,我的心与她们一起为生活对生命尊严的挑战而感到颤抖。  相似文献   

11.
与荷共梦     
李士军画荷.搁在心里是病,遣入笔端为画。从古至今如季羡林先生《清塘荷韵》中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能名以荷传便是幸甚了。宋周敦颐谓荷为君子.元王冕谓之佳人。把莲与梦.荷与性情相连的人就不计其数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爱荷.美是唯一理由。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精神蕴藏着能做事、敢做事、能成事、做出成就来的职业道德内涵,是推进小我与大我相互融合的一种崇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所具有的工匠精神、自信精神、初心精神是其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方面可以把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课本中去,围绕载人航天精神在校园内开...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理想、当代中国的追求和未来中国的走向,具有人民性、共享性、和平性、梯度性、应然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太阳映在海面上的光芒,如诗般地撒向另一个深蓝色的世界,光影如幻。海鸟在天空中飞翔,拂过海面时的美丽,让它的翅膀也闪耀着蔚蓝色的梦。在蓝色的天际,翱翔梦的温柔。  相似文献   

15.
星辰 《西南航空》2003,(2):30-34
人的一生,有过许许多多的梦.梦中所现,无非生活的演绎,心中的向往,抑或幻化的天堂,骇然的惊惶.如此周而复始,每次醒来,很少印证现实,过多的则是空虚和惆怅.……  相似文献   

16.
航天精神文化由航天传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构成。通过对三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问卷调查,论文运用统计学方法从"定位认知"与"内容认知"两个方面考察新时代大学生对航天精神文化的认知现状:定位认知的代表性、重要性、引领性特征和内容认知的不全面、不深入特征及内容认知的校际显著差异性和个体一致性。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从内容建设和传播渠道选择两方面提出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航天精神文化认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取得了卓越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都凝聚了无数航天人呕心沥血的付出和努力。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支持,也得益于在中国航天事业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的支撑。教育转型发展新常态下,将建设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去,培养一流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当下,服务未来的战略大局。以航天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航天类院校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力学大会——2013,将于2013年8月19~21日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会批准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组织"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专题研讨会(编号:MS15),本专题讨论交流航天飞行器强度、动力学环境在理论方法、数值计算、试验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张居正(1525-1582)是我国明朝末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改革中善于利用领导艺术,在改革中协调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群体的利益格局,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力量。张居正领导行政改革的成功与其个人在改革中的领导艺术密不可分,对于我国政府现在进行的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