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航空港》2011,(5)
成功,是一种生活状态;从容,是一种处事的姿态;奢华,其实是一种高贵,一种独到的品位。星客特属美国STAR集团(客户之星)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子公司,旗下产品专为精英人士打造,崇尚独到的品位,将奢华的尊崇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设计、配件、用料与做工无一不彰显着其过人的身份及地位,主力车型福特E350铂金限量版更是如此,豪车的奥秘在其至上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2.
3.
科技成果     
达索公司推出延程型隼900LX公务机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2008年度欧洲公务航空展示会(EBACE)上,达索公司首次披露了该公司最新研制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将开启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回首过去的十年,中国民航经历了一系列未曾预计到的挑战。首先是恐怖主义威胁。2001年的9.11事件,空前地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恐怖主义对航空业的威胁上,世界民航业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对中国民航的影响要小一些,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亚洲国际航空展览会暨论坛将于今年9月在香港举行,本届展会将延续以往的B2B模式,致力于为航空公司,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及航空电子、机舱维修和物流等业内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究竟本届亚洲航展的规模如何?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主办单位励展博览集团华东区副总裁李雅仪女士.  相似文献   

6.
简讯     
第48届巴黎航展开幕风雨中走过百年历程2009年6月15日,第4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在巴黎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尽管开幕当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  相似文献   

7.
百年灵新览     
《航空港》2011,(4)
全新演绎的蒙柏朗小型计时腕表Montbrillant,首次搭载百年灵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引擎——百年灵Caliber 01机芯,完美融合经典设计风格和顶级制表工艺。无论是经典的百年灵环形飞行滑尺,还是复古的大写字母B标志,蒙柏朗小型计时腕表Montbrillant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经典气息,象征着百年灵在航空业和制表界的传奇。  相似文献   

8.
A-SMGCS 是用于保障机场场面安全的一种车载终端的设计研究。本文描述了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探讨了终端的软硬件总体设计;介绍了基于 QNX 嵌入式平台的电子地图设计。根据机场交通安全需求,提出了机场交通安全算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不只是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结构材料中的以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也获得广泛的应用.图1为飞机结构重量中复合材料所占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到1985年,复合材料所占的比重还没超过10%,但从B2、F-18E/F、V22的开发起,复合材料的百分比的确在持续增加,如在欧洲战斗机上占到45%,F-35也占到30%.在民用飞机上同样是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一不变的信念伴随着北京凝华实业有限公司走过了13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这个观念已经深入到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不断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人员区域化的设置,成为公司上下遵从的理念。此外,凝华的"诚信、卓越、责任、中兴"价值观将全体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尽展个人才华。而对于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李欲超先生来说,思考更多的,则是公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The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 (MESSENGER) spacecraft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o withstand the harsh environments associated with achieving and operating in Mercury orbit. Th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subsystems: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e.g., the composite core structure, aluminum launch vehicle adapter, and deployables), propulsion (e.g., the state-of-the-art titanium fuel tanks, thruster modules, and associated plumbing), thermal (e.g., the ceramic-cloth sunshade, heaters, and radiators), power (e.g., solar arrays, battery, and controlling electronics), avionics (e.g., the processors, solid-state recorder, and data handling electronics), software (e.g., processor-supported code that performs commanding, data handling, and spacecraft control), guidance and control (e.g., attitude sensors including star cameras and Sun sensors integrated with controllers including reaction wheels), radio frequency telecommunications (e.g., the spacecraft antenna suites and supporting electronics), and payload (e.g., the science instruments and supporting processors). This system architecture went through an extensive (nearly four-year)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effort that provided the team with confidence that all mission goals will be achieved. Larry E. Mosher passed away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Expensive turbine parts like HPT(HighPressure Turine)blades or vanes are replaced bynew parts in case of damage.For example theburn through of the inner side of a blade or vane(Figure 1)is a frequently appearing damage,which cannot be repaired…  相似文献   

13.
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守照  王道波  姜斌  赵超 《航空学报》2010,31(2):363-367
无人直升机起降的关键是纵横向姿态保持和滑移控制,以及垂向升降速度的平稳性控制,避免纵横向滑移时受地面约束而引起倾翻和垂向近地颠簸。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纵横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姿态和滑移构成反馈控制,垂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判断离地和着陆,并通过高度指令牵引控制升降速度。引入地面支撑力反馈控制确保离地瞬时纵横向力和力矩平衡,使无人直升机离地时失去地面约束后能够垂直起飞,引入姿态和滑移反馈抑制无人直升机起降过程中姿态变化和滑移,两者本质上构成并联控制。该策略在某无人直升机试飞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为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气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方  周璐  李志辉 《航空学报》2015,36(1):24-38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飞行过程中,气动特性是实现将宇宙飞行速度减到落地前速度、保证再入飞行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再入防热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针对简单旋成体气动外形、半弹道式再入控制、烧蚀防热类返回航天器,综述了返回地球过程中变化的空气流域特性、航天器周围的气体绕流环境、空气与航天器作用产生的动力学与热效应等。系统地给出了该类航天器的再入气动特性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共性规律,包括:气动阻力与再入减速、气动升力与再入轨迹控制、配平攻角与飞行稳定性、气动加热与防热,以及再入过程中不同气动特性航天器、气象条件变化等对再入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航天器开展返回飞行过程的跨流域气动性能工程研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童明波  陈吉昌  李乐  肖天航  古彪  董登科  汪正中 《航空学报》2021,42(5):524530-524530
现代飞行器面临水上迫降、水上漂浮、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等复杂水载荷的结构完整性和乘员安全性分析问题日趋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飞行器设计、分析和适航取证的重要手段。以固定翼飞机、水陆两栖飞机、直升机、火箭和卫星等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为对象,围绕适用于飞行器水载荷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综述,根据外流(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和内流(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的不同将综述内容分为Part I和Part II两部分。Part I的主要工作为:首先,归纳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事故和试验,总结水气两相流和流固耦合算法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随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飞行器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范畴、水载荷分析要点、适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软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其中,水上迫降的总结包括飞行参数、波浪水面和弹性体对迫降性能的影响研究,水上漂浮的总结涵盖了飞行器构型参数、破舱和波浪对漂浮性能的影响研究;最后,指出复杂风浪情况下水上迫降和漂浮的水气固三相耦合工程应用难点和解决途径,并探讨飞行器水载荷数值分析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世界航空运输系统的一体化、协同化和智能化发展对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精细化管理和空中交通运行高效化管控提出了高要求。本文聚焦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的基本概念与框架问题,是飞行区资源调度问题研究系列之一。从国际公约、理论研究和行业规范视角界定飞行区的基本概念,分析飞行区的一般运行过程和资源调度内涵。对飞行区资源调度体系涉及的理论方法、系统工具、管理机制等要素及逻辑关系进行系统总结。研究成果旨在为机场运行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抗污染途径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燃油污染已成为航空发动机设计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介绍和分析了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污染源、污染物产生的途径和失效模式;从设计、加工和使用维拶方面,采取了相应抗污染措施和技术,有效降低了燃油系统附件的污染程度,确保了发矧机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The MESSENGER Science Operations Center (SOC) is an integrated set of subsystems and personnel whose purpose is to obtain, provide, and preserve the scientific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that fulfill the objectives of the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 (MESSENGER) mission. The SOC has two main functional areas. The first is to facilitate science instrument planning and operational activities, including related spacecraft guidance and control operations, and to work closely with the Mission Operations Center to implement those plans. The second functional area,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involves the receipt of science-related telemetry, reformatting and cataloging this telemetry and related ancillary information, retaining the science data for use by the MESSENGER Science Team, and preparing data archives for delivery to the Planetary Data System; and the provision of operational assistance to the instrument and science teams in executing their algorithms and generating higher-level data products.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波形测量手段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方法,对三角波信号的波峰、波谷、中值、幅度、频率、沿斜率、沿线性度、对称性等指标进行了精确评价,详细讨论了方法的实现过程以及有关技术问题,并对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应用到三角波信号源的性能指标评价中。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鹏  裴连杰  李秋龙  郑建军  冯建民  王凡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2-523482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硬式单侧双向加载技术、试验综合平台设计技术、试验边界条件模拟技术、动力系统设计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在新一代战斗机多架次全机静力/疲劳试验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试验目标,实现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