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给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的模拟单粒子效应的软件故障注入方法.该方法基于航天领域常用的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通过软件注入故障来模拟空间辐射环境引发的星载计算机硬件的单粒子事件.对软件故障注入的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硬件开发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星载系统可靠性进行评测,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对目标系统影响小,不会对目标系统造成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天发射场地面测试,详细地介绍了测试流程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首先介绍了网络流规划的一般原理,然后就如何建立航天发射场地面测试流程网络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网络模型建成以后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测试流程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属于火箭测发控系统软件领域,对流程可视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将编译技术、MVC设计模式和UML理论结合起来应用的图形可视化技术,旨在降低测试流程定制和管理的复杂度、提高用户工作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图形化界面设计支持对图元的移动、复制粘贴、图元属性值的设定和对控制结构的表达.利用该技术实现测试流程可视化系统,为用户提供直观的交互途径,解决了其他图形化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满足了航天领域的高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肖川  李立 《航天器工程》2009,18(6):110-117
并行测试具有优化测试流程,降低测试成本的优势.文章说明了并行测试技术背景;介绍了实现并行测试的几种拓扑结构;针对环境减灾-1A、1B卫星双星并举的技术特点,对卫星的并行测试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后续型号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航天ATS快速测试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发射是未来空间信息作战和导弹武器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快速测试是快速发射的重要环节。航天ATS快速测试需要遵循一定的体系结构而发展。以国际通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为背景,结合我国航天测试的需求,提出了航天ATS快速测试体系结构,分析了航天ATS快速测试的测试流程并行化、关键参数连续监测化和测试数据处理快速化等目标,以及所涉及到的图形化程序开发、仪器可互换等关键技术。结论有利于促进航天ATS快速测试技术的进步,并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质量特性测试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现有航天器质量特性测试工作流程的研究,对测试过程数据分析归纳,给出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模型,提出了系统架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原型系统,对设计思路进行验证。质量特性测试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整个测试周期中的所有独立、分散的信息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动态粘弹谱仪串行通信接口进行分析,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替代电传打字机控制测试流程,将测试结果保存于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使得试验、采集、处理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遥感卫星大范围持续观测的特点,文章结合舰船目标检测跟踪应用中的实际需求,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对舰船目标检测跟踪的应用模式进行探索研究,识别了目前常规应用流程中存在的各环节独立、处理时延大、检测跟踪难等问题。从提升需求响应时效性,融入实际保障流程出发,立足现有技术发展水平,考虑任务筹划、数据处理、检测跟踪几方面要素,对应用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际案例开展了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舰船目标检测跟踪应用时延缩减到分钟级,同时在无云层遮挡情况下,可对检测目标实施连续的跟踪监视,获取舰船目标位置、运动轨迹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在舰船目标检测跟踪中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某通用卫星平台配置的星敏感器设备的在轨热控制用星敏辐射器及其安装支架与星模安装位置存在空间干涉,在进行星模测试前必须先拆除星敏辐射器。文章针对此问题,对星敏设备安装流程和空间尺寸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用于受限操作空间的静态星模测试支架。通过计算星模测试所需的光轴角和旋转角的允差,经精确尺寸设计,利用结构微变形,合理设置测调策略,在受限空间的约束下实现了星模测试支架的小型化,以及星敏辐射器的安装与静态星模测试的兼容。静力分析和星上试验的结果均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小型化星模测试支架的应用降低了卫星总装风险,优化了总装流程,提高了总装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电测试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H-1火星探测器星地测试信号与国内电测试流程,以及联合电测中的接口测试、巡航段模飞和大型试验电测.给出了YH 1火星探测器电测试系统组成、通用测试软件和专用检测设备.联合电测具测试灵活机动、快速、风险识别控制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受到测量试验中被测目标尺寸及结构、控制场布局、测量网形等现场因素的影响,工业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实际测试精度达不到理论精度。文章以V-STARS摄影测量系统为例,针对大型平面天线热变形测量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线型测量精度和面型测量精度的指标,对摄影测量系统的实际测量精度进行了定量评估。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实际测量精度满足0.1 mm的测试精度要求。该精度标定方法可为各类型摄影测量系统的实际测量精度评价提供一种直观、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机成像拖影长度与相机运动及曝光时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成像拖尾效应的图像测速方法,给出了用航拍相机进行图像测速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影像与成像平面和地面景物间的相对运动模型,设计了基于互相关分析的拖影长度测量方案,给出了测量算法,并分析了像素尺寸和成像比例等对测速精度的影响。算例表明:该法对速度无剧烈变化的准匀速运动的测速效果较好,为飞行器实时飞行速度测量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如今,运载火箭大量使用液氧、煤油等液体推进剂,其液位测量技术主要有浮子式、激光式、电容式、雷达式等。介绍并实现了一种激光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可适应多种测量环境,能满足航天燃料液位测量高精度、高动态、连续稳定测量的要求。系统利用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通过测量激光回波信号的相位延迟,计算激光光程从而得到距离数据并通过客户端进行直观展示和数据存储。系统最大测量距离可达100 m,精度为±1 mm。该系统为非接触测量,耐腐蚀,通过加入反射板可实现透明、非透明液体测量。  相似文献   

14.
液氧密度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明 《火箭推进》2007,33(4):56-62
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中,液氧质量流量通过测量体积流量乘以密度来获得,密度测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质量流量的测量准确度。影响液氧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密度的计算公式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介绍了液氧密度的获取途径、计算方法,对影响密度的主要技术问题,特别是液氧温度测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采用测温法计算密度,测温点选在涡轮流量计附近,传感器选用铠装裸露式A级铂电阻,同时推荐了密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目标识别任务的特点,通过分析弹道导弹和卫星目标间的运动特性差异,给出了预警雷达基于最小矢径这一特征区分弹道导弹和卫星的流程,并分析了弹道导弹射程、雷达测量精度、观测时间、采样间隔等因素对此流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最小矢径实现弹道导弹和卫星的区分是可行的,而且此法对雷达测量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变结构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广宇 《航天控制》2005,23(3):14-19
在非线性相对运动学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结构制导律。变结构制导律仅利用了目标加速度界限的信息,因而在拦截过程中,并不需要精确的测量目标加速度,也就是取得了对目标机动的鲁棒性。在执行上,变结构制导律仅使用了视线转率测量值,因而和比例导引同样简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导律与比例导引相比有较大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系统逻辑关系的Petri网表示,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采用Petri网模型求系统最小割集的自顶向下法,与故障树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同时获得系统的最小割集和最小路集,且求解的效率高,实例分析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孟中杰  黄攀峰  鲁迎波  胡永新 《宇航学报》2019,40(10):1134-1145
针对空间系绳在空间在轨服务中的应用与发展问题,在简述空间系绳传统应用及试验情况的基础上,综述了空间绳系机器人、空间绳网机器人两类新在轨应用方式的研究和发展,主要包括动力学建模、结构设计、相对状态测量、逼近/抓捕控制、拖曳变轨等。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空间系绳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凝胶推进剂是一种非牛顿粘弹性流体,具有粘度高、压力触变性等特点,在发动机实际试车中采用了科氏力质量流量计对凝胶推进剂在实际管路中的流量进行测量。西安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结合凝胶推进剂本身的压力触变特性,对凝胶流量计的校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基于主动式活塞液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结构,通过增设加压/泄压装置,加装在线密度计,设计了一套针对火箭发动机凝胶流量计的标准装置。该装置可以充分模拟凝胶流量计的实际使用工况,实现凝胶流量计的实流模拟校准,进而提高了瞬态流量的测量准确度。本套凝胶流量标准装置具有流量稳定、重复性好及测量范围大等特点,其质量流量测量范围为19.44~3 611 g/s,完全满足我国航天发动机在实际热试车和高空模拟试车中对凝胶推进剂质量流量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卫星发动机精度测量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测量方法。首先利用多个已知位置的靶球建立卫星测量基准坐标系;之后利用高精度平面镜的隐藏点扫描测量功能获取发动机的内部轮廓点云图;最后利用Spatial Analyzer专业测量软件计算出发动机内部的关键几何中心轴线方向。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重复性,可用于卫星发动机的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