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决飞机装配工装设计过程交互繁琐、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件三维包围盒的型架骨架关联设计原理和算法。首先根据型架骨架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装配件尺寸的关联性对骨架结构进行了分类;其次研究了骨架关联结构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流程;最后以CATIA系统为平台在VC++开发环境下基于CAA开发和实现了该算法。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所建立的骨架关联设计技术是可行的。该技术可用于实现装配型架的结构及其尺寸随产品结构的修改而自适应更改,从而提高装配型架的设计效率和确保装配型架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
飞机装配型架微机CAD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装配型架的设计在飞机的生产准备中占有很大比重。为缩短飞机的研制周期,在型架设计领域内采用CAD技术非常必要。本文简要介绍洪都航空集团FIXCAD系统开发的指导思想及一些主要模块,包括型架常用标准件、通用件库、型架外形板(卡板)、骨架(框架)的参数化设计、型架元件空间角度计算、尺寸公差的查询与标注以及工程图绘制工作环境的设置等。  相似文献   

3.
飞机装配型架中骨架的数字化设计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架设计对型架的总体性能和研制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FixCAD系统的研制中,将骨架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作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开展了专门的研究。但是,由于这些研究未考虑到现在的骨架结构中含有曲轴线和新型材元件的情况,其研究成果已不再适应于这些骨架结构的设计。为此,从对骨架轴线的抽象定义、表示和计算入手,探索和提出全新的骨架数字化设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具体包括:(1)根据骨架结构轴线及其设计方法的特点,提出线元、线列和线链等新概念,建立线元逻辑端矢的计算算子;(2)应用所提出的概念和算子,构建骨架的轴线模型、元件端面法矢计算方法、设计过程模型以及元件造型算法等;(3)介绍利用所建立的数据模型和算法技术实现的"骨架数字化设计子系统"及其应用。最后,总结了所介绍的技术特点和意义以及后续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飞机装配型架CAD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介绍飞机装配型架CAD(FixCAD)系统的设计特点、功能及结构,该系统包括型架总体设计、飞机部件理论图生成、型架零件设计、型架骨架设计、卡板参数化设计、自动绘图等子系统。  相似文献   

5.
飞机制造大型工装布局设计方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志毅  黄翔  李迎光 《航空学报》2008,29(3):757-762
 飞机制造大型工装是保证飞机产品协调互换和几何参数的重要工艺装备,其研制工作量大,周期要求越来越短。目前,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大型工装设计和制造并行的需求十分迫切,且亟需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工具的支持。为此,对飞机制造大型工装的布局问题进行研究,引入逻辑构件对飞机制造大型工装进行抽象建模,提出了一种依据布局约束要求分级演进求解的布局设计算法,即依次通过定位点级、元件级和工装级骨架轴位域的演进求解获取骨架元件的合理位置,并结合人机域的求解进行工装布局设计。开发了相关布局设计工具,在某型号飞机后机身装配型架设计中应用验证,大大减少了设计迭代和返修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精锻模具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CAD技术,建立叶片主模型、精锻模具设计要素及自定义特征库,利用三维CAD软件,完成一体化设计,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7.
飞机装备工装CAD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产品装配工装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提出了利用CAD通用系统 ,二次开发具有专业功能的装配型架设计方案 ,提高了工装的设计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8.
满足飞机装配型架骨架刚度要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受力情况、尺寸大小、基本结构形式、结构布局与连接、支承点的布置等方面详细论述和分析了合理使用材料,保证和提高飞机装配型架骨架使用刚度,排除地坪热膨胀和下沉影响,保证型架尺寸稳定性的方法,并给出了准确估算有关骨架形式刚度的曲线图表。  相似文献   

9.
飞机零件中,型材零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歼击机的型材零件约占钣金零件总数的14%。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和装配工艺的改进,对型材零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为了保证准确的飞机外形,装配型架以蒙皮外形定位,这就要求在型材上制出高精度的装配孔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飞机装配型架内型板的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分析内型板的结构特点与设计流程,开发了一款飞机装配型架内型板快速设计工具。该工具统一了内型板设计的流程,并针对性解决了传统内型板设计过程中遇到的3个关键问题:建立内型板基体的参数化模型、提出快速提取算法与自动延伸算法分割生成内型板工作面、提出内型板凹槽的批量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快速设计工具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南飞公司购置的经二次开发的冷冲模CAD/CAM应用软件,是辅助绘图、设计、制造集成系统,采用美国AUTO DESK公司的AUTO CAD软件作为绘图工具,将其与辅助设计和制造部分集成在一个菜单内。本文介绍了软件二次开发的技术难点和开发后所达到的功能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坚风  曹孝瑾 《航空动力学报》1993,8(4):406-408,422
本文介绍了能完成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数控加工制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一体化系统 ,特别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四坐标数控加工的设计和加工计算方法。为开发高性能新产品 ,缩短研制周期 ,提供了一套实用系统软件。本方法也可用于涡轮和轴流压气机叶片及模具等曲面的设计加工  相似文献   

13.
在AutoCAD 2004的二次开发环境Visual LISP中实现了普通蜗杆传动CAD系统的二次开,包括交互式用户界面,SLD文件实现的传动设计参数曲线图及数据表,Visual LISP驱动程序。可实现传动系统的初步设计计算,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校核,蜗轮蜗杆结构尺寸数据报表的生成。该CAD系统界面直观友好,用户操作符合工程设计习惯,提高了蜗杆传动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传统的设计、制造与经营等过程束缚了CAD系统技术经济最优设计功能的实现,探讨了CAD系统的产品最优化设计原理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AutoCAD的二次开发环境Visual LISP中,研究并开发了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设计系统。系统以最新版《机械设计手册》为依据,采用DCL定义对话框,创建交互式用户界面,运用Visual LISP程序驱动对话框界面,完成设计数据的动态获取和反馈,从而实现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传动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强度校核和零件的参数化绘图。系统界面友好、设计流程符合工程设计习惯,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重复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仿真的机械产品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有CAD/CAE方法与产品设计的需求差异,指出:首先,性能分析与设计是机械产品设计的核心;其次,集成了CAD/CAE技术的产品设计应该是以CAE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仿真的产品设计方法,构造了一种面向性能的产品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外空间焊接技术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我国空间电子束焊枪用等径三圆简单透镜为主透镜的电聚焦系统设计方案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完成了聚焦系统的参数概算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电流散焦小,在偏转磁场中束截面较小,工件上的束斑半径最小可达0.65615mm,可满足空间焊接和切割的需要,并证实了空间电聚焦系统的计算和设计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叶片CAD造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叶片截面线光滑拼接的造型方法,解决了造型中截面线产生拐点等问题;同时提供了一种叶片曲面放样的方法,解决了弯扭叶片在截面叠加时曲面易扭曲等问题;最后以通用CAD软件为平台,开发了航空发动机叶片CAD造型软件,实现了叶片造型的可修改性,大大地缩短了叶片的造型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system is specified for the preproduction engineering of the aircraft engine compressor blades. This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quality of designing the finishing cutoff and reducing dies. It is shown that a high level of un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AD permits the time of designing the punch tool sets to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20.
刘黎明  佘公藩  刘涛 《航空学报》1994,15(10):1230-1235
 将传统的飞机工艺装备协调系统设计简化分解为4个部分:确定总体协调方案、选择工艺装备、设计协调关系、绘制协调图表。并阐述了用计算机实现每一部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