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认为资本家的管理一方面表现社会劳动过程的生产性职能,一方面又表现资本主义剥削的职能.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的,即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一方面又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的存在表明资本主义的管理是专制的,而且这种专制的管理是有历史根源的,是对历史上剥削统治的管理的继承.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是不能相互混淆的,即不能以其生产性取代其剥削性,亦不能用其剥削性否定其生产性.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当代企业管理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管理劳动与管理劳动者的两重性出发,把管理劳动分为两类即生产经营性管理劳动和政府行政性管理劳动,具体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深入探讨了管理劳动的衡量以及价值实现问题,阐明了对管理劳动者进行价值分配和再分配的途径和方法,因而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发展和创新,对现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派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科学系统地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实体、数量、决定、表现、实现等问题和规律.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此就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异化的生存状态。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一种新兴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也应运而生。数字劳动看似给予工人更多的自由,但奴役与剥削从未消失,只是以另一种形式重新驾驭着社会大众。数字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命题,面对这一时代新题,必须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石,重新审视当下的数字劳动,分析数字劳动的异化表征,积极寻求扬弃路径,以促进数字化时代下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现点,结合我国经济的实践,对折旧基金的补偿性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心思想是对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的人性、人道主义及异化思想进行述评,目的让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流派对马克思的理解与分析。弗洛姆非常憎恨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对人性的摧残,因而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来拯救人类。因此,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他错误地认为性欲、饥饿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性欲、饥饿是人行为的动力。他提出异化是人类永存的现象,而且断言:人类就是在不断克服异化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经济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可以分为为自己生产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与为他人生产产品的剩余劳动。但生产商品的劳动不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不能作这样的划分。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也不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因为雇员在这里不可能、也没必要给雇主再生产出劳动力的新价值。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会产生许多理论上的矛盾,包括劳动力价值转移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劳动是具有两重性的范畴高级的科学范畴,是辩证的范畴,往往具有两重性.例如,物理学中的光具有波和粒子的两重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两重性.生产劳动就是这种高级科学范畴,也具有两重性.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劳动时,马克思就指出了这一点,他说:“…两个问题,一个是从资本观点来说什么是生产劳动与生产工人的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一般的生产劳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生产力内涵、生产力标准、生产力价值的科学阐释,来寻找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校自99年3月15日在学生中开设劳动教育课以来,到这个学期末,已有四个学期了。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有75个班级,3196名学生参加了劳动教育课的学习和劳动实践。广大学生,每次在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中,发挥了自己的内在潜力,不仅用自己的双手换来了干净整洁的校园,懂得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了班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而且从劳动的实践中,教育 了自己,塑造了自己。使“以劳强体、以劳健心、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的教育目的,得到了很好的贯彻。用同学们自己的话来说,“劳动教育课是一门好课”,“劳动是人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